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當代知名文化學者”于丹,當年可是相當?shù)募t火,在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以及各文化講座等節(jié)目中,都能看到于丹的身影。 不過,近些年來,于丹在這些場合的出鏡率似乎越來越低了,名氣也不枉當年。甚至從她身上還能挖出不少丑聞,比如前些年,在某高校被學子轟下臺的事跡就傳的沸沸揚揚。 或許大家對她的認識,還是在2006年,那時國內(nèi)刮起一陣學習國學的熱潮。而于丹呢那時也在“百家講壇”有過節(jié)目的講說,“于丹《論語》心得”、“于丹《莊子》心得”在當時可是如火如荼,伴隨而來的“于丹熱”也就來了。 于丹的走紅,也算是趕上了時期,當年《百家講壇》這個節(jié)目的推出,頗受觀眾的喜愛,在同期走紅的有易中天等人。 不過,傳統(tǒng)文化文學的品讀,并不是只停留在嘴皮子上,更多的還是要專業(yè)用心的解讀。起初的于丹呢,她解讀的那些“心靈雞湯”確實很受用,也得到觀眾的贊美。 但是,慢慢的發(fā)現(xiàn),于丹的“心靈雞湯”越來越不受用了。而且,她的講座也越來越商業(yè)化的感覺,“心靈雞湯”也就慢慢的變成了“毒雞場”。 或許也是因為時代的變遷吧,很多優(yōu)秀的文學者都不一定能夠永遠保持他們的熱度,于丹也是如此。況且,于丹本身她是北京師范大學的教授,她不像很多文學者一心專注于文學文化的品讀,她的心得更多的是出于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 于丹最為紅火的時期,是在2006年到2012年左右,不管是“于丹熱”也好,還是她到世界各地講述文學論壇,都證明于丹將文學帶到了一個新高度,每到一個地方,都能得到粉絲的熱烈歡迎。 有人喜愛,就有人詆毀。據(jù)說,于丹在當年國外入住酒店時,接連換了好幾家酒店,還當眾責罵跟隨助理。這一事件的爆出,與人們往死里捧得高高在上的學者大師于丹判若兩人。不管怎樣,從那時起,這位曾被譽為“國學大師”的于丹,越來越不受觀眾的厚愛。 正所謂,失去了觀眾喜愛的名人,淡出熒屏那是必然的。當年在某高校,代表觀眾上臺發(fā)表演講時,據(jù)說還沒說半句話,就被臺下不愿被她代表的觀眾喊到:“于丹,你還是下來吧,你代表不了我們?!庇诘ひ彩且荒槍擂?。這也就是有了后來的被北大學子趕下臺的說法。 這幾年,于丹也很少再被邀請出席一些文學論壇的講座,似乎已成為過氣的文學者。關于她的消息,最多的莫過于那幾個“丑聞”,其中的緣由也就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在去年11月于丹卸任了北師大藝術學院分黨委書記一職,再次而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很多人都以為她被免去了這一職務,被央視拋棄了。其實,于丹對此也做出你回應,這只是正常的換屆。 在卸任分黨委書記一職后,于丹繼續(xù)留任黨委委員,而且還擔任了文化創(chuàng)新與傳播研究院院長一職。所以,于丹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不堪。只是相較于十年前,再沒有當時被追崇的名氣罷了。 話說,于丹她是北師大的教授,如今又是北師大文化創(chuàng)新與傳播研究院的院長。卸任黨委書記一職后,也算是回歸本職,擔負起教書育人的工作。 如今,53歲的于丹,依舊顯得年輕。雖然漸漸淡出熒屏,但生活也算是獲得相當滋潤,她也經(jīng)常在社交平臺發(fā)表一些自己對某事物的看法與見解,看上去很有當年的影子。 在前段時間某活動中,我們看到于丹的穿著,可是相當?shù)拈煔?,那一身打扮如同“貴婦”一般。看上去,比起當年走紅時,還年輕了許多啊。 近期,對于“修復文物,遇見文明”這節(jié)目,于丹也是回憶了自己12年前,在中央電視臺演播室,與觀眾互動的那些情節(jié)。 總之,現(xiàn)在的于丹依舊是北師大的教授,而且還擔任了文化創(chuàng)新與傳播研究院的院長一職。雖然名氣不及當年,但生活也算過的滋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