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蟲少年老湯說:回首往事,那些曾經(jīng)被我們珍視的人、事、物總是慢慢流逝,不在轟轟烈烈的大事和喧囂熱鬧的場面中,而在一個擁抱、一個揮手、一個轉(zhuǎn)身之后——許多時候,我們根本意識不到,即使意識到也只能獨自體會其中的滋味。人生的苦澀似乎也正在于此。 真正意義上的友誼,是靈魂間的交流、自發(fā)地相互理解,無關(guān)乎外界的眼光,不需要所謂的“崇高和純潔”的裝飾,也不必在意軟弱和缺陷的徹底裸露。人生就是一場漫長的告別,我們不斷告別熟悉的人和事,也告別曾經(jīng)的自己。 當我們說出“再見”,其實就是在開啟一段告別。一生人山人海,往往后會無期!讀濃濃醉意的《漫長的告別》,看文學(xué)史上最迷人的酒鬼,到底能酷成什么樣。一個那樣冷酷的人為什么又會如此文雅? 《漫長的告別》榮獲過愛倫.坡年度最佳小說獎,被美國推理作家協(xié)會評選為“史上百部最佳推理小說”之一,與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海明威《太陽照常升起》、凱魯亞克《在路上》并列為20世紀美國文學(xué)黃金時代四大杰作,是作者錢德勒風(fēng)格的集大成者,也是他最重要的一本小說。 作者雷蒙德.錢德勒,是20世紀美國著名的偵探小說作家,也是硬漢派偵探小說的開創(chuàng)者,被西方文壇稱為“犯罪小說的桂冠詩人”,是美國推理作家協(xié)會票選“150年偵探小說創(chuàng)作史上最優(yōu)秀作家”的第一名。他的作品被收錄到權(quán)威的《美國文庫》中,是世界上唯一 一位以偵探小說而被載入經(jīng)典文學(xué)史冊的偵探小說大師。他的4部小說6次被好萊塢搬上銀幕,他筆下的馬洛被公認為是最具魅力的男人,超越福爾摩斯成為美國偵探小說作家協(xié)會會員票選史上最佳男偵探。 最適合下酒的小說 01 螺絲起子:孤獨不羈的硬漢偵探與神秘優(yōu)雅的迷人酒鬼間不被外人接受的、相通的靈魂特質(zhì),一件兇殺案引發(fā)了一場漫長的告別。 在舞蹈家俱樂部的門口,酩酊大醉的特里.倫諾克斯被有錢妻子從豪車上趕下來癱坐在地上,妻子冰冷地獨自駕車揚長而去,這位醉漢一頭白發(fā),右臉僵硬泛白,還有細長疤痕,然而看上去挺年輕。即使爛醉如泥,卻表現(xiàn)出醉漢少有的禮貌。 馬洛,一位私家偵探——也是本書的第一人稱敘述者,出于一種當時自己也沒搞清楚的沖動,把特里帶回自己的住處,照顧他睡覺,給他沖咖啡,后來還送他回公寓,期間兩人并無過多交流。 兩人的第二次見面,是在街上的一次偶遇。此時特里已與妻子離婚,照舊是喝得大醉,就在他馬上要被警察當成流浪漢送進收留所的時候,馬洛出手幫他解了圍。特里的前妻西爾維婭,是位稱雄舊金山的富翁的小女兒,有錢而放蕩,在與特里結(jié)婚前已結(jié)過五次婚。此時的特里則過得窮的叮當響,想去投奔朋友卻連路費也拿不出來,馬洛二話沒說給了他一百美元,但他即便是寧可餓肚子流浪也不肯典當他那有紀念意義的豬皮鑲金的手提箱。 第三次見面,是特里主動找到馬洛,此時他已跟西爾維婭復(fù)了婚,變得舉止得體,不再是一文不名的醉漢了。之后的一個月,他們兩時不時會到酒吧——主要是一間叫“維克多”的酒吧——點一種“兼烈”的雞尾酒“螺絲起子”,這是特里在英國當兵時最愛的酒,寄托了他對往事的溫情記憶,而螺絲起子也成為以后兩人關(guān)系明滅的見證。 兩人最后一次在酒吧喝酒,特里來得比平時早,看上去很累,也瘦了不少,不過依舊保持了禮貌的笑容,但他變得喋喋不休,憤世嫉俗又毫無顧忌地談?wù)撟约旱母星楹吞幘场_@讓馬洛感到厭煩,扔下他獨自走了,馬洛更喜歡那個喝醉酒而又傲骨的特里。 