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心情挺低落的,感覺人生就像一列火車,一直往前開,永遠(yuǎn)不會停歇,而且不知開往何方! 今年準(zhǔn)備出一本數(shù)學(xué)思維培養(yǎng)的書,書稿幾個月前早就完成,不斷地請人試讀、修改、再試讀、再修改。前幾天熬了幾個通宵,將最新修改好的書稿交給出版社,沒想到又被編輯提出新的修改意見。
都不記得這是來來回回第幾次修改了,有時候真的被這無休無止的來回,折騰得心煩意亂,明明看見曙光就在眼前,可是當(dāng)我順著這束光往前走,卻發(fā)現(xiàn)這條路依然沒有盡頭。 我們理工生在開發(fā)項目的時候,有一個二八理論,也就是說一個項目看起來快完成了,只剩最后20%的工作,勝利唾手可及,但沒想到這最后的工作卻是最難的,往往需要我們付出80%的精力,而我就在這20%的收尾工作中掙扎著! 公號也是這樣,每天都要為第二天的推送而焦慮著,明天寫些啥?文章的點在哪里?標(biāo)題又該怎么起? 如果做一件事第一次做是興趣,第二次也是興趣的話,那么當(dāng)這件事情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地重復(fù)著,就遠(yuǎn)遠(yuǎn)不是興趣,而是一種責(zé)任,更是一種負(fù)擔(dān)。 我是一個程序員,其實寫文章某種程度上比編程要難不少,編程只需要腦子里有設(shè)計好的算法,那么我根據(jù)算法寫程序就很容易,聽一首小曲、哼著歌都能把程序?qū)懲?。可是寫文章完全不是這樣,需要有環(huán)境、有情緒、有靈感,我狀態(tài)不好的時候,在座位上憋半天,都寫不出一個字來 … 當(dāng)人陷入低谷的時候,就會莫名地焦慮,覺得不可思議啊,自己的文章閱讀量怎么這么低,自己工作怎么能差成這樣?哦,肯定努力不夠,于是我開始拼命壓榨自己的時間,白天工作,晚上也工作,似乎時間付出了,那么就得有相應(yīng)的回報??墒钱?dāng)我這么努力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我還是當(dāng)初的那個我,工作并沒有多少起色,相反,家庭卻受到了影響。 以前,憨妹是最粘我的,每天晚上女兒都要咚咚咚地跑到我旁邊,往我腿上爬,嘴里叨叨地“抱抱”,如果憨媽要把憨妹抱走,女兒還十萬個不樂意,“不要,要爸爸抱!”,然后我就很樂滋滋地把女兒放在腿上,給她讀書,每次都能讀個30~40分鐘,她都不累。 可是因為最近工作的焦慮,我每天晚上都要把時間擠出來去處理工作,每次憨妹爬到我腿上的時候,我都對女兒說,“爸爸在忙工作,你去媽媽那邊先玩玩好不好?”,或者打開電視,“你先看小豬佩奇,爸爸工作一會兒!” 結(jié)果時間長了后,女兒漸漸往我這邊跑的次數(shù)也少了,有一次憨妹跑到我的書桌旁,我正要張手抱她,沒想到女兒說,“爸爸忙,爸爸要工作”,然后咚咚咚地跑開了! 那一刻,我心里頓時五味雜陳、百感交集,旁邊的憨媽笑呵呵地說,“妹妹真懂事”,可是我卻怎么也笑不出來,我在細(xì)細(xì)回味,這是多久沒有陪女兒好好讀書了?妹妹以前是最喜歡和爸爸一起玩的,可是她現(xiàn)在卻漸漸習(xí)慣了沒有爸爸陪伴的日子。 孩子是不會撒謊的,在她嘴里的“爸爸很忙”,其實也是一種對父親的思念和無奈! 每天晚上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臥室,妹妹已經(jīng)睡著了,我緩緩撫摸著她的秀發(fā),在她額頭上輕輕一吻,似乎在彌補我對女兒的愧疚。我每次都答應(yīng)女兒,“爸爸忙好手里的事情就來陪你”,可是等我這一忙好,2-3個小時就不知不覺過去了,而女兒也在等爸爸的時候進入了夢鄉(xiāng) … 我曾經(jīng)以為只要我努力了,擠出陪伴家人的時間忙工作,那么工作就會有起色,但其實我錯了,事情壓根就不是這樣! 無論是我寫公號,寫書,還是設(shè)計玩具,我的靈感都來自于日常對孩子的陪伴,可當(dāng)我將親子時光壓縮后,我突然發(fā)現(xiàn),我的靈感來源沒了,就算生硬擠出來的文字也是那么的空洞和無趣。我仿佛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 工作越?jīng)]有起色,我就越想壓榨自己的時間;而越是壓榨陪伴家人的時間,我就越靈感枯竭,工作越發(fā)沒有起色! 前幾天,老婆發(fā)給我一張照片,她在街上無意間抓拍到一對老夫妻,兩人都白發(fā)蒼蒼,拄著拐杖,顫悠悠地在街上散步。
老婆被感動住了,她問我,“幾十年后,我們能像這對老夫妻一樣享受生活嗎?” 我突然有點哽咽,我抱住老婆,“不需要等到幾十年后,現(xiàn)在就可以!” 我現(xiàn)在終于明白:我之前錯了!我太癡迷于工作,而忽視了陪伴家人的幸福時光。無論是兒子、女兒、還是配偶,都需要我們的呵護和陪伴,親情是最重要的,家人才是支撐我們努力下去的最大動力! 我知道,天下的父母都不容易,每個人都想做成一番事業(yè),升職,加薪,給孩子最好的生活,很多人在事業(yè)的道路上奔波勞累,從而犧牲了很多陪伴家人的美好時光。 可是,我勸你們在奮斗的道路上,能否稍微放緩一些自己的腳步,多抽點時間陪陪家人,多停留一下看看沿途的風(fēng)景。有時候,即使是1-2個小時的陪伴,也會給孩子和配偶帶來快樂和溫暖。其實工作往往并不缺你這幾個小時的時間,相反,利用這段親子時間好好放松自己、享受和家人的時光,這卻能幫您調(diào)整好工作狀態(tài),提高工作效率,更是減少很多的焦慮! 昨晚我陪憨憨下棋的時候,妹妹也要爬到我腿上下棋,我教了她兵、車、馬這些棋子,沒想到2歲的女兒竟然能跟著我的指示會把棋子擺到正確的棋盤位置。
“哇,妹妹太棒了!”,那一刻我和憨媽都特別開心。 孩子的幸福和成就取決于父母,當(dāng)我們多抽點時間去陪伴孩子時,她們也會回饋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the end 免責(zé)聲明: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網(wǎng)的觀點和立場。 |
|
|
來自: 博采簡納 > 《教育--職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