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周曉明 辭賦是我國獨有的文體,在兩漢十分盛行,被國學(xué)大師王國維稱之為“一代之文學(xué)”。而在中國歷史上和辭賦有關(guān)的典故也比比皆是,其中一些至今還被人津津樂道,流傳甚廣,本人經(jīng)過搜集整理甄選,特列入十大和辭賦相關(guān)的典故。 好色之徒 這個典故出自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賦》,登徒子是楚國的一個大夫。有一天他對楚王說;“玉為人體貌閑麗,口多微辭,又性好色。愿王勿與出入后宮。楚王聽了這段話就來問宋玉,宋玉回答說:“體貌閑麗,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辭,所學(xué)于師也;至于好色,臣無有也?!蓖踉唬?子不好色,亦有說乎?宋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膚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墻窺臣三年,至今未許也。登徒子則不然:其妻蓬頭攣耳,齞唇歷齒,旁行踽僂,又疥且痔。登徒子悅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誰為好色者矣。宋玉巧舌如簧,竟倒打一把,讓楚王啞口無言。 巫山云雨 這個典故也經(jīng)常被后人用到,一旦談到男女私情,就用這句成語來比喻。這典故也是同樣來自戰(zhàn)國楚·宋玉《高唐賦序》:“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笔钦f楚襄王和宋玉一起游覽云夢之臺的時候,宋玉說:“以前先王(指楚懷王)曾經(jīng)游覽此地,玩累了便睡著了。先王夢見一位美麗動人的女子,她說是巫山之女,愿意獻(xiàn)出自己的枕頭席子給楚王享用。楚王知道弦外有音非常高興,立即臨幸那位巫山美女兩相歡好。后來毛澤東在他的《水調(diào)歌頭·游泳》里,寫到“高峽出平湖,神女應(yīng)無恙,當(dāng)驚世界殊“。講到神女就是這個巫山之女。 金屋藏嬌 金屋藏嬌這個典故的核心人物是兩個:一個是‘想要藏嬌’的漢武帝劉徹,另一個是‘被藏嬌的陳阿嬌’。大家都知道漢武帝在中國歷史上是赫赫有名;毛澤東《沁園春·雪》里面的秦皇漢武,就指的是他,‘嬌’就是指陳氏,漢武帝劉徹的原配妻子,大漢孝武陳皇后。有一天大人抱著劉徹問:“徹兒長大了要討媳婦嗎?”膠東王劉徹說:“要啊?!遍L公主于是指著左右宮女侍女百多人問劉徹想要哪個,劉徹都說不要。最后長公主指著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問:“那阿嬌好不好呢?”劉徹于是就笑著回答說:“好??!如果能娶阿嬌做妻子,我會造一個金屋子給她住?!边@就是成語金屋藏嬌的由來。此典故載于班固《漢武故事》里面。 千金買賦 這個陳阿嬌,沒幾年就冷漢武帝給冷落了,第一是不會生兒子,第二是年紀(jì)又比漢武帝大幾歲。在劉徹二十七歲時候,以‘巫蠱’的罪名頒下廢后詔書:“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自此,漢武帝把陳皇后幽禁于別宮長門宮內(nèi),后來她聽人說司馬相如,這個人非常有文采,特別是寫賦寫得非常好,就派人帶一千兩黃金,去求他寫賦。司馬相如就答應(yīng)幫她寫了。寫了以后就教給所有的宮女唱,漢武帝聽到了也起到惻隱之心,對她稍為好一些了。漢武帝對《長門賦》非常稱贊。《長門賦》是西漢文學(xué)作品中的經(jīng)典作品之一,情深意切,十分感人。 馬遲枚速 這個典故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主要是評價倆個人不同的寫作風(fēng)格。馬就是指司馬相如,而枚呢?