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鐸書唐人詩冊頁(唐詩十八首)縱斂自如、欹正莫測! 釋文: 江上楓林秋,江中秋水流。清晨惜分袂,秋日尚同舟。 落潮洗魚浦,傾荷枕驛樓。明年菊花熟,洛東泛觴游。 儲光羲《京口送別王四誼》 天子愛賢才,星郎入拜來。明光朝半下,建禮直初回。 名帶含香發(fā),文隨綺幕開。披云自有鏡,從此照仙臺。 張諤《贈吏部孫員外濟》 扈圣登黃閣,明公獨妙年。蛟龍得云雨,雕鶚在秋天。 客禮容疏放,官曹可接聯(lián)。新詩句句好,應(yīng)共老夫傳。 杜甫《奉贈嚴(yán)八閣老》 六代帝王國,三吳佳麗城。賢人當(dāng)重寄,天子借高名。 巨海一邊靜,長江萬里清。應(yīng)須救趙策,未肯棄侯嬴。 李白《贈升州王使君忠臣》 導(dǎo)漾自嶓冢,東流為漢川。維桑君有意,解纜我開筵。 云雨從茲別,林端意渺然。尺書能不吝,時望鯉魚傳。 孟浩然《送王大校書》 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驄。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 虜障燕支北,秦城太白東。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 高適《送李侍御赴安西》 行李戀庭闈,乘軺振彩衣。南登指吳服,北走出秦畿。 去國夏云斷,還鄉(xiāng)秋雁飛。旋聞郡計入,更有使臣?xì)w。 宋之問《送李侍御》 漢室有英臺,荀家寵俊才。九卿朝已入,三子暮同來。 不授綸為草,還司鼎用梅。兩京王者宅,駟馬日應(yīng)回。 蘇颋《送光祿姚卿還都》 朱紱臨秦望,皇華赴洛橋。文章南渡越,書奏北歸朝。 樹入江云盡,城銜海月遙。秋風(fēng)將客思,川上晚蕭蕭。 韋述《廣陵送別宋員外佐越鄭舍人還京(一作張諤詩)》 云雨陽臺路,光華驛騎巡。勸農(nóng)開夢土,恤隱惠荊人。 樓迥吟黃鶴,江長望白蘋。觀風(fēng)布明詔,更是漢南春。 孫逖《送魏騎曹充宇文侍御判官分按山南》 郊外亭皋遠(yuǎn),野中岐路分。苑門臨渭水,山翠雜春云。 秦閣多遺典,吳臺訪闕文。君王思校理,莫滯清江濆。 儲光羲《送沈校書吳中搜書》 圣作西山頌,君其出使年。勒碑懸日月,驅(qū)傳接云煙。 寒盡函關(guān)路,春歸洛水邊。別離能幾許,朝暮玉墀前。 徐安貞《送呂向補闕西岳勒碑》 無計留君住,應(yīng)須絆馬蹄。紅亭莫惜醉,白日眼看低。 解帶憐高柳,移床愛小溪。此來相見少,正事各東西。 岑參《水亭送劉颙使還歸節(jié)度(得低字)》 風(fēng)靜楊柳垂,看花又別離。幾年同在此,今日各驅(qū)馳。 峽里聞猿叫,山頭見月時。殷勤一杯酒,珍重歲寒姿。 李白《送友生游峽中》 夙昔皆黃綬,差池復(fù)瑣闈。上田無晚熟,逸翮果先飛。 前路舟休系,故山云不歸。王程倘未復(fù),莫遣鯉書稀。 獨孤及《送何員外使湖南》 輟史空三署,題輿佐一方。祖筵開霽景,征陌直朝光。 水陸風(fēng)煙隔,秦吳道路長。佇聞敷善政,邦國詠惟康。 張諤《送李著作倅杭州》 花綬傍腰新,關(guān)東縣欲春。殘書厭科斗,舊閣別麒麟。 虞坂臨官舍,條山映吏人??淳兄?,坦腹向平津。 岑參《送秘省虞校書赴虞鄉(xiāng)丞》 故人嗟此別,相送出煙坰。柳色分官路,荷香入水亭。 離歌未盡曲,酌酒共忘形。把手河橋上,孤山日暮青。 周瑀《送潘三入京》 錢長玉年兄督學(xué)三輔得得綾便欲贈,以下里事如蟻聚,款段奔馳,竟無暇晷,輒呼平頭磨隃糜然,葛(加口旁)檢唐作涂之,藤蔓卷曲,纏累圭璧,吾知愧矣。用以當(dāng)三疊攜。吾兄幰虛又胡可少昔李獻吉提三秦學(xué)宗子相賦華岳詩相送,余枯腸縱有,□欲拈華句,實有所不敢耳。時天啟菊月之在六年也 崇山樵史王鐸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