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病案介紹 諶某某,男,59歲。無三高等慢性病史。 一診:2014年07月24日 發(fā)現(xiàn)肩背、上肢和臀部多發(fā)巨大脂肪瘤近13年。2009年左肩近背部有一個雞蛋大小脂肪瘤,予手術切除。隨著體重增加,不僅肩背又長,且延伸到上肢和臀部,共長出9個大小不等、增長緩慢的脂肪瘤,大的約13cm,小的2-3cm,不敢再做手術,中西藥久治罔效??淘\:按之質韌,邊界清楚,活動度好,不痛。食睡二便均可,精力與體力無礙,舌質稍暗,苔白厚膩,脈弦滑偏數(shù)。此中醫(yī)之痰核,西醫(yī)診斷為淺表脂肪瘤。病在太陰與厥陰,從痰濁夾瘀論治,用順氣歸脾湯合蒼附導痰湯加減:烏藥10當歸10茯苓10生黃芪15黨參10蒼術20香附15陳皮15清半夏30浙貝30生薏苡仁60莪術20炙甘草5:30劑,每天1劑,煎2次,三餐飯后溫服。忌煙酒、腥冷、肥膩。 二診:2014年08月25日 藥后無不適反應,瘤質似軟,未更長大。苔膩變薄,舌質仍暗,脈弦數(shù)。上方合海藻玉壺湯,以加大軟堅散結和活血化瘀之功。去蒼術和烏藥;合海藻玉壺湯,加海藻20連翹10川芎10;倍炙甘草10;減清半夏15浙貝15香附10:10劑,每劑服1.5天,早晚服煎劑,中午服逍遙丸,共服15天。 三診:2014年09月10日 瘤體變軟,觸之似乎縮小。癥、舌、脈同前。要求鞏固療效,縮小瘤體。上方再合小金丸,藥用:當歸10茯苓10生黃芪15生曬參10五靈脂10炒白術10香附10陳皮10清半夏15浙貝15生薏苡仁60莪術10連翹10川芎10夏枯草10生牡蠣20郁金10僵蠶10制沒藥10黃藥子10地龍15制木鱉子5制附子5白膠香5:14劑,做成濃縮蜜丸,每次6克,每天3次,飯后溫開水送服。共服90天。 四診:2015年06月13日 患者自訴告:脂肪瘤未有新長,已長瘤體已縮大半,質地柔軟,其中背部二枚小的基本消失。 1、脂肪瘤不宜手術而應選擇中醫(yī)治療:脂肪瘤是一種常見的軟組織良性腫瘤,由成熟脂肪細胞構成。本病多見于40~60歲中年人??砂l(fā)生于身體任何有脂肪的部位,多好發(fā)于肩、背、頸、乳房和腹部,其次為四肢近端(如上臂、大腿、臀部)。本病很少惡變,1cm以上的西醫(yī)主要手術切除。但幾乎都會術后再長,而且變本加厲長得更多更快。本案5年前即因手術后導致現(xiàn)在的結果。盡可能不做手術和盡早尋求中醫(yī)治療才是目前明智的選擇。 2、脂肪瘤病機為痰瘀互結:有形之物亦痰亦瘀,其治必須化痰化瘀。但痰瘀兩者相比較,以痰凝為主。本案當以痰凝為主,瘀血從之,所以用蒼附導痰湯和海藻玉壺湯為基礎方,化瘀之功靠方中的當歸、川芎和所加之莪術等來實現(xiàn)。 3、三個基礎用方: 順氣歸脾丸為《外科正宗》方,有理氣健脾之功,主治思慮傷脾,致脾氣郁結,乃生肉瘤,軟如綿,腫似饅,脾氣虛弱,日久漸大。實是歸脾丸加行氣化瘀、活血化痰藥組成,是治療氣虛夾氣滯、痰結夾瘀血之“瘤”的基礎方。 小金丹為《外科證治全生集》方,有消痰化堅、活血止痛之功,治痰核流注初起及一切痰核、瘰疬、乳巖、橫痃初起。臨床發(fā)現(xiàn),不獨脂肪瘤,各種有形之瘤,不論良性惡性,本方能有效控制增生之結核、腫瘤的生長,使增生的結締組織變軟,使瘤體軟化、縮小,最終完全吸收和消失,并能控制腫瘤發(fā)展過程的炎性反應及并發(fā)癥,尤其對甲狀腺、淋巴結、乳腺增生或腫大以及腦、骨骼等處的結核、脂肪瘤、纖維瘤及惡性腫瘤最為適用。 蒼附導痰湯為《葉天士婦科診治秘方》方,為治婦人痰濕肥胖、閉經(jīng)、不孕等婦科疾病常用方。抓住氣滯痰生、痰瘀互結之病機,治痰為主,行氣活血次之,藥性平和,用以移治脂肪瘤,病機合拍,故全程使用。 4、注意和肉瘤鑒別:包括纖維肉瘤、脂肪肉瘤、滑膜瘤、滑膜肉瘤、橫紋肌瘤。這些肉瘤多是惡性腫瘤,它們與脂肪瘤在“瘤”與“塊”局部表現(xiàn)上有相似之處,但不可掉以輕心。其治療必須中西醫(yī)結合,在以西醫(yī)手術、放療、化療等基礎上,結合中醫(yī)藥辨證治療。 (本病案由陳宇研究生整理供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