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都知道,劉備在汝南被擊敗后,逃往荊州依附劉表,劉表將荊州北部門戶新野城給劉備駐軍。劉備在新野一待就是七年,從不惑之年(40歲)直到知天命的門檻上,等到曹操南征的時候,劉備都已經47歲了。在新野的七年里,劉備除了擊敗了一次夏侯惇,請出諸葛亮之外,似乎也沒做什么其他的事情,但作為他一生之敵的曹操,這七年卻是忙的不可開交。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九月,曹操親自率領大軍進攻汝南的劉備,劉備自知不敵,率部逃往荊州依附劉表。曹操見劉備不戰(zhàn)而逃,于是率軍回師許昌。雖然曹操在官渡之戰(zhàn)中擊敗了袁紹,但袁紹逃回北方后依然占據(jù)河北大片土地,勢力依然強于曹操,曹操與袁紹進入了大戰(zhàn)后的休整期。曹操在這一時期專心興修水利,疏通河渠,選拔人才,發(fā)展經濟。 建安七年五月,袁紹因為經歷了官渡慘敗,憂憤而死,得知這一消息的曹操開始厲兵秣馬,整軍備戰(zhàn)。四個月后,曹操親率大軍征討河北,袁紹之子袁譚與袁尚聯(lián)合與曹操作戰(zhàn),結果被曹操打的大敗,退回黎陽城堅守。 建安八年二月,曹操猛攻黎陽,大敗袁譚、袁尚兄弟于黎陽城下,袁氏兄弟逃回老巢鄴城。此時謀士郭嘉建議,如果強攻鄴城,就會讓袁氏兄弟聯(lián)兵抵抗,不如暫且退兵,讓袁氏兄弟本來就有的矛盾爆發(fā)出來,到時再進攻就可以一戰(zhàn)而定。曹操于是收兵退回許昌?;氐皆S昌后的曹操開始大規(guī)模的發(fā)掘人才,建立自己的人才選拔體系。 建安九年二月,曹操趁著袁氏兄弟內斗,袁尚離開鄴城攻打袁譚之際,率領大軍攻打河北的中心城市——鄴城。袁尚倉皇回救結果被曹操擊敗。八月份,因為審配的之子開城投降,圍城七個月的鄴城被攻克。九月,曹操自立為冀州牧。開始將自己的統(tǒng)治中心從許昌遷往鄴城,避開漢獻帝及漢室老臣們的掣肘。 十二月份,在平定袁尚后,曹操趁勢向袁譚發(fā)起進攻,曹軍攻陷南皮,袁譚戰(zhàn)敗被殺。 建安十年,曹操開始安撫河北四州,征用四州的人才。八月份,幽州涿郡人趙犢、霍奴等聚眾起事,殺幽州刺史及涿郡太守。曹操親自率軍進討,斬趙犢、霍奴等人。 建安十一年,進攻并州高干,高干被殺,并州平定。同年開始為征討烏桓做準備。 建安十二年,率軍出塞外征烏桓,歷經九死一生,斬殺烏桓單于蹋頓,袁尚逃亡遼東。北方四州自此平定,并徹底消除了胡人的威脅。 建安十三年,率軍艱難返回鄴城。六月份,進丞相位,并領冀州牧。七月份,大軍開拔,南征劉備。 其實可以看出,在劉備駐扎新野的七年里,曹操一直忙于解決北方的事務。同時因為袁紹病死,袁氏兄弟內斗的原因,讓曹操平定北方的過程變的極為順利。雖然歷史沒有假設,但是如果不是袁紹過早的病死,曹操統(tǒng)一北方絕不會僅僅只用了七年,而是更久,甚至十年、二十年。曹操不能平定北方,劉備可能就只會永遠的待在新野,直至終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