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 Head-Fi 界力谷 Hi-Res Audio 高解像音頻,而不少音樂串流平臺又同期推廣「HiFi 無損」音質(zhì),令不少人都誤會混淆,以為 HiFi 無損就等同 Hi-Res Audio,但實情上兩者其實是有分別的,究竟分別是甚么? 無損 = CD 質(zhì)素 究竟現(xiàn)時那些音樂串流平臺提供 HiFi 無損音質(zhì)呢?以港人最常使用的平臺來說,Moov、Joox 均有指定歌曲提供 HiFi 無損音質(zhì),而在全球 52 個國家包括香港提供服務(wù)的 Tidal,則有極大量歌曲一樣提供無損音質(zhì)。不過上述 3 個平臺(Tidal 在特定軟件及硬件下可提供 MQA 格式串流,可按此了解更多)的 HiFi 無損,實際上均是采用 16bit/44.1kHz 位深度及取樣率,亦即 1,411kbps 比特率的 FLAC 格式作串流或脫機下載(Tidal 在 Apple 裝置中則使用 ALAC 格式),而這個比特率亦正正等同采用 PCM 編碼的音樂 CD,因此這種串流方式就稱之為無損(lossless)。
Hi-Res Audio = 高于 CD 質(zhì)素 至于 Hi-Res Audio,嚴格而言其實已經(jīng)出現(xiàn)多時,因為不少錄音室早已使用超過 CD 規(guī)格作錄音及后期制作。直至 2014 年 6 月,Japan Audio Society(日本音響協(xié)會,簡稱 JAS)就正式為「Hi-Res」一詞制定清晰定義,并推出「Hi-Res Audio」認證標準。據(jù) JAS 官方網(wǎng)站所羅列的數(shù)據(jù),只要音樂檔案的比特率或取樣率高于 CD 標準,亦即 16bit/44.1kHz,該檔案就可冠以「Hi-Res Audio」名義,當下最常見 Hi-Res Audio 音樂文件,其位深度/取樣率為 24bit/96kHz,其他如 24bit/44.1kHz、24bit/88.2kHz 以至 24bit/192kHz,也屬 Hi-Res Audio 的主流規(guī)格。 這個 Hi-Res Audio「黑金色」小標志已經(jīng)非常常見,單計音樂檔案而言就代表它的位深度及取樣率高于 CD 規(guī)格。 Rip CD 永遠不會是 Hi-Res Audio 檔案 弄清楚兩個概念之后,相信聰明的你就會明白,無論使用甚么器材去將CD 音軌擷取(Ripping)成數(shù)碼音樂檔案,你也不會得到 Hi-Res Audio 檔案,因為 CD 的規(guī)格最高只是 16bit/44.1kHz PCM,比特率只是 1,411kbps,Rip CD 最高得到的只是無損檔案,而不是 Hi-Res Audio 檔案,希望大家以后要記得這點了。
|
|
|
來自: 滿天星e2o7j6t6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