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不知而自以為知,百禍之宗也。——《呂氏春秋·覽·有始覽》 宗:根本。不知道的事情,卻以為自己知道。這是發(fā)生各種禍患的根源所在。人應當貴有自知之明,不可自以為是。 2. 事之難易,不在小大,務在知時。——《呂氏春秋·孝行覽·首時》 時:時機。事情的困難與容易,并不在于事情的大小,關鍵在于能否掌握時機。 3. 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秴问洗呵铩げ旖瘛?/div> 治理國家如果沒有法令就會混亂,但墨守成規(guī)而不知與時俱進地改變就會導致錯誤。 4.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秴问洗呵铩げ旖瘛?/div> 明察自己可以知道他人,明察現(xiàn)在可以推知古代。 5. 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所見知所不見。——《呂氏春秋·察今》 根據(jù)近處可以推知遠處,根據(jù)現(xiàn)在可以推知古代,根據(jù)所見到的事物,可以知道那些沒有見到的事物。 6. 種麥得麥,種稷得稷?!亍尾豁f《呂氏春秋·用民》 種下麥子,便會收獲麥子。種下谷子便會收獲谷子。指有什么樣的因,便會得出怎樣的結果。 7.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秴问洗呵铩けM數(shù)》。 流動的水是不會腐爛的,轉動的門軸也是不會被蟲蛀的。 8. 功名大立,天也;為是故,因不慎其人,不可?!秴问洗呵铩ば⑿杏[·慎人》 建立大的功名的人,靠的是天意。但如果因為這樣,而不去慎重對待自己,不加以努力,這也是不可以的。 9. 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獏尾豁f《呂氏春秋·季春紀·先己》。 要想戰(zhàn)勝別人,先要戰(zhàn)勝自己;要想批評別人,先要檢討自己;要想了解別人,先要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此言為人處世一定要先從加強自身修養(yǎng)開始。 10.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刻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敝壑?,從其所刻者入水求之?!秴问洗呵铩げ旖瘛?/div> 楚國有個人坐船過江,隨身攜帶的寶劍從船上掉進了水里,于是這個人在船上刻了一個記號,并說:“我的寶劍是從這里掉入水中的?!贝堪逗螅@個人從船上刻有記號的地方跳入水中尋找寶劍。比喻拘泥固執(zhí),不知道根據(jù)事物的變化有所變通。 |
|
|
來自: zhangjie7987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