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解滋補中藥材的功效與作用及吃法等; 以地道產(chǎn)區(qū)摸索并掌握最佳采收季節(jié), 不斷創(chuàng)新的炮制工藝,提供療效更好的中藥; 堅持以人為本,努力為員工搭建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平臺, 倡導團隊致勝,共贏共榮,力求成為客戶、 員工、股東和以及我們社會多贏的共同體! 別名 別名 羊藿葉,仙靈脾,三枝九葉草。 來源產(chǎn)地 中藥淫羊藿為小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淫羊藿、箭葉淫羊藿、心葉淫羊藿的干燥莖葉,少數(shù)帶有根莖及須根。均為野生。 主產(chǎn)于四川、陜西、湖南、湖北等省,其他各地山林地區(qū)均有分布。 采收炮制 夏秋季采割。生用或以羊脂油炙用。 形狀性味 (1)淫羊藿:莖細長圓柱形,干后多扁縮,長15~30厘米,直徑1~3毫米,棕色或黃色,具縱棱,無毛,中空。葉為2回3出復葉,小葉片九枚,故習稱三枝九葉草。小葉片卵狀心形,長4~9厘米,寬2.5~8厘米,葉端尖銳,葉基心形,葉緣具刺毛鋸齒,葉面深綠色,光滑,有光澤,葉背灰綠色或黃綠色,葉脈上疏生黃白色柔毛,紙質(zhì)。氣無,味苦。 (2)箭葉淫羊藿:莖細長圓柱形,長2D~45厘米,直徑1~3毫米,黃色,光滑,中空。葉為1回3出復葉,小葉片卵狀披針形,長4~9犀米,寬2.5~5厘米,葉端漸尖呈刺狀,葉基箭簇形,葉緣具刺狀鋸齒,葉面灰綠色或棕綠色,光滑,有光澤,葉背淺灰綠色,密被白色伏毛,革質(zhì)。氣無,味苦。 (3)心葉淫羊藿:莖細圓柱形,長10~20厘米,棕黃色,具縱棱,中空。葉為2回3出復葉,小葉片圓心形,長2.5~5厘米,寬2.5~5厘米,葉端短尖,葉基心形,葉緣具細刺狀鋸齒,葉面灰綠色,光滑,有光澤,葉背淺灰綠色,生有直立柔毛,紙質(zhì)。氣無,味苦。 以上均以葉色青綠,葉片整齊不碎者為佳。 辛、甘,溫。 入肝、腎經(jīng)。 補肝腎,強筋骨,助陽益精,祛風濕。 主治陽賡,腰膝軟弱,風寒濕痹,四肢麻木等癥。 (1)用于治療腎虛陽萎、婦女不孕 前人的經(jīng)驗用淫羊藿酒(淫羊藿30g,浸米酒0.5g,20日后可服),現(xiàn)代實踐用20%淫羊藿酊(即酒精浸劑)每日3次。每次5毫升,飯前服,對治療陽痿、遺精、早泄有一定效果。此方治抑制型神經(jīng)衰弱。覺困倦無力。反應(yīng)遲鈍、記憶力下降,效果也較好。除用酊劑外,也可用復方水煎,方如羊藿三子湯。 不育者可試用淫羊藿治療,配鎖陽,蛇床子為基本方浸酒,男加黨參、巴戟天、胡蘆巴,女加八珍湯。 (2)用于治療痹癥 尤其下肢癱瘓?zhí)弁?,或筋骨攣縮,手足麻木。前人只限于用以治風濕痹痛,現(xiàn)代擴大了這方面的適應(yīng)證,發(fā)現(xiàn)淫羊藿、桑寄生有抑制脊髓灰質(zhì)炎病毒的作用,臨床用以治療小兒麻痹癥急性期和后遺癥期,取得一定效果。方如羊藿桑寄湯和抗麻痹注射液。 (3)用于治療高血壓病 適用于陰陽兩虛者,表現(xiàn)面色蒼白、腰膝酸軟、夜尿、舌質(zhì)淡紅、脈細,在男子則有陽萎滑精,在女子則有月經(jīng)不調(diào),常配其他補腎滋陰藥如仙茅、巴戟、黃柏、知母等,方如二仙湯。此方對婦女更年期高血病也適用。實驗證明,二仙湯對實驗動物確有降壓作用。又臨床追蹤觀察,二仙湯對高血壓病的遠期療效較好,優(yōu)于降壓靈。 (4)治療遺尿(成年人) 臨床有報告稱,以淫羊藿配仙茅、炒山藥的功效與作用及五倍子,曬干微烘研末。每日早晚各服1平匙(約6g)i,鹽開水調(diào)服。治療10例成年人陽虛型遺尿癥(全部患者均經(jīng)中西藥物、針灸等治療未見明顯療效),服用本品1~3日后,治愈8例,好轉(zhuǎn)1例,無效1例。 腎主閉藏,開竅于前后二陰,職司通調(diào)水道,與膀胱互為表里,若腎與膀朧之氣俱虛,則不能制約水道,因而發(fā)生遺尿。淫羊蕾味辛以潤腎,甘溫益陽氣,有較強的補腎壯陽作用。