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熟悉中國文學史的人大概都知道,《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和《西游記》是中國的四大經(jīng)典名著。其中《水滸傳》又以更接地氣、更符合平常百姓生活的優(yōu)勢贏得了大家的喜愛。而我們今天所探討的主人公并不是梁山的領(lǐng)導者——宋江,而是認為識破了宋江真面目,借口回家探母,而贏得了《水滸傳》最好結(jié)局的人。
這個人名字就叫做公孫勝。他進入梁山的初衷也并不是為了能施展自己的平生抱負,僅僅只是因為被逼無奈。當初,公孫勝和晁蓋、吳用等人一起奪取了生辰綱,為了逃脫官府的大肆追捕,這才走上了梁山。說起來,公孫勝也并不是平庸之輩。他從小就學習武術(shù),一手槍法更是耍得出神入化,這般才能在梁山中排名第四,可謂是委屈他了。
很多人都認為宋江并無大的才能,卻能坐上梁山的第一把寶座,簡直是侮辱了英雄名號。其中,這公孫勝就是最不服氣宋江的人。宋江作為梁山的領(lǐng)頭人,雖然沒有過人的才氣,可是也有一身的俠肝義膽。在他的心中,忠君報國就是他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情,甚至有時候他的這種義氣簡直到了扭曲的地步。這一點也正是公孫勝與宋江觀點產(chǎn)生分歧最大的地方。
以前的梁山也是一個整日兄弟相互幫助實現(xiàn)各自理想抱負的氛圍,可是自從宋江將自己的圈子帶入梁山之后,日日飲酒作樂的頹靡風氣似乎蔓延了整個梁山。而公孫勝又是道教人物的信奉者,自然受不了這樣墮落的行為看清了宋江的真正面目之后,公孫勝就像宋江提出了回家看母親的想法。其實宋江心里很不愿意公孫勝回家看母親,因為這樣梁山上又少了一位有才能的將士,可是宋江又沒有更好的方式挽留他,只好無奈批準。
很多時候,歷史總是以悲劇收尾,《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位英雄的命運也是如此。在朝廷將梁山義士招安之后,這些英雄人物的命運或生或死,總之顯得都沒有那么順從人意。可是就因為公孫勝選擇放棄了在梁山的地位,不顧當時社會的眾多輿論指責,回到家中照顧老母親,這才過上了自己恬淡的隱居生活。
當公孫勝的母親問公孫勝:“為什么會選擇離開梁山?而回到老家,甘愿過上清貧的生活呢?”公孫勝只是笑著回答說:“志向不相同,成不了一類人,便走了兩道路?!逼鋵嵐珜O勝這種大智若愚的做法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能夠明確地舍棄當初認為是對的選擇,而走上了一條不知結(jié)局的歸路是需要巨大的勇氣來作為支撐的,這就是公孫勝能夠名垂青史的原因吧,這也是更新受能夠贏得《水滸傳》中最好結(jié)局的最佳答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