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童年,最是天真浪漫人總是在長大后,才會異常留戀童年時光,童年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 散學后,放風箏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清·高鼎《村居》 花叢里,抓蝴蝶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宋·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 饞嘴時,偷蓮子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唐·白居易《池上》 莓臺上,學垂釣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cè)坐莓苔草映身。 ——唐·胡令能《小兒垂釣》 那時我們有無數(shù)的奇思妙想,把搟杖插在土里,希望長出紅花;把石子丟在水里,希望長出尾巴;把紙壓在枕下,希望夢印成圖畫。 童年,是一生中最美麗的回憶。
- 02 - 少年,枕著書香入睡 十年寒窗,只為一朝上榜,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父母的期許,良師的鞭策,夢想的鼓舞,促使我們在書海中奮力一搏。 寒窗苦讀時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勸學》 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王貞白《白鹿洞詩》 寒夜讀書忘卻眠,錦衾香燼爐無煙。 ——袁枚《寒夜》 金榜題名日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元·高明《琵琶記》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少年是一本太倉促的書,我們含著淚,一讀再讀。 少年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熾熱的感情。
- 03 - 青年,開始嶄新一頁 青春是一本不忍卒讀的書,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那么的慷慨激蕩,卻又彌足珍貴。 在這段時光,我們會遇到那個廝守終生的伴侶,相戀于青年,相知于中年,相守于暮年。 遇到佳人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詩經(jīng)·唐風·綢繆》 你情我濃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元·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長相思,長相思。 若問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見時。 ——宋·晏幾道《長相思·長相思》 山盟海誓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唐·白居易《長恨歌》 牽手白頭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先秦《擊鼓》 愛情使人暈眩,并甘愿沉浸其中,恰如朱生豪對宋清如說的那樣, “不要愁老之將至,你老了也一定很可愛。而且,假如你老了十歲,我當然也同樣老了十歲,世界也老了十歲,一切都是一樣的?!?/p>
- 04 - 中年,心有所定 半生已過,事業(yè)穩(wěn)定,家庭美滿,卻也歷經(jīng)風雨坎坷,品嘗酸甜苦辣。上有年邁父母,下有年幼子女,不能停息,不敢退縮。 縱使迷茫,也要咬牙堅持。正道是“生死中年兩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p> 躊躇滿志時 壯懷滿滿,英雄氣概 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太史慈 《三國殺》 歷經(jīng)挫折時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清·鄭板橋《竹石》 迷茫徘徊時 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 ——戰(zhàn)國·屈原《離騷》 知足常樂時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宋·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豪情未泯時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曹操《龜雖壽》 盡管中年褪去了曾經(jīng)的青春洋溢,面龐爬滿皺紋。但步伐更堅定穩(wěn)健,笑容淡定從容,談吐得體,大氣沉穩(wěn)。 恰似一杯窖藏多年的老酒,在歲月的沉淀下,烈而香。
- 05 - 暮年,活得通透 過了中年,人生漸漸步入老年,子女羽翼漸豐,壓力日益變小,終于又有了屬于自己的時間。 那些年被擱置的興趣又重拾,閑暇一點點取代終日的繁忙,心境更淡然,言行走更灑脫。在時光的洗禮下,活得更通透。 游山玩水 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唐·韋莊 《菩薩蠻·其二》 飲酒會友 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唐·白居易《 問劉十九》 品茶賞花 新糯酒、香橙藕芽,錦麟魚、紫蟹紅蝦。 杯盤罷,爭些醉煞,和月宿蘆花。 ——元·趙顯宏《滿庭芳·漁》 閑情雅致 手種堂前桃李,無限綠陰青子。 簾外百舌兒,驚起五更春睡。 居士,居士。莫忘小橋流水。 ——宋·蘇軾《如夢令·春思》 做你想做的一切事,不論是品香茗、撫琴、下棋,還是寄情于山水間,暢游天下。 這個年紀就該享受生活,人生苦短,大半輩子都在為他人而活,及至暮年,重燃初心,為自己而活。
孔子說:“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一輩子又有多長?昨天仿佛還是個不諳世事的孩子,今日已人到中年,嘗遍生活的酸甜苦辣,再一覺醒來,鬢角微白,步履蹣跚。 |
|
|
來自: p0oouuu > 《《詩賦對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