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三國演義》中,徐庶母親被曹操身邊的謀士程昱騙得字跡,寫信給徐庶,說自己(徐庶母親)被曹操囚禁在許昌。徐庶是個大孝子,自然不肯讓老母在曹操手下受苦。于是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后,急忙奔往許昌。徐庶母親見到兒子后,向他大罵道:“曹操是國賊,劉備義薄云天,是當(dāng)今天子的皇叔,你卻放棄皇叔,投奔國賊,實在是糊涂。”隨后轉(zhuǎn)入房中,上吊身亡,徐庶見母親被曹操害死,發(fā)誓終身不為曹操出一計。當(dāng)時母親的墓葬在許昌城外,徐庶要為母親守喪,三年不得離開,于是便沒有回到劉備身邊。
那么歷史上真實的情況是什么呢?徐庶是個大孝子,這點兒是毋庸置疑的。他小時候喜歡和別人打斗,失手將鄉(xiāng)鄰中的惡霸打死,于是帶著老母一起逃亡。在荊州的時候認識了諸葛亮、龐統(tǒng)等人,每日與他們吟詩作對。后來他耐不住寂寞,便跑到劉備手下做謀士,成功打敗了前來進犯的曹魏大軍,由此受到劉備重用。
在長坂坡一戰(zhàn)中,劉備大軍帶領(lǐng)百姓一起后撤,徐庶不慎和老母走失,晚上到了宿營地才發(fā)現(xiàn)母親不見了。于是對劉備說道:“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yè)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彼煸劜芄?/p>
也就是說當(dāng)時徐庶并不知道母親去哪兒了?僅僅是和老母走失!但他后來卻立即跑到曹操麾下,因為當(dāng)時劉備是天下諸侯最弱的一個,手下只有一萬荊州軍(還是從劉表長子那兒借來的),將領(lǐng)只有關(guān)羽張飛趙云三員猛將,徐庶離開他是最明智的選擇,并不是《三國演義》中所說的為了救母而去曹營。
曹操對這位投奔的謀士也很重視,徐庶最后在魏國被任命為右中郎將、御史中丞。這可是曹魏朝堂上的一品大官,職位與曹操平級。嚴(yán)格來說,徐庶算是魏朝大臣,但由于《三國演義》中的形象,一直被人們認為是蜀漢忠臣。他臨陣叛逃,假借母親遺失,離開正在落難的劉備,就算他后來想要再次回到劉備帳營,也不一定會再次受到劉備重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