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觀點: 1、睡眠時間和覺醒時間是根據(jù)我們的生存需要以及危險系數(shù)來自動調節(jié)的,而并不是根據(jù)什么健康手冊的說法來規(guī)定的。 2、睡眠擔當了一個重要角色——儲存并標識重要的記憶,既包括智力上的也包括身體上的。睡眠還有一個作用,即把一些細微的、清醒時難以注意到的關聯(lián)給聯(lián)結起來。 3、從研究數(shù)據(jù)中獲得的大量證據(jù)說明,睡眠能增強你對前一天所學內容的記憶力和理解力,當然,你首先需要記住所有這些課題中關鍵之處的主要細節(jié),才能借助睡眠把這些要點拼湊起來,形成一幅更為完整的大腦認知圖。 4、打個盹兒也算是睡眠。人在一小時到一個半小時的打盹兒過程中也常常會有慢波深度睡眠期以及快速眼動睡眠階段。 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睡眠是一個極為神秘的秘密。我們離不開它,并且總希望能再多要點兒,我們渴望能高質量地、深深地沉入其中。一方面我們知道,說不定哪天夜里它就會將我們的秘密泄露出去,可另一方面我們也知道,在那種夢幻混雜著現(xiàn)實的、無意識的過程中,肯定有某種點金之術,能把一些幻想、數(shù)據(jù)和感覺融合到一起,使得我們白天的不懈努力終于能結出一種最為珍貴的果實——理解,對我們想要掌握的某種新知識、新技能的理解。 睡夢之中,大腦到底在干些什么?我們到底為何要睡覺? 其一認為,睡眠從本質上講是一種時間的管理與調節(jié) 。我們體內生物鐘的進化發(fā)展使得我們在沒什么事情需要做的時候安靜下來,而在有事情要做的時候保持清醒。 簡而言之:睡眠時間和覺醒時間是根據(jù)我們的生存需要以及危險系數(shù)來自動調節(jié)的,而并不是根據(jù)什么健康手冊的說法來規(guī)定的。 另一條理論認為,睡眠的主要目的是鞏固記憶,是學習 。在最近幾年里,腦科學家們發(fā)表了諸多研究成果,一致認為睡眠擔當了一個重要角色——儲存并標識重要的記憶,既包括智力上的也包括身體上的。睡眠還有一個作用,即把一些細微的、清醒時難以注意到的關聯(lián)給聯(lián)結起來,另辟蹊徑地解決某個數(shù)學難題,或是能夠演奏中提琴樂譜中一組特別困難的指法序列。 每天通過各種感官涌入大腦的信息量有多么龐大,因此在一定的時候,我們必須決定哪些信息及聯(lián)結應該保留,哪些應該不予理會。有時這種選擇輕而易舉,眨眼間就能做好,比如到幼兒園接孩子的時間、一個新同事的名字、鄰居中家有個脾氣暴躁的惡犬。可是大多數(shù)情況下,事情卻并不這么顯而易見。我們白天注意到的一些關鍵性信息里面含有某些微妙的提示:掃了街邊一眼、聳了聳肩膀、含糊其辭地遮掩、隨口說了幾句提議等等。一關掉電燈,各種印象便在我們的腦子里盤旋,而根據(jù)這條睡眠理論,那就是我們的大腦做篩選的時候了:哪些是有意義的,哪些是無關緊要的。 “眼部活動第一次出現(xiàn)在入睡后三小時左右,其后再現(xiàn)于兩個小時之后,然后在覺醒之前出現(xiàn)第三次或是第四次間隔時間更短的眼部活動。”為準確表述這一現(xiàn)象,科學家發(fā)明了一個更為科學化的術語:睡眠中的快速眼動睡眠階段。 事實上,一夜當中人們通常會有4~5次的快速眼動睡眠階段,每次大約持續(xù)20~30分鐘,這時,大腦幾乎就要進入意識覺醒的邊緣,不過隨即又會沉入無意識的深處。從1960年起,研究睡眠的科學家們開始認為睡眠至少分為兩個層次:快速眼動睡眠階段以及非快速眼動睡眠階段(簡稱NREM)。 