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羅馬 大方無隅 2019-03-23 閱讀183 羅馬是個有歷史的地方,目光所及的地方都可以把你帶回歷史深處。羅馬是個有故事的地方,一百個人來,便會有一百種故事。羅馬是古羅馬帝國的發(fā)祥地,也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一到酒店住下,我便要來一張地圖探究起歷史悠久的“永恒之城”。這不是我第一次來羅馬,但我對羅馬的好奇心一點也沒減少,心情不變,城便永恒。我在黃昏里感受羅馬,古老的“萬城之城”映襯在夕陽的余暉里,那些輝煌的歷史和古老帝國的榮耀浮動在周遭的空氣里,讓人感懷!住處不遠便是西班牙大臺階,這座戶外的大臺階,下面是西班牙廣場,而山上則是一座雙塔的天主教堂。這應(yīng)該是全歐洲最長與最寬的臺階了。臺階的平面是如同花瓶般動人的曲線,臺階時寬時窄,自己帶著一種張弛有序的韻律。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聚攏在這里,大家坐在臺階上,或者站在這里凝望、交談,全然是一幅其樂融融的模樣。由于西班牙大使館就在不遠的地方,大臺階和下面的廣場因此而得名。世界各地有太多風(fēng)格炯異的廣場,但很少有羅馬的西班牙廣場這樣規(guī)模不大,卻名噪天下的。大臺階把不同標高、不同軸線的廣場和街道有機地建構(gòu)成一個和諧的整體,渾然天成。人們記著這座大臺階不僅僅是因為美麗的風(fēng)景,很多是因為《羅馬假日》那部經(jīng)典的電影帶給我們的感動。晴朗的天空下純正而無奈的愛情故事給多少人留下了最深的回憶。很多人都想學(xué)著赫本的樣子在臺階上吃一個冰激凌,而這部經(jīng)典的電影離它誕生之日已經(jīng)過去了60多年,是經(jīng)典便會永恒,正如羅馬這座名城。拿著一份和電影海報上十分相似的地圖,我的心里涌起了一絲絲的感動。我又一次真真切切的來到了羅馬,一座無時無刻不令人向往,而我正身處其中的城市。在別的城市當(dāng)中,不管是哪一座,能體驗一下當(dāng)?shù)厝说纳疃际且患钗蚁蛲氖虑?。我渴望像?dāng)?shù)厝艘粯拥纳?,只有這樣,我才可以真正融入這些不一樣的城市。我喜歡的方式是騎車讀城。問過了廣場上全副武裝的警察,我找到了西班牙廣場地鐵站旁邊租賃自行車的地方。地鐵站的門前人來人往,我靜靜地觀望,漸漸融入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自行車租賃點的前邊是羅馬假日當(dāng)中一幅經(jīng)典的畫面,格力高力派克在摩托車上馱著赫本。 許多年輕人會把自己的面孔伸到畫面上的孔洞中,學(xué)著經(jīng)典中那甜蜜的模樣拍照,在這樣的瞬間,我覺得自己的心融化了,融化在羅馬的黃昏里。 租點的招牌位置擺放的自行車居然是木質(zhì)的,更多了一份親切。 租車的小伙子帥帥的,長得像意大利雕塑里的人物一樣。 在羅馬,我終于如愿以償?shù)刈獾搅俗约合胍淖孕熊嚒?/h3> 我騎上單車,任羅馬夜晚的清風(fēng)從我的鬢角耳旁掠過。 我已經(jīng)按捺不住探索這座城市的渴望,在羅馬溫柔的夜色里騎著自行車走進這座城市的細節(jié),我喜歡那些溫柔昏黃的燈光,他們照耀著我,照耀著一個匆匆的過客,在某一個瞬間,我安安靜靜地觀望,觀望著這座古老又充滿活力的城市。 我騎行到住處不遠一個靜謐幽深的公園里,公園里沒有什么人,除了我的輪跡壓過路面的聲音,我身邊的世界仿佛凝結(jié)在時光里。旅途的勞頓,讓我并沒有在羅馬的夜色中過多的流連。我把單車騎回酒店,存在酒店的大堂里,期待著次日早晨的騎行。 羅馬的天亮的不算晚,清晨的街道上車很少,人也不多,這讓我更好地穿行在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在歷史的天空下,做一次平凡的羅馬人。 