|
前兩天看了一則新聞。 天津火車站,一名醉酒男子沖進安檢員休息室當眾耍酒瘋,并無故毆打一名安檢員,用膝蓋頂其腹部。 該男子當眾放狠話“我是大隊長”、“這個樓屬于我”……可卻拿不出工作證,并多次聲稱“我沒有醉,我喝酒沒有醉”。 民警將其控制,酒醒后該男子十分后悔,表示只因喝酒太多,才做出這樣的事。 他真的是因為喝醉了,才做出出格舉動的嗎? 人們醉酒后,似乎總會有一些與平常不同的表現(xiàn),最后卻總能以一句“喝醉了”搪塞過去。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xué)做過一個研究,研究人員招募了156名參與者,對其大腦進行檢測,要求他們及周圍親友填寫一份調(diào)查,描述其清醒和醉酒時的性格。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這些參與者清醒時和醉酒后的性格并沒有多大差異。 人的性格不會因為醉酒而改變,但卻有可能因醉酒而肆無忌憚地“恃酒行兇”。 因此,一個人的酒品,往往和他的人品掛鉤。 請有些人喝過酒之后,會讓人實在不想再請他喝第二次。 在以前的公司工作的時候,有一次老板組織員工聚餐,帶我們?nèi)コ院5讚?,人比較多,就分了好幾個桌。 因為是老板買單,有些同事就搶著點單,點了很多貴的、平時沒點過的菜和酒。 最后結(jié)賬,老板才發(fā)現(xiàn)還點了好幾瓶五糧液,可當時酒桌上喝酒時卻并沒有發(fā)現(xiàn)。 老板找來服務(wù)員詢問,服務(wù)員卻說的確是我們這群人點的。 最后老板還是掏出錢包結(jié)了賬,雖然沒說什么,以后卻很少再組織這樣的聚餐了,偶爾一次也是自助餐。 后來我才知道,當時有個同事在點了五糧液后就偷偷地拿著酒提前走掉了。 大家一起喝酒聚餐本來是希望以此來聯(lián)絡(luò)感情,最后卻成了一些人順手牽羊,撿便宜的地方。 雖然是被人請吃飯,但誰的錢也不是大風(fēng)吹來的,作為客人也該有一點自覺,不要讓人為難。 那些在酒桌上愛占小便宜的人,生活中也不會太大方,而斤斤計較,自私貪婪的人,總是不討人喜歡的。 還有些人最喜歡在酒桌上講“禮節(jié)”、講“道義”。 前一陣子一個老同學(xué)突然打電話說到了我這邊,我一時間有點驚愕,當年也不是很熟,再加上多年不見,不明白他為什么會找我。 不過作為東道主,我還是很快反應(yīng)過來,就說請他喝酒,他當即沒有推脫就答應(yīng)了。 因為我平時不太能喝酒,這次也一樣,沒打算喝太多。 結(jié)果老同學(xué)卻說他大老遠來,我總不能不喝點,我想也是,就陪著老同學(xué)喝了幾杯。 喝了幾杯后,我已經(jīng)感覺有些暈了,就說不能喝了,朋友卻有些不開心。 “我還在喝,你就不喝了,你這不太講道義?。 薄笆歉鐐儍壕鸵黄鸷??!?/p> 我皺皺眉,卻還是沒喝,一頓酒最終也不歡而散。 每個人的酒量是不同的,不能為了面子就不顧自己的身體,更不能強迫他人喝酒。 如果朋友連你不能喝酒都無法容忍,那也一定不是真正靠得住的朋友。 那些最愛說“不喝酒就是不是兄弟”的人,是真的不是兄弟,最愛提“不喝酒就是不給面子”的人,早已丟掉了面子。 尊重是相互的,只有在喝酒時尊重他人的人,才會獲得他人的尊重。 最不受待見的是那些喝酒后愛發(fā)酒瘋的人。 以前有個同事,每次一喝酒之后就脾氣暴躁,有時毫無征兆就罵人,打人,摔東西。 后來每次喝酒,我們就都勸著他,不讓他喝,但是卻總也勸不住,最后又重復(fù)他撒酒瘋的一套流程。 次數(shù)多了,也就沒人和他喝酒了,每次喝酒,總是會避開他。有時實在避不開,大家也都不愿坐他附近。 都說“酒壯慫人膽”,其實只是借酒意做一些平時埋在心里,不愿做或不敢做的事情。 有些人即使喝醉了,也能克制自己;有些人還沒有喝醉,就開始裝醉鬧事。 當然,世界上沒有圣人,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會在心里有一些陰暗面,只是看他是否顯露了出來。 有時,道德高尚的人并不是毫無邪念,只是他們選擇了將胸中的猛獸始終關(guān)在籠中。 如果不能在喝醉后控制自己的行為,最好能夠克制自己喝酒的劑量。 人總要對自己有所克制,才是一個有道德感的人。 七百多年前,施耐庵寫下一句詩:“醉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焙染谱怨乓詠砭褪且患毁x予了太多意義的活動。 有的人喝酒寫詩,有的人借酒消愁,也有人渾水摸魚,借酒撒潑。 人與人不盡相同,喝酒的行為表現(xiàn)自然也不盡相同。 但一個真正善良的人不會因為喝酒就成為一個惡人,一個惡人也因喝酒成為一個更惡的人。 “非關(guān)病酒,不在酒后”,人不是因為喝醉了酒才有感覺,只有心中如何想,才會如何表現(xiàn)。 喝了酒,不要惹事,對那些喝酒惹事的,也是遠離為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