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來有點不好意思呢,昨天下班后和朋友約在陸家浜路見個面,因時間充裕,于是“何妨吟嘯且徐行”,用北方話說:“腿兒著去了”。從新天地到陸家浜路,走走頂多十幾二十分鐘,我卻足足走了一個小時,待到急匆匆趕到,朋友已經(jīng)在等,雖然說“沒事沒事”,我卻感覺很抱歉。但抱歉也只能抱歉,因為我從新天地走到陸家浜路,穿過黃陂南路、順昌路一帶時,正是弄堂的黃昏時節(jié),我想在這里拍點照片留作紀念。 
 有人揶揄:這是年輕人的光明邨 
 新天地對面還是老上海的模樣 
 油脂和蛋白質(zhì)交匯的瞬間 是最美的人間煙火 華燈初上 行人稀少 都在家里享用晚餐吧 
 
 窗之三 
 
 
 
 雨棚的倒影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大家誠誠懇懇 你有多久沒有涂鴉了? 
 叫“開電梯” 
 當然不再有人來這里培訓 
 偏偏相差太遠 殘存的按鍵和蛛網(wǎng) 
 
 
 猜猜這里哪里 
 
 
 
 
 
 關(guān)于上海的弄堂,各方有各方的看法。官家看來可能是個數(shù)字,馬桶還有幾只?舊區(qū)還剩幾片?外來人口幾何?空巢老人幾位?……那是他們需要考慮的問題。有懷舊的“原教旨主義者”,一磚一瓦動不得,看到腳手架就血壓上升,總能拿出各種證據(jù)提醒人們:這里曾經(jīng)怎樣怎樣?;蛘呤谦C奇的攝影者,躲在某個角落用長焦鏡頭拍攝佝僂的老人、臭水四溢的便所……然而弄堂里真的已經(jīng)沒有太多上海人,有的“把把指望”動遷能帶來生活的改善,有的干脆把房子租了出去,蛇蟲百腳也好,烏煙瘴氣也好,按時交租就行。而我,一個生長在上海弄堂的上海人,只想在這些房子還在的時候,在某個清晨或黃昏,在這里走一走,看一看,拍一拍,坐一坐。想一想自己從哪里來,又是如何走到了今天。也許我用手機拍的照片根本就不入流,但我想也許有一天,上海真的沒有了馬桶和舊區(qū),空巢老人都去了陽光之家,馬路上說上海話的上海人倒成了稀有品種,到那個時候,大概有人會翻出我用塑料鏡頭撳出來的這一點點光影,想到點什么吧…… | 
|  | 
來自: 昵稱Ha3PDtiL > 《了解上?!?/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