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劉景文 宋代: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譯文 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記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秋末冬初的時節(jié)啊。 山行 唐代:杜牧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深處 一作:生處)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譯文 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處,居然還有人家。 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這深秋楓林晚景。楓葉秋霜染過,艷比二月春花。 回鄉(xiāng)偶書二首·其一 唐代: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譯文 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xiāng),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xiāng)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fā)卻已經(jīng)疏落。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rèn)識的。他們笑著詢問:這客人是從哪里來的呀? 贈汪倫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 李白乘舟將要遠(yuǎn)行離去,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代: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遠(yuǎn)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 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野火無法燒盡滿地的野草,春風(fēng)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遠(yuǎn)處芬芳的野草遮沒了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連荒城。 今天我又來送別老朋友,連繁茂的草兒也滿懷離別之情。 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譯文 籬笆稀稀落落,一條小路通向遠(yuǎn)方,樹上的花瓣紛紛飄落,卻還尚未形成樹陰。 小孩子飛快地奔跑著追趕黃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飛入菜花叢中,再也找不到了。 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yuǎn)遠(yuǎn)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好像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絕句 唐代: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 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一行白鷺直沖向蔚藍(lán)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著從東吳開來的萬里船。 敕勒歌 南北朝:樂府詩集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 譯文 陰山腳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 藍(lán)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那風(fēng)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xiàn)。 | 
|  | 
來自: 昵稱3293762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