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芪是一味非常常見的中藥材,它還有很多的別名,比如棉芪,百本,百藥棉,黃參,血參,人銜等。人們都知道用它泡水喝有補氣養(yǎng)血,益氣固表的作用,但是這七類人最好別碰它,碰了就是遭罪。 按照慣例,先簡單的介紹一下黃芪: 功效: 性味甘溫,歸肺、脾經。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 主治: 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接著再說不能碰黃芪的7類人: 1、陰虛的人 陰虛的表現(xiàn)有手足心熱、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熱盜汗、失眠多夢、舌質紅無苔、脈細數(shù)等。因為黃芪性味甘、微溫,陰虛患者服用會助熱,易傷陰動血。陰虛患者使用黃芪,必須配伍養(yǎng)陰藥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參、麥冬、天冬、玉竹等。 2、濕熱的人 濕熱的表現(xiàn):有口苦、口干、舌苔黃膩等。濕熱的患者服用容易滯邪,使病情加重。濕熱患者必須配伍清利濕熱藥,如黃連、茵陳、黃芩等。 3、熱毒熾盛的人 熱毒熾盛的表現(xiàn):有各種化膿性感染,如痤瘡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表現(xiàn)為滿面通紅、咽紅、咽干、咽痛、口苦口干、唇舌紅絳、舌苔黃燥、脈滑數(shù)等。熱毒熾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滯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須服用黃芪,一定要配伍清熱解毒藥,如黃連、梔子、大黃、敗醬草等。 4、紅舌少唾液的人 如果你出現(xiàn)嘴唇偏紅舌質偏紅、嘴巴變得很干缺少唾液,舌有黃苔等癥狀,一定不能吃黃芪。 5、懷孕后期 懷孕后期的孕婦們也不能食用黃芪,因屬于補氣之物,如果在后期還吃黃芪會造成胎兒過大,不利于生產。 6、高血壓者、腦出血者 患有高血壓者、腦出血者同樣也不能食用,食用過后血壓容易上升,會加重癥狀。 7、體質偏熱的人 體質偏熱者也不能食用黃芪,且食用過后會造成情緒易怒。 總而言之,不管是什么藥,哪怕是大補之物,也要根據(jù)自己的體質來選擇,切忌盲目用藥。 五行相生相克,一臟失衡,則其余五臟皆失守,身體諸多表癥皆發(fā)于五臟,五臟不安就會導致:心腎不交,肝火郁結,脾胃虛弱,血不足,痰熱上擾等五行失守,繼而導致:失眠,多夢,易驚醒,耳鳴,心慌氣短,胃脹,便溏,盜汗,濕熱郁結,痰濕不化,肝氣郁結,月經不調,乳腺增生,更年期綜合征等五臟相關癥狀,調理首要也不在于病急亂投醫(yī)一股腦的出現(xiàn)什么就改善什么的單一調理,需追根朔源五行同調,方可事半功倍。 |
|
|
來自: 瑩瑩曉云 > 《建康 醫(y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