陽氣溫煦,輸布氣血,腎氣固而膀胱之氣攝束,水液約束應(yīng)時而下,遺尿則止矣。 (5)治療神經(jīng)衰弱 有報道稱,用淫羊藿酊(0.2g/mL)每服5mL,1日3次,飯前服,連服60~90日。治療神經(jīng)衰弱50例,有效率為80%。又有用淫羊藿浸膏片(2.8g/片),每服4片,1日3次,連服30日,亦有療效。 中醫(yī)學認為,腎為人體生命之根本,主藏精,同時可藏元陽,元陽是人體生長、發(fā)育的動力,亦是推動生命活動的動力。若腎陽不足,精關(guān)不固,滑精不止,則腦髓不能充養(yǎng),心神失養(yǎng),而致神經(jīng)衰弱。淫羊蕾有補腎壯陽之功效,入腎而助元陽,即是補腎氣,腎氣足則充養(yǎng)腦髓,以達治療記憶力減退、失眠、煩躁等神經(jīng)衰弱癥狀。 (6)慢性支氣管炎 臨床用淫羊藿浸膏片(1.7g/片),每服4~6片,1日3次,10日為1個療程,連服3個療程,每療程間間隔10日,有效率達65%。 腎陽不振,氣化不利,水飲內(nèi)停,上逆犯肺;陽虛則腎氣不足,腎不納氣,氣無所主而上逆于肺,遂致咳喘。淫羊藿能補腎陽,促氣化,祛水飲,促納氣,故可奏止咳平喘之功。 用法用量 常用量為6~12g。長期服用者,宜研末制丸,或浸酒服(例如配鎖陽的功效與作用、南棗的功效與作用等),或作燉品服〔加南棗、生姜等)。 生淫羊藿以祛風濕,堅筋骨力勝,而羊脂油炙淫羊藿能增強溫腎助陽之作用。 毒副作用 (1)本品性較燥烈,能傷陰助火,有些人服后會出現(xiàn)頭暈、嘔葉、口燥、口渴、流鼻血等反應(yīng); (2)陰虛火盛、五心煩熱、有夢遺精、性欲亢進者忌用。 陰虛火旺而相火易動者忌服。相火易動,陽強易舉等癥忌用。男子久服,令人無子。是因為陰精不充、真陽不固者,服辛溫藥物則據(jù)苗助長,適得其反,而其益精氣,補腎陽的強大功能,如果正常人久服,陽旺多欲,縱欲過度則傷陰太過,精氣耗散,無他故也。 注意事項 (1)除去上述三種淫羊藿通用較廣外,還有葉形或花形不一的多數(shù)品種,據(jù)科學出版社《中藥研究文獻摘要》記載,淫羊蓄屬植物現(xiàn)已定有學名的共19種,其中絕大多數(shù)產(chǎn)在我國,有多種可供藥用。 (2)在貴州嵋潭、遵義地區(qū),藥用根莖,商品稱“仙靈脾“。 (3)與巴戟、蓯蓉比較,功用類似但淫羊藿性躁不潤、傷陰效果遠過于巴戟、蓯蓉。 功效助記 懶羊羊?qū)β蜓蛘f:村長,你腰膝無力,陽痿,風濕,咳喘,快吃淫羊霍! 淫羊藿的故事 淫羊藿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箭葉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巫山淫羊藿或朝鮮淫羊藿的干燥地上部分。主產(chǎn)于陜西、湖北等地。以色青綠、無枝梗、葉整齊不碎者為佳。有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用于陽痿遺精,筋骨痿軟,風濕痹痛,麻木拘攣;更年期高血壓。 淫羊藿別名異名有箭葉淫羊藿,心葉淫羊藿,仙靈脾,仙靈毗,放杖草,棄杖草,三枝九葉草,錒絲草,肺經(jīng)草,三叉骨,三角蓮,三叉風,羊角風,牛角花,鐵菱角,鐵打杵,黃連祖,干雞筋,千兩金,剛前。 據(jù)記載,南北朝時的著名醫(yī)學家陶弘景是個對中醫(yī)藥具有執(zhí)著追求的人。一日采藥途中,他忽聽一位老羊倌對旁人說:有種生長在樹林灌木叢中的怪草,葉青,狀似杏葉,一根數(shù)莖,高達一、二尺。公羊啃吃以后,陰莖極易勃起,與母羊交配次數(shù)也明顯增多,而且陽具長時間堅挺不痿。誰知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陶弘景暗自思忖:這很可能就是一味還沒被發(fā)掘的補腎良藥。于是,他不恥下問,虛心向羊倌實地請教,又經(jīng)過反復驗證,果然證實這野草的強陽作用不同凡響。因該草羊吃了后會淫亂母羊,故起名叫“淫羊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