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為“詩詞歌賦匯”原創(chuàng)賞析連載第327期 傍晚時分,一位老者臨江而立。此時晚霞的余暉正照耀著老者眼前的天地。江中的一波又一波的浪和著晚霞的余暉在江中若隱若現(xiàn),甚是美麗! 這便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那首《暮江吟》中的一段景色描寫。 我們知道,詩人白居易擅寫閑適詩和諷喻詩。像這首小詩《暮江吟》算是白居易作品中不多見的一首寫景詩。這首《暮江吟》是白居易看不慣朝廷中牛李黨派斗爭,毅然離開朝廷后閑居后寫下的。小詩共4句話,句句在寫景,最后一句的雙比喻手法最為驚艷! 那么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白居易的這首《暮江吟》吧! 暮江吟 唐代: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這首詩的大體意思: 夕陽的余暉倒映在江面上,此時江面之上波光粼粼,江面一半呈現(xiàn)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現(xiàn)出紅色。 最可愛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顆顆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彎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strong> 殘陽點明了此時的時間為傍晚時分。 詩人站在江邊,遠眺著江面天水相接之處。此時落日的余暉灑在江面之上。被晚霞余暉映照的一半江水的顏色嫣紅一片,而另一半則呈現(xiàn)出碧藍色。 在詩人筆下,江面被晚霞余暉所照耀,呈現(xiàn)出了兩種不同的景色,再加上江水波光粼粼的樣子,遠遠望去那江面之景很是絢麗??! “可憐九月初三夜,” 從“九月初三夜”我們可以看出,此時正值秋季,傍晚時分秋高氣爽?!翱蓱z”在這里是可愛之意。 “九月初三夜”,從前兩句的傍晚時分已經(jīng)過渡到了夜里??吹贸鲈娙嗽诮呌^景逗留的時間可是不短了。也許他是被這夜晚月下江中之美景所陶醉忘記了時間,也許是他在排遣因為黨爭所飽受的愁怨?;蛟S這兩種原因都有。 “露似真珠月似弓。” 因為是秋夜,詩人望見了周圍的草木上面結(jié)滿了露水。這些露珠在月光的映照之下像珍珠一樣發(fā)出晶瑩的光亮,很是奪目。 最后一句最為驚艷!這句重點寫了秋夜的露珠和彎彎的新月。詩人連用兩個形象、貼切的比喻手法,描繪出深秋月夜的迷人景象:夜幕剛剛降臨,因為是九月初三,并不是滿月。那一抹彎彎的月牙兒,說像一張彎弓一樣。 縱觀白居易的這首《暮江吟》,短短四句話,句句都在寫景,既描繪了傍晚時分江面被晚霞余暉映照時的波光粼粼的絢麗美景,又描繪出夜幕來臨后露珠和新月的不同景象。最后一句最為驚艷,詩人在此連用兩個形象比喻,描繪出了深秋月夜的迷人美景,著實讓人迷戀! 對于白居易的這首《暮江吟》,你喜歡嗎?你有什么看法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