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脫胎漆器是清沈紹安首創(chuàng),世人也稱之 “沈氏脫胎漆器”。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是中國漆藝界的集大成者,其原理與中國傳統的且珍貴的“夾纻”技術息息相關。福州脫胎漆器型美色雅工藝精,多得世人贊譽,有“珍貴的黑寶石”、“人間國寶”等美譽。 福州脫胎漆器是具有獨特民族風格和濃郁地方特色的藝術珍品,與北京的景泰藍、江西的景德鎮(zhèn)瓷器并稱為中國傳統工藝的'三寶',享譽國內外。 福州脫胎漆器是繼承中國古代優(yōu)秀漆文化發(fā)展起來的。它品類之多在全國漆器行業(yè)首屈一指,大的如陳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漆畫大屏風、彩繪大花瓶、脫胎仿古銅大獅等,小的如煙具、茶具、餐碗、盤、碟、罐等,共有18類1200多個花色品種;它質地堅固輕巧、造型別致,裝飾技法豐富多樣,色彩明麗和諧,可謂集眾美于一體,具有非凡的藝術魅力。郭沫若生前曾做詩備加贊譽,稱贊福州脫胎漆器是'天下諒無雙,人間疑獨絕'。 福州脫胎漆器的最大優(yōu)點是:光亮美觀、不怕水浸、不變形、不褪色、堅固、耐溫、耐酸堿腐蝕。福州脫胎漆器最大特點是:輕。 福州脫胎漆器所具有的這些優(yōu)點、特點,是由其特殊的制作工藝、高超的髹漆技藝所決定的。作為脫胎技藝同髹漆藝術相結合的產物,福州脫胎漆器的制作頗為不易,從選料、塑胎、髹飾至成品,每件成品都要經過幾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工藝非常復雜,制作和陰干等十分費時,故一器之成往往需要數月,成品還需密閉在陰室里很久。 2006年5月20日,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