之后一個月,兩人沒再見面。最后一次見面,是在一個清晨,裹得嚴實的特里突然出現(xiàn)在馬洛的住處,手里拿著一把沒放過一顆子彈的槍,顫抖的身體、疲憊而慘白的臉龐,一見面就提出要馬洛送他到機場。馬洛努力想讓特里平靜下來,但特里心里裝滿了恐慌,特里告訴馬洛,西爾維婭被人殺了,而他現(xiàn)在要去跑路。馬洛阻止特里把更多的實情告訴他,但他從特里的為人和講述中判斷出特里不是兇手,但特里的行為似乎卻在把謀殺的罪名往自己身上攬,馬洛知道特里有無法言及的苦衷。在報警和幫助特里逃亡兩個選項中,馬洛冒著引火燒身的風(fēng)險毫不猶豫選擇后者送特里去趕航班,把這當成是對特里的一種告別。 馬洛剛回到住處,就被守著那里的警察逮住了。他們進屋對馬洛進行調(diào)查,拒不配合的馬洛激怒了警察,被帶回警局“修理”了一頓,但馬洛依然一身傲骨、嘴巴和身板一樣硬氣,偶爾動動嘴皮子也是用來調(diào)侃警察的,隨后被轉(zhuǎn)至地檢署送到拘留所,吃了三天牢飯。地檢署的人想引導(dǎo)馬洛說出證明特里有罪的證言,特里妻子的家族通過影響力想讓這個案子盡快結(jié)案,但馬洛固執(zhí)地硬是一個字不提特里的事。三天后,傳來特里開槍自殺的消息,留下一份自白書承認自己的罪責(zé),于是警方匆匆宣布結(jié)案,馬洛也結(jié)束了自己的坐牢歲月。 而馬洛對案件存疑的態(tài)度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和警惕,甚至在辦公室受到了黑白兩道的警告和威脅?;氐郊?,馬洛又收到特里“自盡”前寄給他的一封信和一張5000元大鈔,信里隱晦地暗示了兇案另有隱情,但為了別人的榮譽和他現(xiàn)在的處境,自殺是最好的結(jié)局,希望馬洛忘記這一切,并請馬洛在下次煮咖啡時,給他也倒一杯,點支煙放杯子旁,再到“維克多”酒吧為他點一杯螺絲起子。這其實也是特里對馬洛的一種告別。 02 尋找羅杰:一名想用酒精淹死內(nèi)心負罪感秘密的作家,一位美艷清徹卻因愛而扭曲的女人。 羅杰,是一名著名的暢銷書作家,最近突然染上了酒癮,經(jīng)常把自己灌得爛醉,然后時不時失聯(lián)幾天去黑診所治療。羅杰的妻子艾琳和他的出版商斯賓塞在酒吧里找到馬洛,請他幫助找到羅杰。艾琳,在馬洛眼中是那種美到不可方物、猶如一個美夢的女人。馬洛原本并不覺得自己能幫上什么忙,但他們兩人一心想要請馬洛幫忙,艾琳甚至單獨到馬洛住處,她對馬洛說了一些有關(guān)羅杰且能激起馬洛好奇的事情,再加上她本身的魅力,讓馬洛沒辦法去拒絕。 馬洛根據(jù)已有的一點線索,利用自己的人脈和資源,鎖定了最有可能的3個黑診所,然后逐一拜訪進行查證,雖然費了一些小周折,但最終找到羅杰,并將其送回了家。 傷感的馬洛想起了特里,他去“維克多”酒吧,完成特里在信中提出的“請馬洛去維克多酒吧替他喝一杯螺絲起子”的請求。這一次,他遇到了特里妻子西爾維婭的姐姐琳達,兩人進行了一場針鋒相對卻又默契十足的對話,兩人都在對方的心里留下了一些東西,而馬洛也由此得知羅杰夫婦和特里夫婦有社交往來,這讓馬洛隱約感覺到從羅杰夫婦身上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信息。 被馬洛救回的羅杰,在當天就對納洛產(chǎn)生了好感,他邀請馬洛去參加他們的家庭酒會,而隨著接觸的越多,羅杰在感情上也越來越依賴馬洛,只有馬洛才能理解他沉迷酒精背后脆弱和痛苦的內(nèi)心。而馬洛隨著深入羅杰夫婦的家庭生活及因此對他們個性不斷增加的了解,他越來越意識到背后似乎隱藏著什么驚天的秘密。