羅馬的古城區(qū)并不太大,我沿著帝國大道來到了威尼斯廣場。威尼斯廣場是羅馬市中心最大的廣場,廣場一側(cè)是一座巍峨的白色大理石建筑,是為了慶祝1870年意大利統(tǒng)一而建造的紀念堂,這座紀念堂也被稱作威尼斯紀念堂,大抵是為了紀念威尼斯重歸意大利吧! 威尼斯廣場的正面建筑被叫作“結(jié)婚蛋糕”,也被形象地稱為“打字機”。這座白色大理石建造的建筑是為了紀念完成了意大利統(tǒng)一大業(yè)的維克多·埃曼紐爾二世紀念堂。廣場中央騎在馬上的人物塑像正是維克多·埃曼紐爾二世本人。建筑物上面有兩組巨大的青銅雕像,分別代表著“熱愛祖國的勝利”和“勞動的勝利”。意大利的無名戰(zhàn)士墓也靜靜地守望在這里。 我喜歡這座古老的城市街上少有人跡的時辰,我和我的單車游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遇見那些我知道的或者不知道的古老的建筑。騎行在羅馬的街道上,我常常感到自己的無知。在厚重的歷史中,我常常感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用一個小學(xué)生的心態(tài)去面對浩瀚的歷史長河。 一座看似普通的公寓樓,細看卻如此與眾不同,這樓是在古羅馬的劇場基礎(chǔ)上修建的。古老的城市歷史,凝結(jié)在這座城市一個普通的細節(jié)里,亙古至今又不動聲色。 再往前走,我看到了古老的神廟和科斯美汀圣母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in Cosmedin),我之所以記得這教堂的模樣,完全是因為那著名的“真理之口”。 這座教堂的鐘樓是全羅馬最高的中世紀鐘樓,紅磚的方形塔樓讓我想起了青島的圣保羅教堂。 真理之口是一個有鼻有眼的石雕,類似張開嘴的人的面孔,就在教堂的門廊里。據(jù)說,若誰不說真話,他的手就會被咬住。來到這里的人們,一定會紛紛將手伸進嘴中試一試,久而久之,這張大嘴已被磨得锃亮,更有了歲月的痕跡。 這次我來的太早,門廊未開,我只隔著欄桿拍下了照片算作留念。 真理之口聲名大噪,也是因為《羅馬假日》,片中有一個經(jīng)典的橋段便是格里高利·派克把手伸進"真理之口"中佯裝手掌被咬住,把可愛的奧黛麗·赫本嚇得花容失色。 這塊石板的出身, 很可能是古羅馬城排水渠上的一塊蓋板。 羅馬城中隨便的一條街、一個細節(jié),都包含著深深的歷史淵源和不小的來頭。 我流連于那些著名的名勝古跡,也衷情于那些無人所知的尋常巷陌。 我騎車的車經(jīng)過這些地方,經(jīng)過那些古老的拱券結(jié)構(gòu),經(jīng)過那些古樹參天,心中欣欣然,感慨萬千。 大一早,太陽還未升起來,古老的斗獸場靜美地矗立著。 若是來到羅馬,著名的斗獸場是一個不能忽略的地方,這次我能騎行至此,是我值得珍惜的記憶,心里有一些激動。羅馬是一個不朽的城市,它有說不盡的故事。這里曾經(jīng)是斗獸士與猛獸搏擊的地方,也是角斗士每天都要在生與死之間做出選擇的所在,時光歷閱千年,如今的人們在這里靜靜地享受生活, 仿佛是長長的夢境。有人在這里慢跑,白色的T恤衫背后寫著“我們愛羅馬”,這也正是我想說的話! 據(jù)說當(dāng)年因為修建梵蒂岡大教堂,古羅馬斗獸場的很多大理石塊被拆走了,但是即使這樣,斗獸場仍然是美好的存在,濃濃的歷史感撲面而來,我甚至覺得自己呼吸進的空氣里面都帶有歷史的味道。 羅馬無時無刻不在吸引世人的目光,我在羅馬的老城中感受到攝人心魄的恢宏。除了恢宏,羅馬也是博大的,在街上偶遇個雕像停下來都會如雷貫耳,比如我不經(jīng)意間經(jīng)過的便是奧古斯都大帝的立像。羅馬的偉大,只有置身其中才會深切地感受,也唯有羅馬這樣的城才稱得上偉大這樣的詞語。 我也走過羅馬的記功柱,羅馬帝國皇帝圖拉真所立的這個記功柱有十層樓高,柱身上是旋轉(zhuǎn)式的精美浮雕,據(jù)說內(nèi)部有螺旋樓梯直通柱頂。雖說我無緣登臨,能在此仰視沉思片刻也是幸事。