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一生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覺。懂得睡覺的人很多,幾乎是每個人都懂,但是懂得科學睡覺的人卻少之又少。 俗話說“三分調(diào),七分養(yǎng)”,是指在人體五臟六腑失調(diào)的時候,雖然用食品、保健品或藥物調(diào)養(yǎng)會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呢,還有七分,必須通過在日常睡眠、作息上養(yǎng)成良好習慣,才能使人體保持平衡的狀態(tài)。 平衡的狀態(tài)是什么呢?在中醫(yī)里有“六淫”和“七情”兩個概念,“六淫”是指風、寒、暑、濕、燥、火,這里是指外部因素引起的人身體的變化;那么,七情又是什么呢?這里可不是七情六欲的意思哦,“七情”指的是人的情緒反應(yīng),喜、怒、憂、思、悲、恐、驚。因此,睡眠的質(zhì)量、睡眠的時間都很重要,并且會影響人的情緒和身體的變化。既然睡眠是那么的重要,那么該如何把握呢? 把握好睡眠的三大要素 現(xiàn)在很多學生,晚上通宵寫論文,熬夜打游戲,上班的白領(lǐng)則是熬夜加班,有些甚至是通宵,這是第一點,非常傷害身體。因此,早睡早起很重要。 ◆最佳睡眠時間 成年人一天最少要保證8小時的睡眠時間,而嬰幼兒則需要保證12小時的睡眠時間來幫助身體成長,相對成年人和嬰幼兒來說,老人的睡眠時間更少一些,60歲以上老人一天只需要保證6小時的睡眠時間(睡多了晚上會睡不著)。 成年人的睡眠時間一般是從晚上10點開始一直到第二天早上6點,不可以賴床哦,這樣會傷了身體,也不利于陽氣升發(fā),第二天精神更差勁;嬰幼兒則是從晚上8點開始一直到早上10點,因為他們處在長身體時期,睡得多一些身體免疫力也好一些;但是老人只需要睡6個小時,一般從晚上11點睡到早上7點,早上是陽氣生發(fā)的時候,老人的陽氣弱一些,晨起后最好做一些拉拉筋、散步的簡單活動。 ◆最佳睡眠質(zhì)量 在睡夢中,人們會做千奇百怪的夢,這里不禁引發(fā)一個讓人思考的問題:睡覺的時候做夢是能預(yù)測未來還是睡眠質(zhì)量不佳? 人們睡著了就沒有知覺了,睡眠分兩種,一種是淺層睡眠,一種是深度睡眠。處在淺層睡眠的人容易醒,如果進入了深度睡眠,睡的比較沉穩(wěn),睡眠質(zhì)量也相對較高。一般人認為,熟睡后做的夢一定是有某種寓意,于是很多人都開始搜索“周公解夢”,例如:夢到學校代表愛學習。不,事實不是這樣的,但是不否認一句俗語“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只能說這是人平時日常生活太操勞了,都帶進夢里操勞了。但是,一旦做夢后,第二天醒來會極度疲憊,尤其是做噩夢。 從醫(yī)學的角度解釋,人會做夢,不論是好夢還是噩夢,都代表著你最近的身體可能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西醫(yī)認為,睡覺的時候的夢跟腦電波有關(guān),快波持續(xù)20-30分鐘,慢波持續(xù)80-120分鐘;中醫(yī)認為,夢反應(yīng)了當下的身體情況,當然不做夢最好,睡的最舒適。 如何保證睡眠質(zhì)量似乎就是如何不做夢,一覺睡到天亮且不會中途醒來的問題。很多人在睡前都忽略掉了一個小細節(jié),那就是,丟掉一天的工作包袱、學習包袱,好好的進入睡眠狀態(tài),不要皺著眉頭睡,把姿態(tài)放輕松,深呼吸,心里放空,試著不去想那些繁文縟節(jié)的東西。 ◆最佳睡眠姿勢 少林寺流傳一句話“站如松、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其中的“臥如弓”這三個字凝結(jié)了古代人在睡覺方面的智慧?!芭P如弓”指的是睡覺的時候像弓一樣彎曲身體,這是睡姿的一種。睡眠的姿勢不僅跟人的體質(zhì)有關(guān),還跟人的性格有關(guān),這是心理學發(fā)現(xiàn)的。 但是從醫(yī)學角度講,在睡覺的時候不要趴著睡,那樣會壓到心臟和肺部,不利于呼吸;也不要左側(cè)睡,因為左邊離心臟近;更不要壓著手睡,這樣不利于血液循環(huán),可能導(dǎo)致手部血管、肌肉壞死。正確的睡眠姿勢應(yīng)該是平躺、仰臥,手放肚臍眼上或者自然垂于身體兩側(cè),兩只手分別抱拳,拇指收入拳頭內(nèi)部,睡眠質(zhì)量會更好,因為在母親的子宮里的胎兒就是這樣睡覺的,而且對身體的元氣恢復(fù)也很有幫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