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二胡學習,很多人剛接觸二胡摸不到頭腦,感覺要訣要領之類的太多了難以記憶,于是乎,網(wǎng)上的諸位二胡高手們編出了很多朗朗上口的口訣來輔助大家記憶,但是由于口訣為了朗朗上口和押韻好說,導致內(nèi)容稍顯晦澀難以理解,或者要點缺失,對初學者而言反而產(chǎn)生了一定的誤導,下面我以陳永樂先生于2005年創(chuàng)作的“學習二胡口訣”為例,為大家分析這些口訣,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和記憶。 一、持琴口訣:眼視前方,身體坐直,?兩腳著地,兩腿放平。?琴筒靠左腹,琴桿向前傾,?虎口千金下,左臂要放松。 句號前面的是基本坐姿,不要說演奏二胡,注重儀表的人都是這樣要求自己的。重點在于句號后面的幾句琴筒靠左腹是指有些人喜歡把琴放在大腿上,這是不好的,導致琴少了一個支點,從機械的角度上來說叫多了一個自由度,這樣會導致不穩(wěn)定,而琴桿向前傾這里要注意一下角度,不要太多,衡量標準是讓琴桿可以靠著自然重力靠在左手虎口處即可,不可角度過大。至于虎口千斤下,左臂要放松,具體下到多少、如何放松,則需要大家通過實踐來掌握,這里不做過多解釋。 二、持弓口訣:右手食、拇指捏弓桿,?中指、無名指放中間。?拉外弦中指向外頂,拉里弦中指、無名指勾弓毛。 三、“三步走”口訣:定音器手中拿,二胡定弦全靠它。?外弦A,里弦D,定準之后才能拉。?活動手指音拉準,演奏樂曲人人夸。 持弓口訣說的就是標準持弓姿勢,這個學過二胡的人都很清楚,沒什么特別大的意義,關鍵在于后面的三步走口訣,這句話我認為說的不夠準確,甚至可以說是錯了。這里定音器應該說的是調(diào)音器,二胡調(diào)音應該是內(nèi)弦定D、外弦定A沒有錯,可是定這個音不能叫定弦,而是叫定調(diào)或者說是調(diào)音,二胡定弦指的是確定內(nèi)外兩弦的唱名而不是音名,而二胡內(nèi)外弦唱名是五度關系,也就是說內(nèi)弦定成1的時候外弦要定成5,這才是正確的說法和正確的理解。 四、運弓口訣:牢記運弓四要素,“穩(wěn)、平、勻、直”最重要,?大臂動,小臂隨,腕子靈活拉又推。 這一句屬于基礎運弓問題,應該說沒什么大的錯誤,但是關于右手運弓哪一個點先動這件事情歷來有一點爭議,各派有所不同,根據(jù)筆者自己所學,應該是手腕先動,然后帶動小臂和大臂,但是確實也有大臂先動的演奏風格,這件事情各派不同,大家請以自己老師的要求為準,千萬不可跟著一派的師傅卻學另一派的手法,容易造成混亂,這是很要命的。 五、音準口訣:手指位置看得準,全音半音要區(qū)分,拉出聲音耳朵聽,音程準確練好琴。 關于手指位置這件事情主要還是靠練習掌握,學二胡特別需要練出一雙好耳朵,貝多芬聾了可以彈鋼琴,但是絕對拉不了二胡,阿炳和孫文明可以瞎,但唯獨不能聾,這雙好耳朵可以是天生的,后天也完全可以練出來。至于手指位置也完全是靠聽力和手指配合多練習形成肌肉記憶,但是這里特別注意音程關系,在所有唱名當中,大多數(shù)是全音關系,比如1到2兩個音就是全音關系,但是有兩個特殊的半音關系,就是3到4以及7到1,所以在按弦時,這兩組音之間的距離是其他距離的一半,這點要謹記。 |
|
|
來自: 名醫(yī)祖?zhèn)髅胤?/a> > 《雜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