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確定你家孩子2019年高考能比一本線高100分嗎? 近年來比較普通的985、211大學的分數(shù)線也已經比一本線高出至少80來分了,說實在的如果孩子的分達不到一本線上100分基本也上不了什么好的985、211了。 所以,殘酷的現(xiàn)實放在眼前,但是很多家長可能又不太清楚如何參加自主招生,也不知道報考自主招生有哪些流程,更不知道哪些時間點非常重要。與其說自主招生是考學生還不如說考家長,往往不是孩子不優(yōu)秀考不了985、211,而是家長滯后了! 今天總結了2019年自主招生報考的流程和關鍵時間點等等干貨,并對考生需要注意的一些要點進行了提醒,建議家長收藏本文以便隨時參考。 自主招生招生流程
了解完高考自主招生的時間后,就要開始準備2019年自主招生考試啦!請大家認真看喲。 如何來選擇目標高校?在2019自主招生簡章即將發(fā)布前,早已成為老師、學生與家長較關注的問題。為了解決大家的疑問,我們從定位考慮因素、定位步驟、定位策略和定位注意事項4個方面來詳細說明,便于大家選擇適合適的院校及專業(yè)。 每年在自主招生報名之際,最令家長和考生頭疼的就是,如何來合理的來進行院校選擇。院校選擇之所以難,主要是因為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考生成績/院校往年分數(shù)線 獲得獎項 高校招生條件 高校限報情況 高校優(yōu)惠政策 考生興趣特長 定位自主招生院校需要考慮的因素眾多,那么到底該如何來操作?以上因素應該哪些先考慮,哪些因素可以后考慮? 1 確定自身成績及高校往年錄取分數(shù)線 考生成績主要看高三階段成績平均成績,對比查看本分數(shù)段本校考生往年的畢業(yè)走向,在此期間,明確高校往年在本省市的錄取分數(shù)線及錄取排名。在此基礎上,進行第一輪院校篩選。 2 明確考生的興趣愛好 了解考生特長及未來想要就業(yè)的方向,確定第一輪篩選院校地址及優(yōu)勢專業(yè)。結合考生興趣及未來就業(yè)方向進行第二輪的篩選。 3 明確目標高校往年的招生條件 因高校招生簡章暫時未出,建議重點參考高校往年招生條件做適當調整。在符合招生條件的基礎上做第三輪的篩選,在此需要重點注意的是,高校招生條件每年或許有微調整,具體以當年公布的招生簡章為準。 4 明確高校限報及優(yōu)惠政策 在盡量符合招生條件的情況,結合目標院校限報情況及優(yōu)惠政策,最后確定3—5所目標高校,在2019年自主招生簡章發(fā)布后,大家就需要重點關注自己前期定位院校的招生情況。 在實際的備考過程中,我們一般建議考生采取“沖穩(wěn)”結合的策略會推薦考生兩類目標院校,一類是要比考生平時學習水平要高一些的院校,一類是跟平時學習水平相當?shù)脑盒?。而不能選擇高考成績要求太高的院校。 選擇比水平要高的院校的優(yōu)點:是可以最大程度地用足考生的“裸考”實力,考分一點都不浪費,有機會上更好的、更滿意院校,在考生不特意挑選專業(yè)條件下是一個特優(yōu)的選擇方案。缺點是考生可能不能進入自己理想的專業(yè),存在專業(yè)調劑的風險。 選擇跟水平相當院校的優(yōu)點:是比前一種成功的把握要大得多,當然可以說風險也小得多。最大的好處就是爭取第一專業(yè)的機會大大增加。缺點是很可能會比錄取分數(shù)線多富余幾分,似乎有點“浪費”。特別是在考生超常發(fā)揮的情況下更會感覺如此。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院校選擇前,一定要參考前一年的該校的自主招生報考條件,綜合評估自身的條件,未免無法達到初審要求。 01 自己獲得獎項是否能達到高校要求 在每年高考自主招生報名之際,有很多人都搞不清楚自己的獎項類型或者是獎項等級是否符合院校要求,建議大家,在報考前,一定要確認自己的獎項等級。 02 很多考生獎項符合了高校招生條件,但是不確定高校是否認可,例如:高校招收發(fā)表過省級或者是國家級刊物論文的考生,考生發(fā)表過論文,但是不確定高校是否認可自己所發(fā)表的論文類型。此種情況,建議在報考前咨詢高校招生辦或者盡量選擇與論文發(fā)表相關的專業(yè)。 1、打好基礎。 自招用到的思想、方法和知識,大部分也都在高考的范圍之內,甚至有些自招題出現(xiàn)在高考中都不意外。準備高考和準備自主招生應該是相輔相成,并行不悖的。 2、適當拓展。 自招的風格與難度,和典型的高考迥異,同時自招還會考高考范圍邊緣處的知識。既無接觸競賽,又未準備自招的“裸考”同學有極大概率'打醬油'。養(yǎng)成“多思考,多聯(lián)系,多總結”的習慣會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3、多做真題。 在趨于穩(wěn)定的風格、難度、考點的考試中,將往年的真題吃透是大有裨益的。同學們做真題的范圍包括自主招生真題、近3-5年的全國卷,如果還學有余力的同學,可以做一些競賽聯(lián)賽題。 自招考試的核心目標在于對頂尖學生進行區(qū)分,所以考試難度必定難于高考,且有一定區(qū)分度。同時,自主招生是高考的輔助,不能也不應該成為學生額外的負擔,所以自主招生考試內容一定是高考內容的自然延伸。 根據多年的經驗來看,高校自主招生面試問題離不開下面9點: 一、考察個人基本情況 二、考察對報考高校的認識 三、考察基礎知識 四、考察基本能力 五、考察思維發(fā)散能力 六、考察創(chuàng)新精神 七、考察對時政及社會熱點的關注 八、考察生活中的常識 九、考察道德判斷和情感價值觀 首先是硬性材料的準備,比如獲獎證書等;其次是成績單的蓋章等等,可以說,自招初審材料的準備很多都是由家長代替學生來完成的。 報名表 考生網上報名后系統(tǒng)會生成報名表,打印出來后由本人簽字并且由學校審核并蓋章。 身份證明文件的復印件 學生本人的身份證及學生證復印件。 需要學校提供的材料 學業(yè)水平的考試成績、社會公益活動的情況、成績單以及其他反映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情況的材料等等,這些材料都需要加蓋學校的公章。 各種獲獎證書復印件 高中時期參加的競賽、比賽及各種活動獎項的復印件,這些文件同樣需要由學校進行審核并加蓋學校公章。 發(fā)表過得論文、專利相關復印件 若發(fā)表過論文或專利,如有原件,需要提供出版物原件,沒有原件可以提供如錄用通知等重要信息證明。 自薦信 現(xiàn)在絕大部分學校都要求學生寫自薦信。 推薦信 若學校、社會團體或專家實名向自主招生高校推薦考生,須對推薦材料的真實性負責,推薦材料須具體、詳實。推薦信需要按照規(guī)定格式撰寫,另外,推薦信是可以不準備的,尤其對于不是很有影響力的推薦人。 高校自主招生需要考生與家長一同努力,將各種材料和流程都熟捻于心,這樣才能在高手云集的考場上脫穎而出。如果您的孩子想參加自主招生,而您作為家長又不是很了解自主招生的相關流程,您就可能遇到這些問題:自主招生能夠報多少學校?填報自主招生志愿時是否需要有一些梯度?初審時,哪些材料能夠脫穎而出,自薦信、推薦信該怎樣與眾不同?如果您不知如何應對,高考圈自主招生一對一服務將是您的首選。 責任編輯:娉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