記功柱的原樣早已湮滅在歷史的塵埃里,人們只能根據(jù)古幣的描繪,去了解它原本的模樣。隨著歲月的變遷,圖拉真柱的柱冠幾經(jīng)演變,現(xiàn)在立于柱頂?shù)氖ケ说玫裣裉娲嗽?jīng)的圖拉真像,只有這個名字存留至今。 我把單車停下來,在羅馬宏大的尺度下面,車子有些渺小,正如我在歷史的天空下面。 羅馬的氣勢足以帶走你的呼吸,讓我常常感到自己的無知與局限。 即便是廢墟,也讓人嘆為觀止!那些殘柱斷墻里蘊藏著古往今來的厚重,一切仿佛都在不經(jīng)意之間游走,我不禁再次感慨,在羅馬,若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自己甚至無法面對城市中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 而我只能安靜地體會歷史長河里這瞬間的感受,細微卻也真實。 我沿著城市的老街巷騎行至萬神廟,去探訪這處羅馬建筑的經(jīng)典。 萬神廟是羅馬穹頂技術(shù)的最高代表,穹頂直徑有四十多米,象征著高高的天宇。我永遠記得當(dāng)年在建筑內(nèi)部的感受。柔和的光線穿過穹頂中央的圓洞,照亮空闊的內(nèi)部,有一種神秘而的靜美的氣息。 萬神廟門前的廣場不算大,我在這里駐足,觀察乍醒的城市和聚攏來的人們。 我行至納沃納廣場,經(jīng)過廣場上那三個美麗的噴泉,這里號稱是羅馬最漂亮的巴洛克廣場,果然名不虛傳。 沿老城一路向西,我便接近了穿城而過的臺伯河,隔著河上那些漂亮的橋,我已經(jīng)可以看見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頂。 我選擇從圣天使橋(Ponte Sant'Angelo)騎行過橋,這座歷閱千年的古羅馬橋梁,靜靜地臥在臺伯河的柔波上,等待著我這樣一個匆匆而過的騎行客,橋的對面正沖著圣天使城堡。 圣天使城堡(Castel Sant'Angelo)就在臺伯河邊上,鄰近梵蒂岡教廷。這里曾經(jīng)作為阻止入侵的要塞,也被用過作監(jiān)獄,又曾被改建成華麗的宮殿。如今的城堡已成為一座博物館,成為當(dāng)?shù)氐囊惶幝糜螣狳c了。 我在橋上憑欄眺望,河水如鏡面倒映著古老的羅馬,不遠處就是梵蒂岡,那是教廷的所在地了。 騎行羅馬的感覺太好了,完完全全的融入感。 最高法院美輪美奐的大樓一樣矗立在河邊,也在我的輪跡邊上呈現(xiàn)。 羅馬號稱七丘之城,城市道路依山就勢,起伏蜿蜒處不少,騎自行車讀城得有很好的體力。我一口氣騎上梵蒂岡的高墻之外, 經(jīng)過古樸典雅的梵蒂岡博物館正門的時候,門前的游客在等待博物館開門,這里是世界上最小的主權(quán)國家了,而我在一個早春的清晨騎車環(huán)行了這個城中之國,這樣的經(jīng)歷彌足珍貴。 城墻外和居民院落里的花兒都開了,紅的艷麗黃的精神,透露出春的氣息。 從山頂往下騎行的快感讓人愉悅,路標指向圣彼得大教堂,而路邊的飯館則把自家的菜單寫在黑板上置立在人行道上,讓我頓感人間煙火的溫暖。 圣彼得大教堂就在眼前,而我的腦海中浮現(xiàn)的全是米開朗其羅的故事,這座大氣磅礴的建筑物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建筑的本身,成為建筑史上的經(jīng)典。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經(jīng)過圓形平面的雄偉柱廊,穿過廣場,也穿過歷史。我在寂靜中聆聽自己的心跳,還有那冗長卻了無痕跡的歷史的足音。 教堂正對的街道很寬,路面也是馬牙石的,這長長的街道恰似時光隧道,讓憶及過往,不由自主地想起關(guān)于羅馬的些往事。 街邊上一位流浪者正在酣眠,全然不顧這圣地的莊嚴。人間百態(tài),各有不同,此心安處,便是吾鄉(xiāng)! 羅馬也有一個人民廣場,廣場的中央高高聳立著一座方尖碑,牌頂上是十字架。這是古羅馬人為了記念征服埃及而設(shè)立的記念物。