馬洛總有種感覺,羅杰一切古怪行為的原由似乎總是與他的妻子艾琳有關(guān),艾琳在柔弱外表掩飾下總是在精心設(shè)計。 03 愛的破壞性力量:愛的越深沉,越容不下蒼老和鄙俗,殺人其實就是一種間接的自殺。 但直到羅杰離奇的死去,并被艾琳指證是他所殺,才使馬洛下定決心去調(diào)查事情真相。 事情的起因,特里在英國服役期間,艾琳與他談了一次“一輩子只有一次的狂熱、神秘和難以想象的愛情”,由于當時正處于二戰(zhàn)期間,軍隊不允許士兵結(jié)婚,因此特里用假名與艾琳在英國結(jié)了婚。后來,在一次戰(zhàn)役中,特里被俘,失去了音訊,艾琳以為他已經(jīng)被納粹殺害。戰(zhàn)爭結(jié)束后,艾琳回到美國,輾轉(zhuǎn)之下嫁給了羅杰。 但特里最終從納粹槍下幸存了下來,他受傷后做了整容手術(shù),臉上留下了疤痕?;氐矫绹?,特里一文不名,又與艾琳斷了聯(lián)系,因緣際會下認識了西爾維婭并結(jié)了婚,然而天意弄人的是,特里夫婦與羅杰夫婦就住在同一個地方并且還是鄰居。美國富人區(qū)的聚會社交傳統(tǒng)讓特里和艾琳意外重逢,盡管兩人都因此激起了對往事的回戀,可是物是人非,一切都回不去了。 而艾琳早就知道丈夫羅杰與西爾維婭的偷情關(guān)系,但她并不是很在乎,因為她內(nèi)心里裝的是另外一個人,羅杰僅僅只是法律上的丈夫而已。但特里與西爾維婭——一個艾琳認為是徹底蕩婦的富家女——結(jié)婚,并且特里在明知西爾維婭是怎樣的女人的情況下還是娶了她。艾琳內(nèi)心里那個理想愛人的破滅讓她抓狂,而西爾維婭奪走了她的兩個男人,更是讓她充滿了憤怒和仇恨。失去理智的她,槍殺了西爾維婭,并用青銅像將她的臉砸的血肉模糊。 本書并沒有對案發(fā)現(xiàn)場的完整描述,一些地方談到的也都是旁敲側(cè)擊,但綜合進行推測,案發(fā)前,應(yīng)該是羅杰與西爾維婭進行偷情,而敏感的艾琳一直在暗中監(jiān)視羅杰,顯然艾琳被眼前的場面徹底激怒而起了殺心,等到羅杰一離開,艾琳就將西爾維婭殺害。案發(fā)時,羅杰不在現(xiàn)場,并沒有抓到艾琳的兇殺現(xiàn)行,但任何一個殺了人的人都不再真實,他并不至于搞不清楚狀況。可是艾琳是他的妻子,所以他只能選擇幫艾琳掩蓋,而付出的代價就是良知的折磨及精神的崩潰。 特里了解他妻子西爾維婭的放縱習(xí)性,因此他知道案發(fā)當晚羅杰跟西爾維婭在幽會,這種事他已經(jīng)習(xí)慣和麻木。而在這個時候,他肯定會想起艾琳,因此他多半也就知道艾琳的行兇。他背起了這個黑鍋,故意做出畏罪潛逃的樣子,這也是特里向艾琳的告別。 而羅杰在得知特里因殺死西爾維婭而“畏罪自殺”的消息后,內(nèi)心的折磨更是日益加深,也在不斷摧毀他的自制力。而當艾琳發(fā)現(xiàn)羅杰開始寫一些影射案件真相的紙條以宣泄內(nèi)心的折磨,她便確認羅杰已經(jīng)知情,擔心終有一天他會將實事說出來,因此一場蓄意謀殺便開始了。她精心布局了自殺現(xiàn)場,還設(shè)法讓馬洛在現(xiàn)場企圖讓他作為證人以撇清她自己的嫌疑。 這一切并沒有逃出馬洛的眼睛。在出版商斯賓塞的陪同下,以拿書稿為幌子進入艾琳家,馬洛當場一步一步引導(dǎo)艾琳,并不斷揭穿她的謊言,讓她最后再無法對自己的兇殺進行狡辯。但馬洛同情艾琳為愛情而瘋狂,他勸阻了斯賓塞報警的念頭,給艾琳體面結(jié)束的機會。 最后,馬洛將艾琳自殺留下的認罪書通過媒體公之于眾,將事情的真相作為向特里的真正告別。而馬洛與西爾維婭姐姐琳達兩顆疲憊的心在小說的最后融化在一起,但他們兩人又都清楚知道這只是開始了又一場告別而已。 