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行特性,是對木、火、土、金、水五種自然物質的表象及性質的直觀抽象而形成的理性概念,是分析、歸納各種事物和現象的屬性,研究各類事物內部相互聯系的依據。因此,五行的特性,雖然來自木、火、土、金、水五種自然物質,但實際上已經大大超越了這五種具體物質的本身,是這五種物質的抽象,因而具有更廣泛更普遍的意義?!渡袝ぶ軙ず榉丁匪f的“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是對五行特性的經典性說明。 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所謂“曲直”,是說樹木的主干挺直向上生長,樹枝曲折向外舒展,生長繁茂,隨風招搖,故說木有升發(fā)、生長、通達、舒暢等特性。凡具有此類特性的事物和現象,都可歸屬于木。需要說明一點,目前多強調木的升發(fā)條達特性,強調肝的疏泄升發(fā)功能,似有點偏頗。其實木有能屈能伸兩個方面的特性:伸則舒其通達之性,屈則還其柔和之質。這對臨床診治肝病有一定指導意義。肝氣郁結自然應該升發(fā)疏泄之,但肝氣亢逆者則應注重滋養(yǎng)柔和之。 火的特性:“火曰炎上”。所謂“炎上”,是說火在燃燒時,能發(fā)光放熱,火焰飄浮于上,光熱四散于外,故火有發(fā)熱、溫暖、光明、向上的特性。進而引申為凡具有溫熱、升騰、溫通、昌盛、繁茂等作用的事物和現象,均可歸屬于火?;鸬臏嘏ㄟ_特性,對臨床治療心臟病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馃峥菏⒄吖倘粦院疀鲋非鍨a之,而心陽不充、血運不暢者則應以辛溫和甘溫之藥溫通之。 土的特性:“土爰稼穡”。所謂“稼穡”,是指莊稼的播種與收獲,即所謂“春種曰稼,秋收曰穡”。土有播種莊稼,收獲五谷,生長萬物的作用。進而引申為土具有生長、承載、化生、長養(yǎng)的特性。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古人對土別有感情,對土的作用特別重視,故有“土載四行”、“萬物土中生,萬物土中滅”、“土為萬物之母”之說。凡具有此類生長、承載、化生等作用的事物和現象,皆可歸屬于土。 金的特性:“金曰從革”。所謂“從革”,有順從和變革兩個方面的涵義。“順從”即金的“剛強”特性的體現,“變革”是金的“柔和”之性的表達?,F在通常所說“從革”,是指金有肅殺、收斂、潛降、清潔的特性,似也有點偏頗,因為這只強調了金的“從”的特性,而忽略了金的“革”的特性。金鑄造兵器則剛而鋒利,但所鑄兵器的形狀可隨人意而改變,故金還有其“柔和”的特性。如《尚書正義·洪范》在疏證“金曰從革”時說:“可改更者,可銷鑄以為兵器也”,“金可以從人改更,更言其可為人用之意也”。因此,剛柔相濟,從革相合,是金的特性。肺在五行屬金,金的這一特性對認識肺的宣發(fā)肅降功能及其病證的臨床診治,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另外,還有人認為,“金曰從革”是說金屬是由對礦物的冶煉而成,即所謂“革土成金”。 水的特性:“水曰潤下”。所謂“潤下”,是指水有滋潤寒涼,性質柔順,流動趨下的特性。進而引申為凡具有寒涼、滋潤、向下、閉藏等特性的事物和現象,均可歸屬于水。水的這一特性對腎的藏精、主水功能的解釋,在方法上具有類比思維的意義,故腎在五行屬水。 |
|
|
來自: 民間中醫(yī)無擇 > 《中醫(yī)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