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第一次聽說“猝死”這個概念,是在讀一篇新聞:一位公交車司機,在生命的最后一秒鐘把車停在了路邊,避免了一起重大的交通事故。 后來,有越來越多的人因猝死而死亡。在街頭賣東西的小販、在KTV引吭高歌的大學生、以及IT和金融行業(yè)的年輕從業(yè)者。 什么是猝死 “猝死”,從字面意思上來講就是突然死亡。WHO的定義是發(fā)病后6小時內死亡者為猝死。但是從表現(xiàn)上來看,大多數(shù)猝死都是一種“瞬間死亡”。有些導致猝死的疾病,在初期不易杯發(fā)現(xiàn)。而另一些,則是來勢兇險,在幾分鐘內會奪去了人的生命。 導致猝死的原因很多,包括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過敏、中毒等等。今天要說的是心血管系統(tǒng)導致的猝死,被稱為心源性猝死。 “過勞死”與心血管有很大關系 “過勞死”,是導致猝死的一種常見原因。通常,死者在死亡之前長時間、高負荷地工作,或者是長時間經受精神上高壓力的折磨。這種死亡方式,往往與心血管有很大的關系。 一些正當年的中青年人,往往會因為工作壓力大或是趕工期,而長時間地開夜車。為了能夠完成高強度的工作,除了需要集中精神外, 還需要大量的體力來支持。此時,機體內交感神經一直處在高度興奮的水平,分泌了大量的血管活性物質,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 此時,心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把血液壓打入到已經變細的血管中;而血管也要承受高壓、高速血流所帶來的巨大沖擊力。長時間保持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的狀態(tài),會對心臟和血管造成極大的傷害。 圖2/6 血液在心臟的循環(huán)示意圖。藍色箭頭代表靜脈血的流向,紅色箭頭代表動脈血的流向丨Mayo Clinic長此以往,心臟持續(xù)加力工作,終會導致心臟功能衰竭。衰竭的心臟再也無力將血液打入血管當中。隨后,血壓下降,血流動力學紊亂,會導致患者休克,緊接著會發(fā)生組織器官灌注不足、臟器衰竭,最終導致死亡。 即使,心臟長期超負荷工作后,并沒有發(fā)生衰竭。還可能會發(fā)生另一種情況:由于血流速度較快,一些潛在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受到血液沖擊而破裂,繼而導致導致血管破裂,造成出血。 因為腦血管的走形中存在很多“大轉彎”,這種血管破裂尤其容易發(fā)生在顱內。如果出血量大、速度快,患者會因為顱內壓快速升高,死于腦疝。 久坐不動也會引發(fā)死亡 在猝死的患者中,因肺栓塞致死也比較常見。仰天長嘯而后死,不單單是書中演繹的,它形象的描述出了肺栓塞這種疾病的表現(xiàn)。 健康時,人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需要依賴肺部正常的血液循環(huán)。當血栓堵塞了肺動脈后,肺部沒有血液通過,從而導致全身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不能排出,氧氣不能進入血液,如此一來,會導致死亡。 現(xiàn)在很多人由于長時間高壓高強度工作,機體處在應激狀態(tài),凝血系統(tǒng)也相對興奮,導致血液容易凝固;一些女性長期規(guī)律服用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有造成血液高凝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久坐不動,下肢受壓,本來就高凝的血液流速變慢,很容易形成血栓。 隨著血栓慢慢變大,移動四肢或者血流沖擊就會讓血栓從血管壁上脫落,隨著血流游蕩。靜脈血最終通過下腔靜脈、右心來到肺部。如果血栓隨著血流真的到了肺動脈,就會發(fā)生肺栓塞。由于突發(fā)的胸痛和急性的缺氧,患者往往會在發(fā)出呼喊后,很快倒地身亡。 下肢靜脈血栓脫落后,沿靜脈回流到心臟后,再經由心臟到達肺部,形成肺栓塞 | Mayo Clinic 排便也能“殺人” 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飲食習慣的改變,讓在40歲左右被診斷為冠心病的人越來越多。其中一些人的病變甚至到了比較嚴重的地步,運動量一大就會導致心前區(qū)疼痛(心絞痛)發(fā)作。這種人,經常在排大便的時候發(fā)生猝死,大便干燥的時候,猝死的幾率會更大。 排便有一個屏氣、用力的過程,會導致胸腔和腹腔的壓力增大,回流到心臟的血量因此減少。同時還會引起心跳加快。這些都會導致心臟冠狀動脈的缺血。 對于健康人來說,這并不是什么問題,但對于冠狀動脈本身存在病變的患者,這種冠脈缺血,很有可能突然導致心肌梗死。 如果病變范圍比較大,梗死的面積大,則有可能造成心臟急性衰竭,發(fā)生心源性休克,繼而由于不能及時得到救治而發(fā)生死亡。先前已經有過心梗的患者,由于心肌已有壞死,這種加重心臟負荷的活動,很有可能導致心臟梗死的薄弱部位突然破裂,直接導致死亡。 如何預防猝死? 作者:大侖丁 一個AI 少吃多動!你們還不趕緊照做? |
|
|
來自: 讀書看報好 > 《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