小說的結(jié)尾,特里再次出場,向馬洛解釋了自己在墨西哥逃脫警察追捕和偽造“自殺”的細節(jié),而馬洛最后其實也已經(jīng)猜測出特里的“自殺”就是一個局。但讓馬洛心寒的是,當他在這個局里,拼命堅持并替對方維護的東西,最后似乎是一個連對方本人都不在乎的騙局,他心目中的那個特里早已經(jīng)死了,這一場漫長的告別正式結(jié)束。 04 雷蒙德.錢德勒:一生酗酒如命,下筆自帶醉意。求醉其實是清醒的內(nèi)心對現(xiàn)實的反抗,如果內(nèi)心抱有的美好幻想終究難逃走向深深的幻滅的宿命,從酒精中尋求慰藉也是一種選擇。 錢德勒出生于芝加哥,父親是個嗜酒如命的火車工程師,最后離家出走。母親是個英國人,在被父親遺棄后,錢德勒隨母親移居英國,由當律師的舅舅資助生活。錢德勒考進了倫敦頂尖的中學(xué),然而沒有考上大學(xué),但考上英國海軍部成為公務(wù)員,隨后由于厭惡工作中一些根深蒂固的官僚主義而辭職,專心投入寫作方面的嘗試,但并沒有成功。之后向舅舅借了一筆錢后,返回洛杉磯定居。其后,做過很多艱辛的工作,在那段艱難孤寂的時期,染上了酗酒的惡習(xí)。 生活穩(wěn)定后,開始參加文人沙龍聚會,因此結(jié)識了以后的妻子西茜.帕斯卡爾,而當時是一位鋼琴家的妻子,那時的西茜對他有致命的吸引力。 當美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錢德勒應(yīng)征入伍,最終加入皇家空軍,并在戰(zhàn)壕打仗時擔任排長。他后來寫道:當不用當值時,有時喝酒喝到眼前昏暗。 停戰(zhàn)后,錢德勒重返洛杉磯,這時西茜已經(jīng)離異,由于母親的反對,他們兩直到母親去世才結(jié)婚。西茜是位極為無拘無束、放蕩不羈的女人,她當過模特,也曾拍過裸照、服用毒品成癮,她在與錢德勒結(jié)婚時,把結(jié)婚證上的年齡抹去了10歲,實際上當時她已54歲,比錢德勒整整大18歲,這也是她的第三次婚姻,而錢德勒很長時間一直以為她“僅僅”大他8歲。錢德勒與西茜一起經(jīng)歷了30年奇妙婚姻,從某種程度來說,西茜也是錢德勒創(chuàng)作靈感的來源以及情感寄托,她的一些生活細節(jié)在錢德勒的作品中都有某些巧妙的呈現(xiàn)。盡管他們有巨大的年齡差距,但錢德勒常說他們的婚姻“幾乎完美”,他們兩人“可以不經(jīng)任何言語就進入彼此的心”。 錢德勒曾任一家石油財團的副總裁,但因飲酒過度、長期曠工以及自殺恐嚇而被解雇。他便又開始寫作,當他的小說成功后,被邀請到好萊塢當過一段時間電影編劇,成為電影史上最偉大的編劇之一,是好萊塢黑色電影的締造者。 錢德勒在寫作本書《漫長的告別》時,妻子西茜身患重病,小說還沒寫完,妻子就因病離世,這讓他倍感孤獨和壓抑。寂寞和沮喪的他異常痛苦,沉迷酒精,之后一度中斷寫作,隔年自殺未遂。而《漫長的告別》自始至終籠罩著一種悲傷、壓抑的氛圍,很可能是作者當時心境的反映。71歲的錢德勒在當選美國偵探作家協(xié)會主席沒幾天就因酗酒及肺炎病逝。 在錢德勒筆下,硬漢馬洛經(jīng)常宿醉難醒,滿嘴俏皮話,不大合群,自行其是,冷靜而不冷漠,孤僻但沒有怪癖,我行我素卻不損人利己,看似玩世不恭實際卻堅定誠實,外表看上去堅不可摧,其實內(nèi)心柔軟得一塌糊涂,即使窮困潦倒也要活得不卑不亢,堅守身處孤獨但追求體面的人生態(tài)度,選擇不在乎外界眼光而自帶醉意的生活方式。錢德勒筆下,人就是人,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沒有完全善惡分明的人物,他能將調(diào)侃笑話和生活哲理完美結(jié)合,總是能寫出一點黑色的東西、陰暗的東西,寫出人的掙扎的東西,把社會的陰暗、人性的復(fù)雜和矛盾真實地展現(xiàn)出來,總是能從他的作品中看到文明社會美麗的外表下隱藏的種種骯臟。 