我們失去意識進入睡眠的淺睡期,被稱為第1階段,在這一階段里,大腦在清醒時上下劇烈起伏的尖銳波形開始逐漸緩和下來。到了第2階段,波形變得更有規(guī)則,像一串正弦波,或者說像是風平浪靜的日子里一陣陣涌向岸邊的柔和波濤。到了第3和第4階段,波形越發(fā)平緩而舒展,如平靜大海中輕輕起伏的涌浪。這種慢動的波紋模式表示人已經進入了深度睡眠。 大腦的睡眠周期便由這4個階段外加快速眼動階段按序循環(huán)而成:從第1階段進入第2階段,再深入第3階段,沉入第4階段,之后開始上浮,回到第3階段、第2階段,之后再回到快速眼動睡眠階段。整個夜間便是如此循環(huán)往復,從快速眼動睡眠階段再次沉入到第4階段,之后又漸漸回升直到再次進入快速眼動睡眠階段。這4個階段再加上快速眼動睡眠階段,構成了科學家們所說的睡眠結構。 從研究數(shù)據(jù)中獲得的大量證據(jù)說明,睡眠能增強你對前一天所學內容的記憶力和理解力, 它還可以輔助你的邏輯推理、單詞配對、詞匯學習,甚至能有助于你工作中的陳述報告、學校里即將到來的考試等等。 當然,你首先需要記住所有這些課題中關鍵之處的主要細節(jié),才能借助睡眠把這些要點拼湊起來,形成一幅更為完整的大腦認知圖。 這么做對你成績的提升效果相當顯著,大約能提升10%~30%,不過科學家們至今尚未充分了解潛意識狀態(tài)下大腦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因此還給不出合理的解釋。 無論是在我們睡覺的時候,還是在我們醒著的時候,大腦都會對信息做很多類似的整合工作, 至少可以說這兩者是互為補充的關系。 有兩位科學家提供了大量實驗數(shù)據(jù),使睡眠學習模式終于形成了一個完整而成熟的理論,對不同階段的睡眠是如何鞏固記憶的給出了最全面的說明。 我覺得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應該把這一新理論命名為朱迪塔-史密斯-斯蒂克戈爾德學習鞏固理論,不過,我個人更愿意把它簡稱為“夜班理論”。 若按照睡眠階段來劃分,夜班模式具體應該是這樣的。 第1階段: 這是一個起頭階段。如果人真要睡覺的話,你不可能打斷這一階段的輕度睡眠。它對鞏固記憶的作用很難分離出來,雖然在這一階段里也常常會有類似于快速眼動睡眠階段的模式出現(xiàn)。 快速眼動睡眠階段: 這一階段,大腦的神經元燃燒著熊熊熾焰,忙著進行模式識別,以幫助我們感知在白天的思維中顯現(xiàn)不出來的各種關系,以及創(chuàng)造性難題的解決。它還很可能是所有睡眠階段中最有助于滲濾效應的階段。當然,在睡眠中的非快速眼動睡眠階段內,滲濾也會起作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快速眼動睡眠階段還有助于詮釋帶有感情色彩的記憶內容。馬修·沃克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腦科學家,他對我說:“在快速眼動睡眠階段內,大腦會把情緒激動時形成的記憶中那層內心感受給剝掉,只保留其中的主體信息和具體細節(jié),即在何時何處發(fā)生過什么。”比如,你還記得你上次打開幾何考卷時抓狂的感受嗎?你最好能“剝掉”那種感覺,至少要能減輕一些,這樣你才能回憶起那道讓你抓狂的難題具體是什么。沃克因此把快速眼動睡眠階段形容為“夜間心理治療期”。 第2階段: 這是運動記憶的專場。