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歲,本該是含飴弄孫,頤養(yǎng)天年的年紀(jì),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qū)菜藝社區(qū)的劉鳳芹卻因為心中牽掛的一件事,20年都沒出過遠(yuǎn)門...... 為啥? 因為有一個讓她舍不下的 “ 親人” ,就是56歲的“瘋鄰居”付虹(化名)。 “20多年前的一天,我路過路邊的垃圾箱,看到地上蹲個人正在撿垃圾吃。走近一看竟是住在我家樓下的鄰居付虹。我就問她怎么吃這么臟的東西?伸手去拉她,可她卻突然蜷縮在垃圾箱后面,看上去非常害怕。我稍一接近,她就大叫。那一刻,我心里特別不得勁兒?!?/span> 從那天起,劉鳳芹決定照顧這個可憐的鄰居,不能讓她流落街頭。 從才女到“瘋女” ,提起付虹,劉鳳芹不禁心生憐憫。她說:“ 其實我對她家的事兒也不是特別了解,只知道她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早些年就過世了。付虹年輕時特別優(yōu)秀,是受了感情刺激,精神才變得越來越不好。這孩子可惜了!” 付虹研究生畢業(yè)后去了德國,后來又去了美國。30多歲離婚回國一直從事翻譯工作,收入不錯。但不知從何時起,她的精神出了問題,又沒家人陪伴,行為越來越怪,常做出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 已經(jīng)習(xí)慣了,每天都要去看看她心里才踏實。” 這是記者采訪劉鳳芹時她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都說精神病人不好交流,但付虹卻聽劉鳳芹的話。她在樓道里唱歌時,劉鳳芹一句“ 快回去睡覺吧”,她便乖乖地回屋;別人敲不開付虹家的房門,劉鳳芹卻每天幾進(jìn)幾出。20年的時光,讓付虹對劉鳳芹從躲閃到依賴,從哭鬧到聽話,她得到了一家人的關(guān)心照顧。 每天早上,劉鳳芹起床后,都得到付虹的屋子里去看看,給她洗臉、梳頭;付虹只要在樓下叫一嗓子,劉鳳芹立馬從樓上跑下來;每逢做好吃的,劉鳳芹總是多做一些給付虹端過去。 冬天不管天氣多冷,劉鳳芹都要定期給付虹換洗床褥,把她家里里外外收拾的干干凈凈,讓她睡得溫暖舒服。對付虹無微不至的照顧,早已成為劉鳳芹的一種習(xí)慣。 別人見到精神病人都選擇躲避,劉鳳芹卻選擇親近她,照顧她。劉鳳芹的兒女和老伴心疼她,埋怨她都到了該別人照顧的年齡,還自討苦吃。劉鳳芹卻說:“ 遠(yuǎn)親不如近鄰,她無依無靠,我怎么忍心不管她?”年頭長了,劉鳳芹的兒女和老伴不再說什么。逢年過節(jié),兒女帶回來的好吃的都會帶出付虹一份。飯菜做好了,劉鳳芹的老伴會主動要求給付虹送去,付虹早已成了住在劉鳳芹家樓下的“ 家人”。 退休這些年,劉鳳芹沒有出去旅游過一次,也不敢出遠(yuǎn)門,因為她放心不下付虹。 劉鳳芹年紀(jì)大了,她怕照顧付虹的日子不多了。為了給付虹更多的生活保障,2018年,劉鳳芹開始幫付虹辦低保。但付虹戒備心太強(qiáng),一直拒絕提供戶口、身份證等證件。劉鳳芹一遍遍做工作,拿到了付虹的戶口和身份證,卻發(fā)現(xiàn)付虹的身份證還是最老的一代身份證。 劉鳳芹就和社區(qū)主任高玉梅一次次帶她去派出所辦理二代身份證,帶她去銀行辦理銀行卡??擅看巫叩揭话?,付虹就反悔不去了。 劉鳳芹給付虹辦低保的事得到紅旗大街辦事處領(lǐng)導(dǎo)的重視,請示上級部門后,為付虹進(jìn)行三級聯(lián)評,特事特辦,幫她辦下了低保。 付虹有了起碼的生活保障,劉鳳芹高興地說:“ 只要她需要我,我還有能力,我就會繼續(xù)照顧她。她現(xiàn)在有了低保,能有口飯吃,就算哪天我閉眼了,也能放心了。” ▼ 在這個世界上,關(guān)愛最具力量。20年,7300多個普通又溫暖的日日夜夜,雖不轟轟烈烈,卻有著震撼人心的力量。從中年到暮年,劉鳳芹對付虹的感情不需要用言語表達(dá),20年的朝夕相處,這份情感早已滲透到彼此的生命。 來源:新晚報(xinwanbao)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