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舊唐書·魏徵傳》 觀古人言行,可以修己心,走進歷史,探索鐫刻在歲月洪流中屬于紹興的記憶。我們決定去范蠡祠和紹興博物館看看。 【信步范蠡祠】 ▲ 照壁上撰刻的四個鎏金大字“中華商祖” 我們遠遠地就已經(jīng)看見了“中華商祖”這四個碩大無比的字。天氣還是有點冷,全副武裝的兩三行人騎著電瓶車從照壁前一下竄了過去。 ▲ 走近看看~ 陶朱公范蠡,是浙江商人的遠祖,如果他出生在今天,那么他肯定是一個時政報、財經(jīng)報和軍事報都會爭相約見采訪的跨界全能成功人士。 范蠡與紹興的淵源頗深,紹興又名“蠡城”,舊時的紹興城就是范蠡親手設計并率眾建成的。 ▲ 范蠡祠正門 紹興舊有范蠡祠廟多處,現(xiàn)在在我們眼前的這座范蠡祠,重建于2007年。 ▲ 東西配殿 ▲ 正對大殿的戲臺 祠內的布局讓我恍惚間以為自己回到了平王江邊的舜王廟,東西小樓、戲臺、正殿,可能天下祠廟都是一個樣吧,范蠡祠的整體布局真的與舜王廟有著七八分的相似。 ▲ 天官賜福 戲臺正對的大殿上畫著天官賜福的畫像,銅錢元寶,童子繞膝。 戲臺兩側“出將”、“入相”是什么意思呢?簡單的說,“出將”就是戲劇舞臺上的“上場門”,“入相”則是“下場門”,借用“將”、“相”,有美好祝愿的寓意在其中。 ▲ 大殿中端坐的范蠡像 范蠡塑像置于殿中,睿智煥發(fā),慈眉善目。 ▲ 供桌上與時俱進的供品 供品是蘇打餅干,也不知道范蠡吃不吃得慣。 ▲ 篆書:越  ▲ 長著青苔的石獅子  ▲ 出門,照壁上雕印的《重建范大夫祠碑記》 在我們?yōu)g覽《重建范大夫祠碑記》之時,“越王句踐”突然撞入我們眼簾,開始,我們認為書寫碑記的匠人過于粗笨,竟然連 “勾”都寫錯了。百度后,我們才發(fā)現(xiàn)“勾踐”確實有兩種寫法,學習了~ 文能安邦,武能定國,從商從政,成績斐然。陶朱公的成就顯然是讓無數(shù)世人望其項背,拍馬莫及的。人無完人,世上鮮有陶朱公,我們不必奢望事事都能做得完滿,不忘初心,在一個行業(yè)腳踏實地,穩(wěn)步向前便好。  ▲ 培新小學 【參觀紹興博物館】  ▲ 紹興博物館前的薪道與青銅劍 走近紹興博物館,最先占據(jù)我們視線的是這組莊嚴肅穆的青銅雕塑??v向長40米的青銅薪道,長12.8米,重8噸的青銅劍抽象雕像,整組雕塑寓意膽劍、臥薪,奮發(fā)圖強。  ▲ 走進大門  ▲ 大廳一覽 大廳正中央,盆栽圍繞著一座等比放大的伎樂銅屋。1982年3月,伎樂銅屋在紹興市坡塘獅龕子山306號墓中出土,真正的伎樂銅屋現(xiàn)被收置于浙江博物館之中。 高聳的屋頂似束發(fā)之帶,紹興博物館的主展館整體造型設計就是取自伎樂銅屋的外觀建設。  ▲ 先越展區(qū) 根據(jù)紹興歷史上建置的變更,紹興博物館劃分了“先越、越國、會稽郡、越州、紹興府、近代紹興”六大部分。  ▲ 現(xiàn)在看來簡陋無比的先越工具     ▲ 陶大口盆、陶壺、石鉞、夾砂紅陶魚鰭形足鼎  ▲ 拔劍的青銅越王像  ▲ 各色紋路的陶器  ▲ 戰(zhàn)國時期編鐘編磬樂器  ▲ 上蔣2、3號墓出土文物  ▲ 青銅劍   ▲ 湊近看看  ▲ 這兩把青銅劍的名字很有趣:“越王不光” 青銅劍的劍身一邊刻有'越王越王',另一邊有'不光不光'字樣,后世簡稱“越王不光”劍。  ▲ 龍窯:陶瓷窯爐形制 形如龍身,依山而造。形制之中,有人打水,有人雕刻,有人塑形,千百年前龍窯制瓷的畫卷,不用想象,就這樣完整的呈現(xiàn)在了我的眼前。  ▲ 青銅制品  ▲ 屋模 青釉瓷的各色屋模與水井模,小巧古拙,憨態(tài)可掬。  ▲ 五管瓶 五管瓶俗稱五端壺,是在墓葬中作為“谷倉”意涵的明器(即冥器),含意為“五谷豐登”。在紹興,方言“五管”諧音“五子”,因此五管瓶還有五子登科之意。  ▲ 造瓷圖     ▲ 青釉瓷形器  ▲ 南齊維衛(wèi)佛石像 這尊南齊維衛(wèi)佛石像比新昌大佛寺內的彌勒洞窟造像還要早28年成像,可以說是江南最古老的佛像之一。石佛肩膀寬厚,軀體豐腴,儀容端莊,神態(tài)和悅,算得上是紹興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了。  ▲ 地下還有一層,下去看看  ▲ 紹興建城形制  ▲ 紹興城沙盤 沙盤前方有一排紹興特色景點的按鈕,后方是一個大投影儀,只要將手按在按鈕上停留幾秒,投影便會播放該景點的宣傳介紹片,沙盤上也會相應地亮燈標志位置。  ▲ 全屏投影 跟著全屏投影,我們劃開水道,跟著搖晃的烏篷船,縱覽了一遍紹興的山水。  ▲ 陶俑:上朝  ▲ 近代紹興的才子名士  ▲ 近代紹興的才子名士  ▲ 博物館外騎腳踏車玩耍的小孩子 一個個展館慢慢逛過去,等我們走出博物館的時候,已經(jīng)過去了一個多小時了。博物館外面哪里都是家長帶出來放風的孩子們。  覽古至今,仰望先哲,歷史的車輪傾軋而過,一切前因皆化為虛無,但是總有一些東西留存,或是一盞破碎了的茶杯,或是一句說過千萬遍的誓言,或是一種鐫刻在石碑上的精神……它們會淌過萬年不變的歲月河流,將過往一點點剝落給你看。 | 
|  | 
來自: 昵稱2139946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