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甘仁先生(1866~1926年)是我國近代中醫(yī)教育事業(yè)的偉大先驅(qū),著名中醫(yī)學家。他生活在清末民初,不僅熱心于公眾慈善事業(yè),而且積極參與中醫(yī)界的社會活動,為了發(fā)揚中醫(yī)事業(yè),培養(yǎng)中醫(yī)人才,更是殫精竭慮,鞠躬盡瘁。以他為主要締造者,創(chuàng)辦于1916年的上海中醫(yī)專門學校,不僅是上海而且是中國近代中醫(yī)教育的最有名氣的學府之一。建國后先后擔任上海中醫(yī)學院院長的程門雪、黃文東,以及當代許多中醫(yī)名家,如盛夢仙、王一仁、秦伯未、章次公、陳耀堂、陳存仁、張伯臾、王慎軒、朱振聲、張贊臣、潘澄濂、高仲山等,均出于丁氏門下,為該校的早期學生。丁甘仁先生的一生對于中醫(yī)事業(yè)所做出的杰出貢獻,為中醫(yī)史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外科腦疽驗案賞析 案1 張左正腦疽兩候,瘡口雖大,而深陷不起,瘡根散漫不收,色紅疼痛,舌質(zhì)光紅,脈象濡緩。氣虛血虧,不能托毒外出,痰濕蘊結(jié),營衛(wèi)不從,癥勢重險!再擬益氣托毒,和營化濕,冀其瘡頂高起,根腳收縮,始有出險之幸。 生黃 (八錢)全當歸(三錢) 抱茯神(三錢) 生首烏(四錢) 生潞黨參(三錢) 京赤芍(二錢)炙遠志肉(一錢) 白茄蒂(一錢) 生草節(jié)(八分) 紫丹參(三錢) 鹿角霜(三錢) 陳廣皮(一錢)大貝母(三錢) 案2 錢左腦疽三日,紅腫寒熱,外邪客于風府,蘊熱上乘,邪熱相搏,血瘀停凝。法當疏散。 荊芥穗(一錢五分)青防風(一錢) 全當歸(二錢) 京赤芍(二錢) 大貝母(三錢) 炙僵蠶(三錢)羌活(一錢) 大川芎(八分) 香白芷(八分) 【二診】投劑后,得大汗,熱退腫減,再用和解。 全當歸(二錢) 京赤芍(二錢) 大川芎(八分) 生草節(jié)(八分) 苦桔梗(一錢) 大貝母(三錢)炙僵蠶(三錢) 晚蠶砂(包,三錢) 絲瓜絡(luò)(二錢) 香白芷(六分) 萬靈丹(入煎,一粒) 仍用金箍散、沖和膏。 案3 柯左腦旁屬太陽,為寒水之府,其體冷,其質(zhì)沉,其脈上貫巔頂,兩旁順流而下。花甲之年,氣血已虧,加之體豐多濕,濕郁生痰,風寒侵于外,七情動于中,與痰濕互阻于太陽之絡(luò),營衛(wèi)不從,疽遂成矣。所喜紅腫高活,尚屬佳象,起居調(diào)攝,尤當自慎。 生黃 (三錢)青防風(一錢) 生草節(jié)(八分) 苦桔梗(一錢) 陳廣皮(一錢) 仙半夏(二錢) 大川芎(八分) 大貝母(三錢)炙僵蠶(三錢) 羌活(一錢) 小金丹(陳酒化服,一粒) 外用金箍散,金黃散、沖和膏,陳醋、白蜜調(diào),燉溫敷。 【二診】腦疽偏者較正者難治,前方連服三劑,根盤略收。瘡頂高突,有潰膿之勢。今癥位雖偏,情勢尚佳,所喜瘡頂起發(fā),胃納健旺,人以胃氣為本,有胃則生,書有明文。再擬消托兼施法。 生黃 (三錢)全當歸(二錢) 京赤芍(二錢) 陳廣皮(一錢) 仙半夏(三錢) 生草節(jié)(八分)大貝母(三錢)苦桔梗(一錢) 炙甲片(一錢五分) 皂角針(一錢五分) 筍尖(三錢)炙僵蠶(三錢)香白芷(八分) 外用金箍散、金黃散、沖和膏。 【三診】疊進提托之劑,得膿甚暢,四圍根盤漸收,調(diào)養(yǎng)得宜,生機有慶。 生黃 (三錢)全當歸(二錢) 京赤芍(二錢) 紫丹參(二錢) 陳廣皮(一錢) 仙半夏(三錢)云茯苓(三錢) 制首烏(三錢) 生草節(jié)(八分) 紅棗(二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