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土叨叨:這是前幾天收到的一條網友求助,可能也有人有過類似的困擾: 想起以前寫過的一篇文章......發(fā)出來大家一起討論。 01 很多新媽媽心疼老公,為了讓他好好休息,夜里讓他睡隔壁。 但其實這樣的溫柔體貼,實際上適得其反。 養(yǎng)小孩是很辛苦的事情,但是心疼他不讓他不參與,他也就沒有機會和孩子培養(yǎng)感情,建立聯結,也體會不到其中的樂趣了,更無從培養(yǎng)責任感。 (網友留言) 同時也會破壞夫妻之間的感情,就像異地戀一樣的,心疼對方,跑來跑去太累了,就別來了吧……好了,這兩人馬上要黃了。 付出越多,才越懂得珍惜。從一開始就參與過的,到后來才不容易破罐破摔。 02 很多人這樣做的緣由之一是,孩子爸第二天要上班,而媽媽休產假,不用上班。 可休產假,和休假是兩碼子事,休假是出去吃喝玩樂,而休產假帶孩子是個苦力活。孩子小離不了人,想開會小差,想出趟門都困難的,可不是在家休息一天。 想補覺?對于很多睡渣的老母親那也是可望不可及,說個大實話,很多人都覺得比上班還累。 夜里有人分擔,哪怕只是精神上的支持,太重要了。最需要他的時候,他沒出現,夫妻感情如何不受影響?體諒老公辛苦,可以做好日夜分工,但是不要讓老公一直當局外人。 (網友留言) 03 同理心很重要。 我們沒有生孩子的時候,也想象不到養(yǎng)孩子還有這么多的細節(jié),還有這么多不按常理出牌的幺蛾子。 同樣的,夜間丈夫沒參與,你在那里崩潰,他在那里睡大覺,你指望他能夠理解你的感受嗎? 再好的老公,沒參與就很難做到換位思考,很難了解你的痛苦和無助。 他可能一覺起來,還覺得:嗯,寶寶挺好帶的啊。 你需要給他機會去了解,指望他是肚里蛔蟲,自覺體察一切,那是韓劇。 不要對人性有太多幻想。 如果你覺得自己撐不下去,一定要堅持讓他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請你多堅持堅持,不要輕易放棄求助。 (網友留言) 04 不要覺得老公做的不好,就放棄讓他參與,他能夠參與進來,不單是幫你,其實也在幫他自己,幫他履行自己作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的職責。 很多的家庭,如果是婆婆在的話,老婆要叫老公干點什么事兒,婆婆會本能的站出來:“我來我來?!?/div> 作為以后也要做婆婆的人,我想雖然心疼自己孩子,但這是他的責任,應該他來完成,只有這樣,他才能學會如何做一個父親。 希望我們養(yǎng)育的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而不是有困難總想著往后縮的鴕鳥。 如果起步沒設定好,說管孩子就是老婆的事情,這個基調一旦開始定下來,就很難扭轉了。 (網友留言) 05 上次有個留言說:“老公打鼾,和他睡一屋吧,吵死了。” 這事情還是要從源頭著手,緩解呼嚕的情況,而不是從此就分房了。 像是減肥鍛煉,看耳鼻喉科都有幫助的。 還有人會覺得隊友啥都不會干,而且還幫倒忙。其實誰不是從一無所知開始學起呢,不用是多么復雜的事情,幫忙換個尿布、拍個嗝、倒杯水,哪怕講兩句話也是好的。 最難的時候,一個人挑擔還是兩個人抬,難度差別很大的。 (網友留言) 06 《讓孩子大腦自由》這本書里面提到過,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里,婚姻的滿意度將下降40%到70%。 書中提到夫妻間沖突的主要原因有:睡眠不足、社交隔離、勞動分配不公和抑郁。 ”妻子承擔了絕大部分家務,無論她是否在外工作。即便是比較開放的21世紀,女性承擔依然承擔了大部分或更多的家務。當孩子降生后,妻子承擔的家務幅度是丈夫的3倍。 焦慮過度、悲傷壓抑的母親必須接受心理干預,如果聽之任之,產后抑郁完全可能造成夫妻感情受到破壞,甚至會威脅到生命?!?/div> 如果知道這些誘因,能夠對自己的行為有所警覺,可以較好地處理彼此的沖突。 而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認識問題。 (網友留言) 讓老公夜間和你一起照顧孩子。這不是不懂事,不體諒他,而是給他承擔責任的機會,是維系你們感情的一個契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