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起常見的散茶,緊壓茶的沖泡更具有難度。在此就專門講講緊壓茶的難點與特點。 常見的緊壓茶品類茶葉根據(jù)發(fā)酵度,分成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黑茶、紅茶六大類。其中,最為常見的緊壓茶是黑茶和白茶。 黑茶中,例如云南的七子餅茶、下關(guān)沱茶,湖南的千兩茶、茯磚,四川的康磚,湖北的青磚等等。白茶中,銀針、牡丹、壽眉都有緊壓的茶餅或茶磚。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烏龍茶和紅茶也偶有緊壓的產(chǎn)品,但還算不上主流趨勢。 茶葉為何要緊壓?茶葉緊壓,最主要目的有三。 第一,利于運輸。那時候交通不便和落后,要把茶葉運輸?shù)胶苓h的地方。而將茶葉壓制成餅之后,搬運途中再也不怕碰碎了,降低了運輸難度以及成本。 第二,利于倉儲。緊壓茶體內(nèi)的溫度、濕度更穩(wěn)定,存儲時,會更加均勻、持久。經(jīng)過高溫蒸壓,茶葉中一些低沸點的青澀味物質(zhì)隨著高溫蒸發(fā)后減少,存茶基礎(chǔ)就比散茶好。 有的人說,散茶與空氣接觸面積更大,陳化速度會更快啊!散茶是與空氣接觸多,但也會導(dǎo)致茶葉中的香氣物質(zhì)更快揮發(fā)掉。 第三,利于銷售。緊壓制作完成后,通常都是固定的斤兩。說好了要幾餅,直接出貨就好。只需要點數(shù),不需要稱重,省去了銷售的環(huán)節(jié)。 沖泡緊壓茶需要合適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緊壓茶制作時,茶葉被一層層疊壓起來。因此在沖泡之前,通常需要經(jīng)歷撬茶的過程。 除去常規(guī)的泡茶器與品茶器,緊壓茶的沖泡還需要一把茶刀。我們以白茶餅為例進行講解: 第一步,找到層與層之間的銜接點。 第二步,將茶刀順勢插入茶餅。 第三步,緩慢地橫向移動茶刀。 第四步,找好支撐點,垂直撬動茶刀。 這樣,一塊茶餅就順利地拆下來了。撬茶和取茶時,要盡量保持完整度。 特別要注意,10克以下的小茶塊或小茶沱,沒有撬茶的過程。 沖泡注意事項茶葉緊壓之后,非常不易被泡開。沖泡時,溫度和濕度都非常重要。 我們以安化黑茶為例。100℃沸水注入壺中,浸泡一分鐘后出湯,湯色仍然淺淡。由此可見,水雖沸,也只是打濕了緊壓茶的表面,還未觸及緊壓茶的中心部分。 正確的操作如下:第一步:用100℃沸水,將緊壓茶浸泡30秒。 第二步,出湯后扣上壺蓋,靜候1~2分鐘。 第三步,待緊壓茶表面的水分慢慢向干燥的中心滲透,再繼續(xù)用沸水沖泡。 特別要注意,緊壓茶浸泡時間,是先長后短。方法掌握好,才能得到一杯美味的茶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