則是西漢著名文學(xué)家枚乘之子枚皋,枚乘最有名的文章就是《七發(fā)》,后來又很多人模仿他的寫作風(fēng)格,寫了很多七體,比如傅毅的《七激》、張衡的《七辯》、曹植的《七啟》等等,為漢武帝文學(xué)侍臣,漢武帝在射獵嬉游之際每有所感,就命枚皋作賦。皋才思敏捷,受詔既成。同時代的辭賦家司馬相如為文遲緩,佳作卻多于枚皋。時人將相如與枚皋并稱,有馬遲枚速之說,并云“軍旅之際,戎馬之間,飛書草檄用枚皋;廊廟之下,大堂之中,文高典冊用相如”。這個評判也頗貼切、公允,恰如其分,抓住了兩人的鮮明藝術(shù)特點,誰都不委屈。 雕蟲小技 漢·揚雄《法言·吾子》:“或問:‘吾子少而好賦?’曰:‘然。童子雕蟲篆刻。’俄而曰;‘壯夫不為也?!卑?,“蟲”指蟲書,“刻”指刻符,各為一種字體。 先前揚雄對漢賦發(fā)表過評論意見的司馬相如說:“合纂組以成文,列錦繡而為質(zhì),一經(jīng)一緯,一宮一商,此賦之跡也。賦家之心,包括宇宙,總覽人物,斯乃得之于內(nèi),不可得而知?!彼7滤抉R相如的“弘麗溫雅”的大賦,自己寫出了頗負(fù)盛名的大賦??墒?,到了晚年,揚雄改變了年輕時的態(tài)度,對漢賦進(jìn)行了較為激烈地批評:“雄以為賦者,將以風(fēng)也,必推類而言,極麗靡之辭,閎侈巨衍,競于使人不能加也;既乃歸之于正,然覽者已過矣。 陸海潘江 陸機(jī)、潘岳同為西晉文學(xué)家,南朝梁文學(xué)批評家鐘嶸在評論夸獎時,先印晉代謝混之言:“潘詩爛若舒錦,無處不佳;陸文如披沙簡金,往往見寶?!比缓笥职l(fā)表自己意見說:“益壽輕華,故以潘為勝;翰林篤論,故嘆陸為深。余常言陸才如海,潘才如江。”《詩品》這一夸不要緊,不僅陸機(jī)、潘岳有了權(quán)威定評,“陸海潘江”后來也成了人們比喻文才淵博的專用成語了。唐王勃《滕王閣序》就寫道:“一言均賦,四韻俱成,清灑潘江,名傾陸海云爾?!?/span> 洛陽紙貴 在西晉太康年間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學(xué)家叫左思他曾寫過一篇《三都賦》在京城洛陽廣為流傳,人們嘖嘖稱贊,競相傳抄,一下子使紙昂貴了幾倍。原來每刀千文的紙一下子漲到兩千文、三千文,后來竟傾銷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買紙,來抄寫這篇千古名賦。 江郎才盡 江郎就是南朝的江淹,他自幼勤奮好學(xué),6歲能詩,18歲就熟背《五經(jīng)》,可謂才華橫溢,其《恨賦》、《別賦》等華章更是千古奇文。只是到中年突然罷筆,才落了個“江郎才盡”的名聲。歷史上關(guān)于“江郎才盡”的解釋版本很多,流傳最廣的說法是,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江淹在涼亭午休,夢到一個叫郭璞的人對他說:“我有一支筆放在你那里已久,現(xiàn)在應(yīng)該是還給我的時候了?!苯兔嗣牙铮惶统鲆恢迳P來,于是他就把筆還給郭璞,從此后就再也寫不出美妙的文章了。 擲地金聲 晉朝人孫綽十分博學(xué),擅長寫文章。他在浙江會稽一帶住了十多年,游覽了浙江的山山水水。一次,他寫成一篇《游天臺山賦》,描寫浙江天臺山的自然風(fēng)光。他對這篇文章非常得意,就把它拿給朋友范榮期看,并說:“你試著把它扔到地上,一定能發(fā)出鐘磬那樣響亮的聲音來!”范啟不以為然地說:“恐怕它即便能發(fā)出金石樂器般的聲響,也不能切合樂律的聲調(diào)吧?”哪知范榮期讀了之后贊不絕口,連連稱道:“太好了,太好了!”后來,人們便用“擲地金聲”來比喻文辭優(yōu)美,聲調(diào)鏗鏘;或是說話堅定有力,意義崇高。也說成“擲地有聲”。 以上十個典故有些耳熟能詳,有些卻鮮為人知,但每一個典故都和辭賦密不可分。大家通過典故來了解辭賦發(fā)展的歷史和趣事,也不失為一種學(xué)習(xí)的方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