在現(xiàn)實生活中,錢德勒是一個孤獨的人,他曾說“我始終生活在虛無的邊緣”、“我是個沒有家的人......到現(xiàn)在,還是”。他愛電影,有段時間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電影編劇中,但他恨好萊塢,他認為“性是好萊塢的至高法則”,他憎惡里面的弱肉強食、無所顧忌。他描述自己是“表面的缺乏自信和內(nèi)心的傲慢自大的不協(xié)調(diào)的混合物”。他說“一個男人,每年至少要大醉兩次,這是個原則”,他借酒排解內(nèi)心的孤獨和痛苦。 錢德勒筆下的馬洛對我們很多人能產(chǎn)生夢幻般的吸引力,我們往往在現(xiàn)實中歷經(jīng)太多的碰壁,承受了太多的挫敗、無奈和委屈,但造成的結(jié)果卻是我們會更加小心地把自己偽裝起來,害怕與現(xiàn)實碰撞,顧慮重重,屈服于無可奈何,喪失了自我必要的鋒利,在壓抑中沉默和麻木,處于一種置身物質(zhì)和享樂之中的孤獨和迷茫,幾乎沒有真正為自己而活過。但馬洛卻一身傲骨、率性自在,既無所謂又無所畏,愛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固守自己的底線,從不逢迎外界,從不假裝堅強,遭受暴打不喊疼、美女引誘不失態(tài),內(nèi)心不受世俗的等級觀念和僵化的道德倫理束縛,在窮困潦倒中和重壓下仍能保持優(yōu)雅的風(fēng)度,極度看重靈魂間的交流和理解。這大概也是我們很多人內(nèi)心里幻想的在現(xiàn)實中的理想自我。 04 古典派VS硬漢派:偵探小說中智慧和魅力的對決,我們往往會驚嘆于智慧,但最終總是會被魅力所折服。 在之前,偵探小說中占主導(dǎo)地位的是古典派,里面案件和情節(jié)設(shè)計通常引人致勝,偵探往往是智力超群、知識廣博、頭腦冷靜,例如知名的福爾摩斯,他們依靠嚴密的推理和敏銳的直覺,從錯綜復(fù)雜、撲朔迷離的案情中抽絲剝繭、去偽存真,最終撥開重重迷霧,發(fā)現(xiàn)真相、找出兇手,而且自始至終都在可掌握范圍內(nèi),我們又稱他們?yōu)椤吧裉健薄?/span> 而錢德勒開創(chuàng)的硬漢派偵探小說,引領(lǐng)了當今大部分偵探小說的方向。這類小說筆下的偵探則沒有那么神奇,他們不僅要開動腦筋去分析,有時還要用拳頭和武器去解決問題,他們在生活中往往都有不少毛病,通常都有酗酒的惡習(xí),有時也會和自己的客戶上床,他們在破案過程中經(jīng)常四處奔波而不少時候都是一無所獲,因此在情節(jié)和故事上少了很多傳奇性和戲劇性。 古典派偵探小說往往能喚起讀者的猜謎興趣,讀起來能讓人有種智力和推理上的考驗和愉悅,所有故事和情節(jié)的設(shè)計都是為了突出推理解謎,人物形象和社會環(huán)境不是小說的重點。 而硬漢派更貼近現(xiàn)實,不僅關(guān)注罪案,也描述偵探的生活,而且注重對復(fù)雜的現(xiàn)實社會和人性進行刻畫,時常會出現(xiàn)大都市的罪惡和偵探的道德困境,凸顯的是偵探個人的性格,案件是為體現(xiàn)性格而展開的,對人物和對話的重視勝于情節(jié)。這類偵探小說的文學(xué)性更強,容易讓人產(chǎn)生情緒和精神上的共鳴。 05 散筆:醉人的文字似乎總有種穿透生活的哲理力量。 你痛苦,然后拿起了酒杯,會有小會兒感覺好些,但代價逐漸越來越高,得到的越來越少,然后到了某個階段,除了反胃什么都得不到。