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新生兒黃疸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ー種中藥組合物,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治療新生兒黃疸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新生兒黃疸是指嬰兒出生后,全身皮膚、鞏膜、小便發(fā)黃為特征的一種病證,與胎孕等因素有夫。凡嬰兒出生后2 3天出現(xiàn)黃疸,于10 14天內消退,若是早產(chǎn)兒可延遲到第3周才消退,其他情況一般良好,此為生理性黃疸,若7 10天后,黃色未退或加重,或兼見其他癥狀,則需進一歩診療。本病中醫(yī)稱“胎黃”、“胎疸”等。西醫(yī)常采用光照療法和肝酶誘導劑藥物治療,其費用較高,效果也不盡理想。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新生兒黃疸的中藥組合物,其針對新生兒黃疸內在病邪,辨癥施治,針對性強,療效快,成本低,且無毒副作用,能達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為了實現(xiàn)上述的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治療新生兒黃疸的中藥組合物,以重量份計,包含以下組分·茵陳5-7,干姜2-4,黨參5-7,白術5-7,茯苓5_7,吳茱萸2-4,陳皮2-4,甘草2_4。本發(fā)明中藥物的機理分析 茵陳苦、辛,微寒。歸脾、胃、肝、膽經(jīng)。清濕熱,退黃疸。用于黃疸尿少、濕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干姜味辛,性熱。歸脾、胃、心、肺經(jīng)。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溫肺化飲。用于脘腹冷痛,嘔吐,泄灣,亡陽厥逆,寒飲喘咳,寒濕痹痛?!侗窘?jīng)》: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痹,腸潞下痢。生者尤良。黨參味甘;性平。歸脾;肺經(jīng)。健脾補肺、益氣生律。主治脾胃虛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肺虛喘咳、氣短自汗、氣微兩虧諸證?!侗静輳男隆费a中益氣,和脾胃除煩渴。白木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jīng)。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用于脾氣虛弱;神疲乏力。《本經(jīng)逢原》白木,生用有除濕益燥,消痰利水,治風寒濕痹,死肌痙疸,散腰臍間血,及沖脈為病,逆氣里急之功;制熟則有和中補氣,止渴生津,止汗除熱,進飲食,安胎之效。茯苓甘;淡;平。歸心;脾;肺;腎經(jīng)。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用于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池?!侗窘?jīng)》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ロ焦舌干,利小便。吳茱萸辛,苦,熱,小毒。歸肝,胃,脾,大腸,腎經(jīng)。散寒止痛,疏肝下氣,溫中燥濕。用于脘腹冷痛,厥陰頭痛,疝痛,腳氣腫痛,嘔吐吞酸,寒濕泄瀉?!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主溫中下氣,止痛,咳逆寒熱,除濕血痹,逐風邪,開腠理。陳皮性溫,味辛、味苦。入脾經(jīng)、胃經(jīng)、肺經(jīng)。理氣健脾,調中,燥濕,化痰?!度沼帽静荨纺苌⒛転a,能溫能補,能消膈氣,化痰涎,和脾止嗽,通五淋。甘草性平,味甘,歸十二經(jīng)。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針對寒濕引發(fā)的新生兒黃疸癥狀,中醫(yī)認為小兒先天稟賦不足,脾陽不振,寒濕阻滯,肝失疏泄,膽汁外溢,故見身、目、尿俱黃,顏色晦暗。濕從寒化,脾胃虛弱,氣陽不振,故不思乳食,納少,便溏。舌質淡,苔白膩,為寒濕之象。方中之選者,溫中化濕退黃。茵陳清濕熱、退黃疸,干姜溫中散寒,黨參健脾益氣,白木健脾益氣、燥濕,茯苓滲濕健脾,吳茱萸溫中燥濕,陳皮健脾、調中、燥濕,甘草補脾益氣、調和諸藥。全方共奏,溫中散寒,化濕退黃,平衡機體陰陽。針對寒濕引發(fā)的新生兒黃疸癥狀,辨癥施治,療效快,成本低,療效確切,防治效果顯著,兼治標本。本發(fā)明的中藥劑型可以采用片劑、顆粒劑、丸剤、膠囊劑、溶液劑、ロ服液、ロ含片、顆粒劑、沖劑、散劑、混懸劑、粉劑。優(yōu)選地,可以采用溶液劑、顆粒劑、丸劑和膠囊劑。使用效果 對30名新生兒黃疸患者(2-7周齡)使用本發(fā)明的治療新生兒黃疸的中藥組合物,持續(xù)治療I個療程(2周),其中12例完全治愈,指標恢復正常;15癥狀緩解;無效3例,總體有效率達90%,且無復發(fā)。 實例 患者1:毛某,男性,出生4周,身、目、尿俱黃,日久不退,黃色晦暗,面色欠華,化驗測得總膽紅素280。