圣山圣母堂和奇跡圣母堂是人民廣場南邊建造得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兩座教堂,不仔細分辨根本分不出來誰是誰,儼然是一對雙胞胎。 兩座穹頂?shù)慕烫贸蕦ΨQ結(jié)構(gòu)把住廣場的一邊,這樣對稱的結(jié)構(gòu)并不常見,若許它只可能出現(xiàn)在羅馬。 與教堂遙遙相對的是一處拱門,那時廣場另一端的入口。這處門被稱作人民門,也是羅馬城墻的北門。人民廣場是通往北方最重要的道路的起點,在鐵路出現(xiàn)之前,這里是旅行者抵達羅馬時首先看到的景觀。歷史上有許多名人都是經(jīng)由這道門進入了羅馬。 廣場的周邊有許多精美的裝飾,有圓雕也有浮雕,每一處細節(jié)都是精心之作,決不敷衍。我再次領(lǐng)悟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這句話背后的道理,卓越的背后必然會有久久為功的堅持和精益求精的堅守。想想我騎行過的城市也是,若不是年復(fù)一年地堅持,便很難有這樣的滿足與快樂。 拱門的內(nèi)側(cè)一邊是達芬奇博物館,雖無法進去參觀,卻絲毫不會影響我對這位奇人緬懷,除了《蒙娜麗莎》,達芬奇還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師和建筑家,他是意大利的驕傲。 博物館門前的豎旗上有達芬奇的畫像,上面寫的話和中文里“五百年出一位”應(yīng)該是一個意思,文藝的意大利是一個藝術(shù)家倍出的地方。 羅馬的廣場也叫做達芬奇廣場,算是對這位奇才最好的紀念吧! 我在廣場上環(huán)行,遇到了不少和我一樣騎行的人們。 廣場上還有推廣騎行的公益組織在搞活動,我停下來與當(dāng)?shù)氐能囉雅收劊晃缓吞@的騎手熱情地向我介紹羅馬的騎行,讓我感到羅馬友善的一面。每一個人都可能是所在城市的文明窗口。 我忍不住買下一件橙色的反光背心,穿在身上繼續(xù)讀城,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很“羅馬”! 連接廣場的每個入口都通往一條有故事的街道,輕而易舉地把我拽回時光深處。 縱然不舍,我還是沒有更多的時間流連。沿著羅馬的街道游走,我深深地呼吸這里的空氣,我愿意把自己迷失在這樣的時空里,哪怕只有一個短短的清晨。 我這次騎行的終點是西班牙大臺階,看著廣場上熙熙攘攘的人流,我竟覺得這里是我的故地。 廣場的街角上傳來烤栗子的香味,看看表,已經(jīng)錯過了酒店的早飯。 我索性停下車,在羅馬的西班牙廣場上享受一包熱栗子的香甜。 各色各樣的人們,操著不同的語言匯聚在美麗的羅馬,從我的眼前匆匆而過。我在西班牙大臺階上偷閑小坐一會兒,品味羅馬,也瀏覽世界! 我特別羨慕那些雖然容顏老去,卻游興不減的長者。我相信這些接近人生歸宿的人們來到羅馬,一定也會使自己的身心變得年輕起來。那些發(fā)生在羅馬的動人故事,足以打動每一個人,不管你是年長還是年幼,不管你來自世界的哪一個角落。 我依依不舍地找到了西班牙廣場地鐵站門口的租車地點把自行車還上,我也欣喜地看到我的車當(dāng)即被新人租走,于是我覺得我在羅馬的游蹤會一直持續(xù)下去。 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都會有自己的方式令人難忘。這很難說,而羅馬就是羅馬,這座偉大的城市留給我的印象將會永運印在我的腦海里,任歲月老去也永不磨滅! 與羅馬假日里的公主相比,我們更算是幸福的人。我們有享受更多小快樂的權(quán)利,只要不強調(diào)理由,我們總有足夠的自由去做我們喜歡的事情,按照我們自己的想法度過短暫而精彩的一段光陰。 羅馬!難忘的城,我會想念你! |
|
|
來自: 青島Looker > 《地方史志人文物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