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2-28 14:41 來源:狐度 文丨杜虎 比利時藝術家克里斯蒂安·希爾文近日通過比利時媒體發(fā)聲,揭露中國著名藝術家葉永青抄襲其藝術創(chuàng)作并收獲名利。 被指控“堅持抄襲三十年”的葉永青,面對媒體追問,要么說“我拒絕回答這個問題”,要么說“這是對我影響至深的一位藝術家”。另有藝術品經濟人唐麗麗為葉永青站臺,幫腔說比利時藝術家“指控不成立,理由或者為錢”。 對于葉永青涉嫌抄襲比利時藝術家的丑聞,比利時媒體在報道時已經提供了充分的信息,希爾文對葉永青的影響確實“至深”,以至于后者大量使用了前者的獨特藝術符號,比如紅十字、紅點、鳥及鳥籠等。希爾文的創(chuàng)作出現于上世紀80年代,葉永青的這個系列最早出現在90年代。 
 (左邊是比利時藝術家原作,右邊是葉永青作品。圖片來源:微信公號“抄襲的藝術”。) 不知藝術圈內如何界定“抄襲”與 “借鑒”的區(qū)別。但在一般人看來,只要心眼沒歪,不是瞎子,都會下意識地覺得這是抄襲。 克里斯蒂安·希爾文表明的態(tài)度也是清晰的:葉永青抄襲,并且膽敢在布魯塞爾展出“作品”,他感到特別羞辱和無奈。希爾文同時表明,他并不準備到中國來打侵權官司,因為他知道“山寨”在中國很流行,根本沒精力沒時間與葉永青糾纏下去。 
 (比利時媒體HLN網站截圖。圖為克里斯蒂安·希爾文和他的作品。) 在比利時報道的潛臺詞中,葉永青不只是一個剽竊成性的人,他還成為了習慣性竊取知識產權的中國人的代表。對此,很多人感到了“作為中國人”的尷尬,有的笑言要把葉永青開除出中國人的行列。 但這些都是玩笑,怕只怕即使是被抄襲、被侵權、被侮辱的人親自揭發(fā),也擋不住葉永青的名利之途。葉永青不是一個人,他用涉嫌抄襲的作品“賄賂”藝術圈的一部分,讓包括佳士得拍賣行這樣的機構都為其背書。 藝術品商人、經濟人唐麗麗就在為葉永青出頭打掩護,這顯示他們小圈子的止損計劃正在公開展開。隨便搜索就能發(fā)現,唐麗麗在十多年前就拍賣過葉永青作品,葉永青的東西已經是藝術品市場的行貨,價格動輒百萬,豐厚的傭金也滋潤著拍賣業(yè),導致這些商家成為葉永青的利益朋友,抗拒可能傷及自身利益的舉報行為。 
 (葉永青和他的作品) 葉永青涉嫌抄襲事件看起來并不復雜,但從唐麗麗女士的說辭看,將事情弄得復雜,有助于葉永青金蟬脫殼。所以,唐麗麗才會竭力貶低克里斯蒂安·希爾文,說人家是無名之輩,是沖著錢來的。 當然,無論利益朋友怎么想把水攪渾,整件事的焦點仍然是“葉永青涉嫌抄襲”這件事,而不是他的“豬隊友”又說了什么。外行人想看到的是,葉永青這么囂張的抄襲能讓他身敗名裂,就此退出藝術界,用他已經賺足的金錢享受歲月靜好,而不是繼續(xù)再充當藝術家大佬。 但在邏輯之外,還有中國邏輯,像唐麗麗這樣躍躍欲試的隊友一定還會嘗試平息事態(tài)。從藝術層面說,目前最慌張的,應該是那些高價買下葉永青“作品”的人,它們手里握有的到底是一張永久流傳的藝術品,還是批量的贗品?而從法律層面說,經手葉永青的拍賣行是不是涉嫌欺詐?從道德層面看,像唐麗麗這樣為葉永青遮羞的,良心會痛嗎? 
 (比利時媒體RTBF的報道。左:葉永青的作品 ;右:比利時藝術家的作品 ) 被公開質疑抄襲,那滋味如何,葉永青拒絕作答。但仔細觀看他曖昧的表態(tài),且縱觀他這些年的藝術論調,也是極有意思的事情。 2016年7月,葉永青在倫敦游記的第9篇中斷言:“90年代以來沒有繪畫大師,都是人造的”。在自身涉嫌抄襲丑事未被人揭露前,尚可被認為是具有挑剔的藝術史審美格調?,F在再看這些話,難免讓人感慨萬分。 在葉永青挨個指點繪畫大師時,他說過以下這段話,或許可以作為現如今他那個“真相”的注腳—— “任何權力、資本和洶洶的人潮都幫不上一個畫家畫完他未盡的的那道線條和形色。當主體的人失去了表達,只剩下佯裝與浮夸,所失去的便是尊嚴,這里的成功只是社會人的成功,但卻成為生命人的失敗。人們忘記了,他本可以如神一樣高貴、純真、誠實、正直、無偽。” 涉嫌抄襲的作品,在葉永青作品中占有多大比例,或者說除了這些爭議作品,葉永青還有多少可以稱作藝術創(chuàng)作大師的資本,這是外行人所好奇的。 但哪怕就是葉永青還有些真本事,也不是可以忽視他涉嫌抄襲的理由。所以,當輿論一起嘲笑葉永青的時候,并不是外行人看熱鬧,而是對“不高貴、假純真、不誠實、假正直、虛偽”的鞭撻。 所謂的藝術市場,如果建立在這種抄襲造假的基礎上,那也只剩下被一并諷刺的下場了。一個無力清除造假者的藝術界,到底是可悲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