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久保玲的解構主義風格設計 解構主義作為一種哲學思想,曾一度挑戰(zhàn)西方傳統(tǒng)哲學理念。作為曾經(jīng)主流審美的對立面,解構主義風格在當代對藝術與設計的影響越來越深遠與廣泛,使得無數(shù)人為之著迷。 淺談解構主義 解構主義起源于法國,它是哲學家雅克·德里達(Jacque Derrida)用于批判語言學中的結構主義而提出的理論。顧名思義,解構就是分解結構再進行創(chuàng)新和重組。它的核心思想是顛覆、破壞和反傳統(tǒng)主義,是后現(xiàn)代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 解構主義作為一種設計風格,自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后掀起了一股風潮。它帶動藝術、文學、設計等領域進行過一場瘋狂的解構運動。它將事物看成是不確定的、模糊的、無規(guī)則的。這種顛覆性的理念推動著藝術設計領域逐漸實現(xiàn)新突破,幫助許多作品構建出了獨特的解構主義風格美學。 YeeSooYung解構主義雕塑 解構主義建筑 解構主義風格對現(xiàn)代建筑的影響尤為突出。一些建筑師受到解構主義哲學的影響,開始嘗試讓建筑學遠離形式上的規(guī)范,并在材料運用和結構表達上打破了常規(guī)建筑體系。這樣的風格在建筑師弗蘭克·蓋里(Frank Gehry)的作品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解構主義建筑大師弗蘭克·蓋里的作品之所以總讓人眼前一亮,與他堅持不懈的對建筑結構進行剖析、解構密不可分。解構主義風格建筑也并不單純是指那些造型奇特的建筑物。要想由內(nèi)而外的解構,建筑本身的內(nèi)核結構、材質(zhì)等方面均需經(jīng)過深思熟慮。 弗蘭克·蓋里建筑設計,Highrise Condo Tower 弗蘭克·蓋里建筑設計,EMP Museum 弗蘭克·蓋里設計的這座當代藝術中心(Luma Arles)坐落于法國南部小鎮(zhèn)阿爾勒。這樣扭曲、充滿不安定感的大型建筑體在這座古城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不規(guī)則的獨特外觀加上新穎的建筑材料,相信大家能直接從視覺上對解構主義風格建筑有所了解。 弗蘭克·蓋里建筑設計,Luma Arles 解構主義攝影 除了建筑,解構主義風格攝影作品也值得我們一探究竟。從攝影師托馬斯·凱爾納(Thomas Kellner)的作品可以看出解構對現(xiàn)代攝影的深遠影響。攝影師利用獨創(chuàng)的“視覺綜合分析法”進行拍攝,每幅作品都是使用膠片相機按照序列拍出的,之后再將一張張照片排列重組,使照片中的物體形成新的結構。 這樣的拍攝手法與解構主義中心理念完全吻合,照片里這些被解構得搖搖欲墜的建筑物被人們稱為“舞動的地標”,直觀地顯示出了解構對物體賦予的流動性。
托馬斯·凱爾納解構主義攝影 解構主義時裝 提起解構主義對設計領域的影響,那就不得不提起服裝設計。解構風格時裝對時尚的影響是空前的。換句話說,從服裝不再局限于定制式并開啟批量生產(chǎn)模式時開始,后來的時裝設計作品多多少少都受到了解構思想的影響。不對稱、不修邊幅、無規(guī)則形狀等是解構風格時裝的一些基本特征,但它不局限于這些特點。
馬丁·馬吉拉解構時裝設計 將解構在時裝設計中發(fā)揮到極致的是比利時設計大師馬丁·馬吉拉(Maison Martin Margiela)。這位先鋒設計師擅長用各種特殊材料來制作一些看似“不完美”的時裝。許多和面料沾不上邊的材料他都能運用在服裝上,并且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他讓大眾看到服裝除去功能性之外的另一些可塑性。他對材料出其不意的使用方式至今都影響著服裝設計領域,他獨創(chuàng)的解構設計理念也一直在時裝界遙遙領先。
馬丁·馬吉拉解構時裝設計 除了西方帶來的時裝革命,在更早的上世紀80年代,一股從東方吹來的解構風潮徹底席卷歐洲,直接打破了歐洲傳統(tǒng)制衣體系。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日本服裝設計師三宅一生(Issey Miyake)、川久保玲(Rei Kawakubo)和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
三宅一生時裝設計 三宅一生的作品以無結構式設計著稱。他在服裝廓形上顛覆傳統(tǒng)造型模式,將服裝結構破壞然后重組,形成新的構造的同時也為服裝注入了新的內(nèi)涵。這便是解構哲學的魅力之一,以無招勝有招,將有形的結構幻化為無形的內(nèi)在力量來支撐整體,這在他名為“一片布”的系列中得到了完美呈現(xiàn)。
川久保玲時裝設計 比起對外在形體的解構,川久保玲與山本耀司的作品更意在解構身體、內(nèi)在,以及男女性別界限等。他們希望透過服飾撕掉性別標簽,并將服裝結構從身體曲線中釋放。這一理念從川久保玲女裝品牌名字“COMME des GAR?ONS”(像個男孩)中便得以窺見。
川久保玲“身體遇見時裝,時裝遇見身體”系列 而在川久保玲震撼西方的服裝系列“身體遇見時裝,時裝遇見身體”(Body Meets Dress,Dress meets Body)中,她用衣物解構女性身體曲線結構。此系列在討論服裝與身體間的關系的同時,企圖挑戰(zhàn)父權制社會下男性對女性的凝視(Male Gaze),以及嘗試解放女性身體。 解構主義設計師的設計可以說是中性或無性別主義的。川久保玲與山本耀司都曾提到,不希望女性穿衣打扮是為了取悅男性。在這一層面上,解構主義時裝就起到了帶領人類解開束縛,找尋自我、身份與價值的作用。
山本耀司時裝設計 如今,無論在藝術還是設計領域中,解構主義的影響都是具有革命性的。解構主義所帶來的顛覆性、破壞性極強的新風貌已經(jīng)逐漸主導著現(xiàn)代藝術文化的發(fā)展,引領人類在各個領域進行著開拓、革新。
德里達曾說:“當你在解構的時候,你本身已經(jīng)被解構了?!币鈽嬍冀K是要在已有結構的基礎上來完成,所以解構主義是存在著一些矛盾和不穩(wěn)定性的。但轉(zhuǎn)念一想,也許正是這些不穩(wěn)定、不完美的因素導致解構主義飽含絕對的自由,因而會產(chǎn)生極大的發(fā)揮空間,不斷吸引著才華橫溢的人為之瘋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