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幫世芳一遍遍練舞劍的過程中,我感到“二六”唱段“富貴窮通一剎那”的舞劍動作若能再別致一點就更好了。因為前邊的四句唱,正好在舞臺四個角的部位亮相(俗稱四門斗)。于是在這一句就編了“左涮劍”、“右涮劍”往前趨步,緩劍后退到中場成“金雞獨立”,直到蹲下的姿勢。這個動作很新穎、別致。后來居然受到梅先生賞識,被承認(rèn)了。 在幫助世芳的同時,我也在抓緊一切時機為演項羽做好充分準(zhǔn)備工作。楊小樓先生對于項羽這個人物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我反復(fù)聽、學(xué)科班不惜重金購買的長城公司錄制的梅、楊二位先生合演。別姬。的選段、選場的唱片。唱片共六張十二面,我從中學(xué)了楊小樓先生的唱法和念法,再用花臉的聲色來體現(xiàn),并結(jié)合其唱念,搜尋、回憶以前看梅、楊二位先生合演此劇時所留在腦海里的人物形象和動作特點。 同時,我認(rèn)為項羽雖末最后統(tǒng)一中原,但也號稱“西楚霸王”,動作應(yīng)相當(dāng)穩(wěn)重而有氣魄,性情剛暴而不毛糙,區(qū)別于張飛、李逵等角色。所以,我又適當(dāng)吸取了周信芳先生演關(guān)羽時的一些動作。如:在舞臺上不到關(guān)鍵時刻不睜大眼睛,出場時抓袖子亮相等等,融會到項羽的表演之中。 可是,我的自學(xué)時間太少了,往往剛聽過幾遍唱片,世芳就來了。 “三哥,張老九讓您再給他說說‘慢板’的幾個大過門和‘墊頭’(小過門)。”我只好和世芳一起去找琴師張老九,將“慢板”中的那個三跌宕的行腔的拉法說清楚(老本子的《別姬》中,虞姬聽兄弟虞子期報信,說霸王不聽勸阻,要出兵與劉邦交戰(zhàn),有一段“二簧慢板”表現(xiàn)她的憂慮不安)。 要不就是聯(lián)世忠拿著一卷紙來找我。 “三哥,出場人名單寫好了,您看看。 我自然又得停下來,看世忠寫的出場名單。對了,提起世忠,還得介紹一下,他是名鼓師耿五爺之子。名琴師耿少峰之弟。他的性情活潑,善逗,他不出三句話就會把你逗笑。他和我很要好,前次去天津演出,我的嗓子啞了,他比我還著急,打聽到我們居住的中和棧里設(shè)大仙堂,很靈驗,特地到那里求來“靈藥”勸我吃。他的文化水平比我高,如果遇到我同時學(xué)幾出戲,單詞抄寫不過來,他總會替我分擔(dān)一些,這次排《別姬》直至后來出科后,幫世芳組織承芳社,他和盛利真沒少出力。難怪大家贊我會“始(世)終(忠)勝(盛)利(利)”呢。 有時,蔭章二哥也來找我。 “老三,咱們科里沒有虞姬、霸王的行頭,得提早去戲衣莊定樣子,你抓工夫去吧,該做什么,買什么,你看著辦。 是呀,虞姬、霸王、霸王兵將的服裝各有特點,需要提早定制,需要我擠出時間去珠市口草市里的久春戲衣莊。 虞姬的服裝完全仿照梅先生所用的樣式,根據(jù)情況適當(dāng)做了些小改動。象虞姬穿的魚鱗甲上原是大紅穗子,我覺得太耀眼,改用桃紅穗。楊先生飾霸王穿鵝黃蟒,我們沒條件,只定制了一件平金黑蟒,在黑靠上面也和兵士們所做的鉚釘甲一樣,鑲上亮鉚釘。此外,還定制了霸王專用的大槍,槍頭上畫龍,加大的霸王鞭,上面系著鵝黃彩綢,以前只有關(guān)公的馬鞭才系綢子。又到大李紗帽胡同的靴子高(戲靴店)特制一雙黑色虎頭靴和虞姬穿的彩鞋,彩鞋穗子也由大紅改為桃紅。虎頭靴在南方較流行,北方稱其為“海派”。我當(dāng)時不管它是“山派”還是“海派”,只要看著好就先學(xué)過來。在后來的實踐中逐漸地鑒別,學(xué)對了的一直用到如今,象黑馬鞭上系彩球等。也有的學(xué)得不太合適,自然就改了。如:“靠”上鑲的鉚釘,看上去亮閃閃地挺好看,可是鉚釘都是用線縫上的,霸王不同干兵士站在那里不動,霸王動作多,還要開打,線縫的鉚釘經(jīng)不住互相摩擦,才演幾場鉚釘就掉許多,最后只好統(tǒng)統(tǒng)取消?;㈩^靴因與人物不太協(xié)調(diào),也不用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