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的種類較多,有山羊、綿羊、野羊等。陶宏景說:“羊有多種,入藥用以青色羊(雄性山羊)為勝,次則烏羊。”又說“羊,北人引羊群以此為首,謂之頭羊?!崩顣r珍說:“生江南者為吳羊,毛短;生秦晉者為夏羊,毛長,剪毛為氈,又謂之綿羊”。羊各部分都可作藥用。
性味 肉:熱。血:咸、平。肝:苦、寒。角:咸、溫。 成分 肉含蛋白質(zhì),脂肪,糖,無機鹽,維生素A、B,煙酸等。肝含蛋白質(zhì),脂肪,糖.無機鹽,煙酸及維生素A、B、C。 功用 羊肉暖中補虛,開胃健力。羊血解胡蔓莽草毒。羊肝養(yǎng)肝明目。羊角為有效的平肝熄風藥,主治頭風、頭痛及小兒驚搐風癇,功用與羚羊角相似。 [產(chǎn)后血虛、腹痛、褥勞(包括產(chǎn)褥中虛損、貧血、血枯經(jīng)閉,俗稱干血癆等)] 當歸、生姜各9-15克,精羊肉1塊(約90-120克),同煮,吃肉喝湯,每日1次。(《金匱要略》產(chǎn)后門)。 [誤食鉤吻及毒菌等中毒] 山羊血大量灌服,有解毒急救之效。 [青盲,頭風,疳眼(包括白內(nèi)障、角膜炎、夜盲等)] 羊肝60-90克,谷精草、白菊花各12-15克,煮服,每日1劑。 [肝陽頭痛,痙攣,抽掣,小兒驚癇,婦女產(chǎn)后中風等] 山羊角削片或研末,取30克,水煎服。此與羚羊角功效相似,為有效的鎮(zhèn)靜鎮(zhèn)痙藥。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不良性貧血] 生羊脛骨(即羊四肢的長骨)1-2根,敲碎,加紅棗10-20個,糯米適量,同煮稀粥,一日2-3次分服,15天為一療程。 [腰椎痛,筋骨痛] 羊脛骨炙至焦黃色,研極細末,每次食后以溫黃酒送服3-6克,一日2次。 [流行性乙型腦炎,高熱神昏,譫語抽風] 山羊角30克,鉤藤6-9克,水煎服?;蚺溆趯ΠY處方中煎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