第2階段是對運動學習最為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如果我們打斷了第2階段的睡眠,則無法看到應有的進步程度;我們還相信,所有不同類型的運動學習都應同此理,無論是音樂學習還是體育學習,也許還包括機械操作技能的學習。 第3和第4階段: 這兩個階段在研究中常常被當作慢波階段或深度睡眠階段而合并到一起,是延長記憶的關鍵階段。如果讓人缺少這一階段的深度睡眠,不但不利于美容,而且還會削弱睡眠對記憶的輔助效果,尤其是對剛剛新學的詞匯、姓名、數(shù)據(jù)、信息、日期、公式等的記憶。有大量證據(jù)說明,慢波階段對鞏固陳述性記憶十分重要,而且這樣的輔助功效是快速眼動睡眠階段所達不到的。 關鍵在于,真正的通宵睡眠須得保證這5個階段各自獲得充足的時間。每一個階段都在一定程度上是其他階段的有效補充,一旦我們?yōu)橐粓隹荚?、演講或選拔賽而臨時改變通常的睡眠習慣,事情就變得有意思了。 “如果你是為了準備明天的表演,比如說音樂獨奏會,那么你不妨晚點睡,但不要起太早,” 史密斯對我說,“可有些教練偏要讓他們的運動員或者表演者早晨5點就必須起床,這簡直是瞎胡鬧?!?/p> 針對快速眼動睡眠階段的睡眠也是同樣道理。最長的一段是清晨醒來之前介于第1階段和第2階段之間的一整塊,如果你要應付一次數(shù)學或化學考試,以及任何考驗你針對不同模式及規(guī)律的判斷能力的考試,那么最好晚一點睡,而且如果可能的話,早晨睡個懶覺。 我們再來看看深度睡眠這一段,即睡眠結構簡圖前半部分的幾個深槽。如果你是要應付需要發(fā)揮記憶能力的考試,比如默寫新學的單詞或是填寫化學元素周期表, 那就要靠這一部分的緩慢腦波形了。要計劃好你的學習步調,確保自己能在常規(guī)就寢時間上床睡覺,充分滿足這段深度睡眠所需要的時間,然后早早起床,在天亮之前趕緊再復習一遍功課。 打個盹兒也算是睡眠。在最近10年間的一系列實驗中,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的薩拉·梅德尼克(Sara Mednick)發(fā)現(xiàn),人在一小時到一個半小時的打盹兒過程中也常常會有慢波深度睡眠期以及快速眼動睡眠階段。 早上參加學習的人,無論是背單詞還是對模式及規(guī)律的辨識,也就是說,無論是需要靠記憶力的學習還是需要靠深度分析能力的學習,在傍晚的考試中,那些白天睡過一小時午覺的人,成績會比沒有午睡的人高出大約30%?!巴ㄟ^這些實驗研究,我改變了自己的工作習慣,”梅德尼克告訴我,“也改變了我的生活習慣?!?/p> “在一些實驗中我們發(fā)現(xiàn),白天睡上一小時到一個半小時所得到的學習輔助效果,跟一整晚8小時的通宵睡眠幾乎不相上下。” 結果表明,睡眠這5個階段中,每個階段都能以不同的方式來輔助我們學得更好。 因為睡眠也同樣具有價值,準確地說,是具有篩選、梳理、整合我們正在學習的功課或者動作的作用。這就叫做陰陽互補。清醒的時候學習效果自是最佳,等收效越來越低時就應趕緊去睡覺,再拖下去就是浪費時間了。而接下來的工作,睡眠會幫你繼續(xù)完成。 最新研究表明,在失去意識的停機狀態(tài)中,大腦實際上是在深化技能、澄清記憶——睡眠是完成這兩項任務必不可少的步驟。換句話說,從本質上講,睡覺就是學習。 睡眠的首要功能就是解開那些在白天新形成的不必要的連接,同時“鞏固那些連接網中形成的有意義的成果” 。 從今天開始,你再也不用覺得白天打個盹兒或者晚上早早睡就表示你懶、浪費光陰、不愿意學習。相反,你應該把睡眠看作是閉著眼睛在學習。只要你充分利用睡眠的規(guī)律,就可以迅速提高你的學習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