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有效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事情,是人們追求的一個目標。 然而在這樣的效率追逐中,我們會感到疲倦, 再高效的時間管理,也沒有辦法保障我們有充足的精力來處理事情。 要想保持最佳表現,就需要做到全情投入。 全情投入需要身體活躍、情感聯(lián)動、思維集中及意志堅定。 一個全情投入的人能夠在工作和生活之間畫上清晰的界限,專注地工作,全身心地陪伴家人。 全情投入,需要我們有充沛的精力,所以,精力管理是高效表現的基礎。 精力包括體能、情感、思維和意志四個方面 體能精力是精力的基礎,對其他三種精力都有著直接的影響。 從實際生活的角度來看,體能精力取決于我們的呼吸模式、飲食結構和作息安排。 深呼吸有利于精力的恢復,比如說三次一組吸氣,六次一組呼氣; 在一整天中,最好吃五至六餐低熱量高營養(yǎng)的食物, 這樣才能供應穩(wěn)定的精力,能量最豐富的食物也不能支持4到8小時的高效表現。 人體每晚需要7至8小時的睡眠才可以運轉良好。 在白天,20分鐘左右的小睡能有效地恢復精力。 鍛煉方面,除了有氧的心血管鍛煉, 力量訓練也不可忽視,肌肉損失是導致老齡化虛弱的最主要原因。 積極情感能幫助我們充滿自信、提升自控能力、建設良好的人際關系。 消極情感會讓我們效率低下,產生人際沖突。 豐富的愉悅性的活動,也會幫助情感精力恢復和再生。 比如說,每周預留出時間,用以發(fā)展個人興趣愛好。 人際關系也是積極情感精力的一個來源,和家人的交談,以及朋友的定期聚會為我們補充情感精力。 思維精力幫助我們保持專注和樂觀,保持充沛的思維精力需要定期休息。 只占體重2%的大腦,需要人體25%的氧氣供給。 如果思維得不到充足的休息,就會判斷失誤,創(chuàng)造力減弱。 優(yōu)化思維精力還包括做好準備,定期反思總結。 比如在上班路上思考一天的工作安排,下班時總結這一天的得失 這些活動能夠幫助我們專注在重要的事情上,減少思維精力被瑣事浪費。 意志精力是按照價值取向選擇生活的勇氣和信念, 即使面對艱難困苦和個人犧牲也在所不惜。 只有在為他人奉獻和照顧自己之間找到平衡,意志精力才能夠延續(xù)下去。 精力如果使用過度而不注重補充,就會筋疲力盡、崩潰甚至影響健康。 而如果使用不足,讓精力得不到鍛煉,我們的各項能力就會萎縮。 周期性的消耗和恢復是精力管理的根本原則。 在工作中,可以有意識地把自己的工作切割成90到120分鐘的單元, 單元與單元之間安排10到15分鐘的休息。 休息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如聽音樂、爬樓梯、冥想、聊天以及做幾分鐘運動等, 這些都可以幫助自己恢復精力,提高下一單元的工作效率。 除了“張弛有道”“勞逸結合”,我們還要注意不斷突破自己的舒適區(qū)。 在精力管理中,壓力并非我們的敵人,而是我們成長的關鍵。 強度合適的壓力,會幫助我們突破極限,提升能力。 制定自己的精力管理計劃,首先需要明確目標, 搞清楚什么才是對自己最重要的,我們想把精力花在哪里。 接下來需要正視現實,看看自己的精力管理做得如何, 和心中的目標有多少差距。最后就是付諸行動了。 良好習慣具有巨大的力量。改變的關鍵,就是建立新的習慣, 當熟悉到能夠自動化完成一些事情,就不需要耗費自律的心力了。 新的習慣有一個60到90天的養(yǎng)成周期,我們需要盡可能把自己的計劃精確化和具體化。 每次不要改變太多,先養(yǎng)成一個新習慣,等穩(wěn)固后,再進行第二項改變。 改變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耐心和循序漸進。 在精力管理中,壓力并非我們的敵人,而是我們成長的關鍵。 強度合適的壓力,會幫助我們突破極限,提升能力。 極致而不極端,簡單而不簡約, 每天一點拙見,希望能有所啟發(fā)! |
|
|
來自: 昵稱62600333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