妄圖用酒精去淹死煩惱和難受,從來就不能成功。你也許想從中得到慰藉,但你醉或不醉,它們一直都在那里。 你費盡心機好不容易道出真相,其實未必能減輕任何人的痛苦,而且往往會把事情搞得更糟。很多時候,我們想要的并不是對錯,而是理解,而且即使是對錯也多半只是我們心里的固執(zhí)。道理是冰冷的,但情緒是有溫度的,人往往更愿意與有人情味的缺陷打交道。在絕大多數(shù)時候,惹我們生氣的總是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每個人都有繃不住的時候,無論他看起來多么堅韌。 酒精就像愛情,第一個吻是魔法,第二個是親密,第三個便是例行公事。如果不能仔細經(jīng)營呵護愛情,就必然會過期變質(zhì)?;橐鲋皇且粡埑鰪S的合法證明,并不一定能提供愛情的保質(zhì)期。性的滋潤必不可少,但如果被當成一種任務(wù)或滿足欲望甚至炫耀的工具,就很容易索然無味。當然,沉迷其中的人,沒幾個會去真的管相不相愛,或者說,他們在心里很愿意把排解寂寞的欲望當成戀愛的好感。如果真的想做,再扯淡的事都能在心里找到一個貌似正當?shù)睦碛扇フf服自己。 想一想,也挺困惑的:我們多數(shù)人一直留在自己所在的行當,發(fā)不了財,通常來說也沒什么樂趣,你按時上班,但找不到堅持的足夠理由,你時常抱怨,但也找不到離開的足夠理由,既談不上喜歡,也說不上厭惡,也許僅僅只是習(xí)慣和麻木了。 婚姻中,往往是“先失語,再失愛”,互相間渴望被理解的心情難以被滿足,就必然會產(chǎn)生距離的隔閡。交流僅限于具體事情,缺乏對感受和情緒的交流,身體接觸減少,不耐煩、敷衍、搪塞越來越多。生活一成不變,像一潭死水,明明有伴侶,卻感覺比一個人還孤獨。想過過不好,想離離不了,同睡一張床,感覺卻沒了,但要分開又很難。人們對于婚姻生活的厭倦,往往并不是討厭婚姻本身,而是厭倦自身平庸生活的一種替罪羊罷了。 愛情是一場心甘情愿的冒險,你一味等,緣分就會擦身而過。如果因為先主動而導(dǎo)致在感情中處于弱勢和掣肘,那這本就是一段并不屬于你的感情?;橐霾⒉皇且粋€你輸我贏的戰(zhàn)場,但一旦燃起了戰(zhàn)火,就必然是兩個人遍體鱗傷。 年輕時總會覺得“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說到底那只不過是自我幻想作怪罷了。實際上,每當我們得到了曾經(jīng)強烈想要的東西,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我們并不是那么想要它。世間最美好的從來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當下所擁有的一切”。不懂得珍惜,就無法獲得真正的快樂。 不少女生認為“能無條件包容的”才是“真正愛我的人”。愛情離不開包容和退讓,但每個人都有自己忍耐的限度,沒有底線的容忍只會讓情感的天平失衡。愛情的一切都是基于“相互”的,只有“共同”才能穩(wěn)定和諧。 情緒中的女生往往聽不進道理,但從不講道理的男朋友其實也是一種過度的妥協(xié),一味平息情緒而不嘗試去解決問題絕不是一種適宜的相處之道。男人必須要理解女人情緒背后的心理訴求,切忌高高在上、缺乏溫度的說教,在展現(xiàn)自己誠意和態(tài)度的同時,用一種更溫和的方式傳遞道理。 不敢去相信一個人,就無法相信愛情。從來就不是男人靠不住,靠不住的只是那些不可靠的男人。買東西并不能證明他有多愛你,只有浸透了情感和心思的禮物才帶有濃濃的愛意。