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二 龍夢醒,天暖正早春 龍?zhí)ь^,填倉風雨順 龍尾擺,田間起花云 龍鱗閃,五谷進家門 ...... 8日,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三八婦女節(jié)”。 巧合的是, 這一天也是農(nóng)歷二月二, 民間俗稱“龍?zhí)ь^”的日子。 天文專家表示, “婦女節(jié)”和“龍?zhí)ь^”出現(xiàn)在同一天 比較罕見, 就本世紀來說,這種“喜相逢”只有3次。 二月二又被稱為 “春耕節(jié)”、 “農(nóng)事節(jié)”、 “春龍節(jié)”, 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 龍?zhí)ь^是每年,農(nóng)歷二月初二,傳說是龍?zhí)ь^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xiāng)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過去中國人過年,是自臘月初八就開始,到來年二月初二龍?zhí)ь^才算真正結束。
龍?zhí)ь^的天文意義 ▲二十八宿 中國古代把恒星劃分成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區(qū)。 所謂“垣”就是“城墻”的意思。 “三垣”是“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紫微垣”,象征皇宮; “太微垣”象征行政機構; “天市垣”象征繁華街市。 這三垣環(huán)繞著北極星呈三角狀排列。在“三垣”外圍分布著“四象”:東蒼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說,東方的星象如一條龍,西方的星象如一只虎,南方的星象如一只大鳥,北方的星象如龜和蛇。 由于地球圍繞太陽公轉(zhuǎn),天空的星象也隨著季節(jié)轉(zhuǎn)換。 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蒼龍顯現(xiàn); 春夏之交,玄武升起; 夏秋之交,白虎露頭; 秋冬之交,朱雀上升。 蒼龍頭部“角宿”上有兩顆星:角宿一和角宿二,代表蒼龍頭上的兩只犄角?!敖撬蕖?之后的四顆星是“亢宿”,亢是龍的咽喉,在咽喉下面有四顆星排列成一個簸箕的形狀是“氐宿”,代表著龍爪。龍爪后面的房宿、心宿、尾宿和箕宿分別代表了龍的心臟和尾巴。 ▲蒼龍七宿 ▲二月二,龍?zhí)ь^。 在冬季,這蒼龍七宿都隱沒在地平線以下,是看不見的。 到了農(nóng)歷二月初,黃昏來臨時,角宿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出現(xiàn)。這時整個蒼龍的身子還隱沒在地平線之下,只有角宿初露,故稱為“龍?zhí)ь^”。 二月二的習俗 二月二,我國民間趣味民謠很多,這些民謠往往蘊含著這一天的民風民俗。 剃龍頭 二月二,龍?zhí)ь^, 孩子大人要剃頭。 民間一直有“二月二理發(fā)去舊”的說法。 這一天,為孩子理發(fā),叫“剃龍頭”或“剃喜頭”,借龍?zhí)ь^之吉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后出人頭地;大人理發(fā),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 農(nóng)事節(jié) 二月二龍?zhí)ь^,大家小戶使耕牛。 二月二龍?zhí)ь^,大倉滿小倉流。 這是北方農(nóng)人在二月二日早晨,于院內(nèi)用草木灰撒成糧囤圖形時念叨的一句民諺。 撒成糧囤圖形后,將五谷雜糧放在中間,稱作“打囤”或“填倉”。其意是預祝當年五谷豐登,倉囤盈滿。 伏龍驅(qū)蟲 二月二在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的驚蟄前后,百蟲萌動,疾病易生,蟲害也是莊稼的天敵,因此人們引龍伏蟲,希望借龍威鎮(zhèn)伏百蟲,保佑人畜平安,五谷豐登。 如用棍棒、掃帚或者鞋子敲打梁頭、墻壁、門戶、床炕等,以避蛇蝎、蚰蜒、老鼠等蟲物。通常還要吟唱歌謠: 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無處藏。 二月二,敲瓢碴,十窩老鼠九個瞎。 ![]() 占鰲頭 二月初三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誕辰日,該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舉登第。 舊俗,兒童在二月二這天行開筆禮,表明開始正式學習。私塾先生多在這一天收學生,謂之“占鰲頭”。學生們也會念叨: 二月二,龍?zhí)ь^, 龍不抬頭我抬頭。 回娘家 二月二還是一個媳婦回娘家的日子。舊俗規(guī)定,媳婦正月里得住在婆家,出了正月才允許回娘家。此民謠表現(xiàn)出父母盼女歸的心態(tài): 二月二,挑蒿兒,搭餅兒,帶女兒。 接寶貝兒,接不來,掉眼淚兒。 二月二,家家接女兒, 接得家來吹笛子,接不家來哭鼻子。 ![]() 吃食 二月二這一天民間飲食多以“龍”為名,如吃豬頭肉叫“挑龍頭”,吃水餃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吃面條叫“扶龍須”,蒸餅也在面上做出龍鱗狀來,稱“龍鱗餅”。 二月二日春正曉, 撐腰相勸啖花糕。 (蘇杭) 二月二刮大風, 拾干柴,攤煎餅。 (邯鄲) 二月二,煎年糕, 細些火,慢點燒, 別把老公公的胡須燒著了。 (天津) 這些習俗寄托了人們祈龍賜福、保佑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的美好愿望。 ![]() 炒豆子 傳說玉龍因不忍人民受干旱之苦,義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并立下規(guī)條,只有金豆開花才會予以釋放。 人民因感激玉龍義舉而齊集一起炒玉米,因樣子像金豆開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錯,并釋放了玉龍。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傳統(tǒng)亦保留了下來。 ![]() 很多地方當天還有炒豆子、吃豆子的習俗。吃了各種炒制的豆子,意味著這個年就算過圓滿了,一年辛勤勞作又開始了。 二月二,龍?zhí)ь^,家家鍋里嘣豆豆, 驚醒龍王早升騰,行云降雨保豐收。 二月二,炒蠶豆,炒豌豆, 炒白瓜子,翻跟頭。 二月里來二月二, 家家都把豆豆炒,噼噼叭叭好熱鬧, 驚動龍王早抬頭,升天降雨保豐收。 大囤滿,小囤流,給龍王獻豬磕個頭。 ![]()
婦女們在這一天不能做針線活,因為蒼龍在這一天要抬頭觀望天下,使用針會刺傷龍的眼睛。
有的地方婦女停止洗衣服,怕傷了龍皮。 ![]() 二月二諺語
![]() 在人們心中,“龍”寄托著生存和希望,它讓我們始終相信,無論貧窮還是富裕,無論艱辛還是順遂,對美好的渴求是對生活的永不失望。 二月二,龍?zhí)ь^,遠達環(huán)保祝你一年都有精神頭,一年鴻運好兆頭! 注:本文素材搜集于網(wǎng)絡,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