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暖花開,陽光正好。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jīng)注意到,有很多美麗的花兒已經(jīng)悄悄抽芽,含苞待放,再過不久,即將迎來姹紫嫣紅,百花爭艷的春景。相信喜歡踏青和喜歡攝影的朋友已經(jīng)迫不及待看到這個場景了。 再過兩天,就是“春分”時節(jié),這一天后,白天將會越來越長。其實很多地方都很注重這個節(jié)氣,那么到了這一天有什么講究呢?春分,是九十天春季的中分點,從古代開始,就有很多有關春分的文獻記載。這一天也被叫做“仲春之月”。 ![]() 到了春分節(jié)氣,江南地區(qū)開始進入農(nóng)忙時期,于是便有了犒勞耕牛、祭祀白鳥的習俗。為了讓耕??梢皂橅樌剡M行一年的勞作,農(nóng)民們便會用豐富的食物犒勞他們,比如說糯米團。而白鳥到了春分就開始不停地嘰嘰喳喳,就像在提醒農(nóng)民開始勞動一樣,所以農(nóng)民們也會給白鳥食物,感謝他們的提醒,也是一種祈禱,希望新的一年鳥兒不要去吃五谷米粒,傷害莊稼。 ![]() 在農(nóng)村還有一種習俗,就是在春分時去挨家挨戶送“春牛圖”。何謂“春牛圖”呢?其實和牛沒啥關系,是一種農(nóng)歷,在紅紙或者黃紙上印出全年的農(nóng)歷節(jié)氣,加上耕田勞作的圖樣。這也是“送春分”的意思。還有一個有趣的習俗叫做“沾雀子嘴”,就是把沒有包心的湯圓用細的竹叉串好,將它們放置在田野邊上,以避免雀子來啄食莊稼。 ![]() 有句俗語叫做“春分到,蛋兒俏”,這也是一個春分時的習俗,就是選好剛下四五天左右的雞蛋,將它們在桌子上豎立起來。這個習俗不僅在中國流行,也流傳到了國外。而且別說,這個游戲還有一定科學道理呢,因為春分時,南北半球晝夜均分,地球的角度比較微妙,很容易把蛋豎起來。而“豎蛋”也有添丁的寓意,人們通常在這天祈禱自己家族人丁興旺。 ![]() 除了習俗以外,還有很多和春分有關的俗語。因為春天的氣候比較多變,所以和氣候有關的俗語流傳的最廣。比如說“春分不暖,秋分不涼”。意思就是春分時節(jié)天氣還沒有轉(zhuǎn)暖的話,那這一年的夏天也會來的比較晚,時間也長,可能到了秋分天氣還是很炎熱的。還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百姓通過生活經(jīng)驗總結出來的,雖然不一定準確,但是儼然形成了一種文化。 ![]() 那么朋友們,看了這么多有趣的習俗,在你們家鄉(xiāng)有沒有讓你印象深刻的習俗呢?春分快到了,你有沒有想起一些和春分有關的俗語,快點和大家分享吧!春分將至,這一天有什么講究,關于春分的俗語你知道哪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