我們不可能找到內(nèi)心里的理想伴侶,“理想”本身只是我們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產(chǎn)物,但我們不要放棄自己在愛情中對幸福和成長的追求,最可怕的就是對痛苦和委屈已然麻木。 有些所謂的“道理”其實只是披著雞湯外衣的毒藥,口感或許不錯,但若成為我們經(jīng)營感情的信條,我們遲早有一天會因為痛快暢飲而肝腸寸斷。 如果我們消失一段時間甚至永不出現(xiàn),沒有人會覺得他(她)的生活,會因此忽然掉進深淵,他們費上幾句嘴,然后便再也激不起他們的記憶漣漪。大多數(shù)人在一輩子中用一半的精力去維護他們從未有過的尊嚴,很顯然我們都不屬于那少數(shù)人之列。很多人活得疲憊而惶恐,一個疲憊和惶恐的人負擔不了理想,他必須要養(yǎng)家糊口。 不要試圖去說服別人,沒有人會因為別人指出他的錯誤而虛心改正,大多數(shù)情況下,這只會冒犯他的自尊心,人只有自己意識到要改的時候才有可能會改,指出別人的問題只能招致反駁。 我們的孤獨,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害怕邁出第一步。沒有人真的希望孤獨,但不少人被孤獨生活寵壞了,因為這讓人遠離了失望。人的熱情是經(jīng)不起消耗的,就像一杯熱水在冰箱里放得久了,熱氣必然要蒸騰殆盡。失去的東西,其實從來未曾真正地屬于你,所以不必過分惋惜。從來沒有過不去的坎,時間總會教你過去,若不向前看,就是在折磨自己。 有時你覺得只是在為自己辯解,但其實是在咄咄逼人;有時你認為自己妙語連珠,其實只是在出口傷人;有時你知道你完全不對,但卻并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么;有時你有強烈的看法,但其實你的看法毫無意義;有時你以為你在爭論對錯,其實只是自己的固執(zhí)而已;有時我們看似把人生看得太過嚴肅,其實是自己害怕嘗試。 我們總有種感覺,似乎不少有錢人過得并不快樂。其實,對于那些有錢的人來說,“我有錢,誰他媽還需要快樂呢!”如果我們有錢了,誰也不愿意在自己不快樂時承認自己在乎快樂。總是一些沒錢的人更愿意看到有錢人的不快樂,這樣他們心里能產(chǎn)生種虛幻的平衡感,即便一些有錢人不快樂是事實,除此之外,對于沒錢的人來說什么用處都不會有。在有錢人的圈子里,其實快不快樂并不怎么重要,在很多時候,他們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但也正因為太過輕易,很少有“特別想要什么東西”的欲望,能夠讓他們有興趣往往是那些在倫理和法律邊緣線上的刺激,把女人當成自己的戰(zhàn)利品。他們自認為瀟灑、自在,其實他們沒有真正的樂趣,沒有人生的方向,也很少體驗真正的快樂和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而他們自己并不知道——但這與沒有錢的人毫無關(guān)系。 也許我們在自己可預(yù)料范圍內(nèi)并不會有多大前途,但還是要堅持自己的原則。我們?yōu)殄X工作,但絕不應(yīng)為錢而出賣靈魂。我們可以難堪,但不能沉淪??梢圆槐蝗死斫?,但不能閹割自己的想法。我們的人生是自己的選擇,不能追求別人期望我們追求的東西。不要刻意去博取別人的好感,執(zhí)意要留下好印象只會逼迫自己帶上面具生活,過度維護一個不是自己真實狀態(tài)的形象必然會陷入疲憊和焦慮。我們不要忘記去取悅自己,在乎其實也是內(nèi)心害怕的反射。 |
|
|
來自: 昵稱61759422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