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的兒童教育早已不像從前,從幼兒園上學后才開始,聰明的家長在孩子0—3歲之間,就利用孩子學習能力最強的特征,開始了早期教育。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家長可千萬不能小瞧孩子0—3歲這個時間段,盡管這時的孩子還沒有很強的認知力,但已經(jīng)具備了基本的學習能力。而且,這幾年恰恰是他們成長最快的時候,家長可不要疏忽了 美國的一家權威兒童機構(gòu)表示:其實在孩子2歲的時候,家長就可以開始立規(guī)矩了。這時的孩子已經(jīng)有了基本的判斷能力,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壞的。 如果這個年齡沒把孩子教好,以后會很難糾正。 就比如有些孩子很調(diào)皮沒有禮貌,上學的時候老師也很難管理,總是會違反紀律。其實這種情況,就是由于小的時候家長沒能立下規(guī)矩造成的。 孩子3歲前應該如何教育?1、多給孩子選擇的空間 小孩子經(jīng)常會有不聽話的時候,家長要懂得疏導,教給孩子正確的做事原則。 比如:孩子們經(jīng)常會因為貪玩而忘記了時間,這時,媽媽其實不應該直接強行把孩子拉回家,而是應該給孩子自己選擇的機會,讓他選擇是現(xiàn)在立刻回家,還是再多玩五分鐘再回家。 讓孩子自己做決定,當然,家長也必須督促孩子執(zhí)行自己做的決定。無形之中,這也能讓孩子懂得“做事要有規(guī)有矩”。 2、家長學會冷靜處理問題 兩歲的孩子就開始有了自主判斷能力,了解大人做事的習慣。 比如:假設自己有什么需要,一哭爸媽就能過來,還得不停地哄著,孩子就會知道這種方法百試百靈。因此,家長不能總是慣著孩子,什么要求都滿足,一哭就立馬哄,這樣下去,一旦哪天不哄,孩子就會更加放肆。 家長遇到這種情況,其實不應該總是哄著他,要學會冷靜一些,讓他自己冷靜一下,等他不再哭鬧,再把他抱起來和他說清楚,哭鬧的方式其實并不能解決問題,以后要學會冷靜解決問題。千萬不要生氣然后打罵孩子,這樣并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使情況更加糟糕。 3、飯桌上的“規(guī)則” 所有的孩子都一樣,一到飯點就不好好吃飯,到處跑鬧,不會老實地坐在座位上吃飯。 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寵孩子的家長就會拿著飯追著到處跑,哄著勸著讓孩子吃飯;嚴格的父母就會訓斥孩子,把孩子訓哭才會老實吃飯。 不論是哪種方法,其實都是錯誤的,父母要讓孩子懂得餐桌上的規(guī)矩。 明確告訴孩子:吃飯時必須老老實實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能大聲吵鬧喧嘩,不能到處走動,否則就會餓肚子。 家長在讓孩子懂得生活中各種規(guī)矩的時候,要穩(wěn)住自己的情緒,不能一生氣就打罵孩子,這樣是沒有好的效果的。 雖然只有兩三歲,但孩子也已經(jīng)有了判斷對錯的能力,總是靠打罵來教育孩子,當然不是良策。 家長也可以通過適當?shù)莫剟顧C制,讓孩子增長自信和了解各種規(guī)矩,比如孩子能夠懂事聽話,按照規(guī)矩做事一段時間,就帶孩子去游樂園玩,讓他知道按規(guī)矩做事原來不僅會得到表揚還能得到獎勵。 相反情況下,孩子不聽話家長就要適當?shù)貞土P,不能看電視玩游戲等。這樣孩子自己就能學會該如何做事做人。 孩子剛生下來,對世界上一切都是好奇的,也是無知的,如何一張白紙,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慢慢地了解清楚。 而這個過程,是需要父母來引導的,讓孩子正確了解規(guī)矩,成長為優(yōu)秀的人,為這張白紙增添絢爛的色彩。 所以,各位家長們,要想孩子懂規(guī)矩,3歲之前就要趁早立,如果錯過這個黃金期的話,會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 
|  | 
來自: 上官靖琪 > 《法規(guī)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