診斷為新生兒黃疸,服用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I周,皮膚基本恢復正常,繼續(xù)用藥6日,癥狀完全消失,再次化驗指標恢復到正常范圍,至今2個月無復發(fā)?;颊? :江某,女性,出生5周,膚黃如橘,不思乳食,納少腹脹,啼哭不安,尿少,化驗總膽紅素307,經(jīng)診斷為新生兒黃疸,后服用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2周,上述癥狀全部消失,總膽紅素指標恢復正常,至今2個月未見發(fā)作。患者3 :林某,女性,出生6周,患兒出生皮膚發(fā)黃,I個月不愈,食后易吐,大便稀薄,舌淡,苔白膩,脈細緩,化驗檢查,總膽紅素310。診斷為新生兒黃疸,使用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進行治療,5天后,癥狀好轉,繼續(xù)用藥5天,上述癥狀均消失,總膽紅素恢復正常,至今無復發(fā)?;颊? :胡某,男性,出生7周,患兒出生皮膚發(fā)黃,晦暗,面色欠華,舌淡,苔白膩,脈細緩,化驗測得總膽紅素320。使用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進行治療,I周后癥狀穩(wěn)定并好轉,繼續(xù)用藥5日,癥狀消失,無復發(fā)。 具體實施例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下面通過實施例來描述本發(fā)明。實施例1 一種治療新生兒黃疸的中藥組合物,以重量份計,包含以下組分茵陳5,干姜2,黨參5,白術5,茯苓5,吳茱萸2,陳皮2,甘草2。其制備方法為 以重量份計,取茵陳5,干姜2,黨參5,白術5,茯苓5,吳茱萸2,陳皮2,甘草2 ;將上述中藥洗浄,去雜質,放入容器加水沒過藥材浸泡,30分鐘后,大火煎煮至沸騰,然后文火慢熬I小時;將藥汁濾出,分袋包裝,一袋200ml,早晩各服一袋。 實施例2 一種治療新生兒黃疸的中藥組合物,以重量份計,包含以下組分茵陳7,干姜4,黨參 7,白術7,茯苓7,吳茱萸4,陳皮4,甘草4。其制備方法為 以重量份計,取茵陳7,干姜4,黨參7,白木7,茯苓7,吳茱萸4,陳皮4,甘草4;洗浄,干燥,將上述藥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約IOL水,文火煎0. 5-1小時,大火煎1-2小時;取煎液過150目篩,后用濃縮器濃縮至相對密度1.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噴霧干燥,得清膏粉末,將粉末與剰余1/3清膏混合,制粒;顆粒分裝機分裝,即得顆粒劑。實施例3 一種治療新生兒黃疸的中藥組合物,以重量份計,包含以下組分茵陳6,干姜3,黨參6,白術6,茯苓6,吳茱萸3,陳皮3,甘草3。其制備方法為 以重量份計,取茵陳6,干姜3,黨參6,白術6,獲茶6,吳茱萸3,陳皮3,甘草3 ;洗浄,干燥,將上述藥材混合,用粉碎機粉碎為150-180目細粉,加入適當蜂蜜混合,制丸機制丸,低溫干燥,分裝,即得丸剤。實施例4 一種治療新生兒黃疸的中藥組合物,以重量份計,包含以下組分茵陳6,干姜3,黨參6,白術6,茯苓6,吳茱萸3,陳皮3,甘草3。 其制備方法為 以重量份計,取茵陳6,干姜3,黨參6,白術6,茯苓6,吳茱萸3,陳皮3,甘草3 ;洗浄,干燥,將上述藥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約IOL水,文火煎0. 5-1小時,大火煎1-2小時;取煎液過150目篩,后用濃縮器濃縮至相對密度1.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噴霧干燥,得清膏粉末,將粉末與剰余1/3清膏混合,制粒;將顆粒用膠囊填充劑制成0. 4g/粒膠囊。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新生兒黃疸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干,以重量份計,包含以下組分茵陳5-7,干姜2-4,黨參5-7,白木5-7,茯苓5_7,吳茱萸2-4,陳皮2-4,甘草2-4。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干,以重量份計,優(yōu)選包含以下組分茵陳6,干姜3,黨參6,白術6,茯苓6,吳茱萸3,陳皮3,甘草3。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采用片劑、顆粒齊U、丸剤、膠囊劑、溶液劑、ロ服液、ロ含片、顆粒劑、沖劑、散劑、混懸劑、粉劑。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優(yōu)選采用溶液劑、顆粒劑、丸劑和膠囊劑。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治療新生兒黃疸的中藥組合物,其以重量份計,包含以下組分茵陳5-7,干姜2-4,黨參5-7,白術5-7,茯苓5-7,吳茱萸2-4,陳皮2-4,甘草2-4。相比于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的中藥組合物針對新生兒黃疸內在病邪,辨癥施治,療效快,成本低,且無毒副作用,效果顯著,兼治標本。 文檔編號A61P1/16GK103055300SQ20131005250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2月18日 發(fā)明者繆家戌 申請人:成都科創(chuàng)佳思科技有限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