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種憂愁緊張有些是外部原因造成的。一位高一的學生訴說了自己從活潑可愛到經常憂愁緊張的轉變經歷。 有一天上午,他由于起床晚了沒吃早飯,就帶著饅頭去了學校。到校后,邊吃饅頭邊聽課,老師也沒有因此而指責他,他就一如既往地專心聽課??删驮谶@時,后門的小窗戶里有一雙眼睛正往教室里窺視,他偶然回頭,正好與這目光相遇,當時他一怔!原來那是他們班主任,一位三十多歲的女教師,正從后門的小窗中用陰冷的目光盯著他,盯著他手里的饅頭。他馬上轉回頭,放下饅頭,可心里一直很不安,總是不由自主地回頭看那小窗戶。果然,下課后班主任就把他叫到辦公室訓了一頓。 回到教室,他心里更加不安,以后一到上課時就控制不住要回頭看那小窗戶,生怕老師在那里盯著他。從此他開始了失眠、做惡夢,緊張的情緒使他成績越來越差。后來他的情況愈演愈烈,發(fā)展到對父親掐滅的煙頭也不放心,一定要不斷在煙缸里放上水,生怕失火燒著房子;每次關門也特別小心,總怕沒有關上,因此要反復地關;他還特別怕見到陌生人,不愿出門,更不愿參加社會活動……最后他被診斷為強迫癥,醫(yī)生給他開了多慮平、舒樂安定、谷維素等藥物服用;后來,他又陸續(xù)服用了氯丙咪嗪等藥品,可強迫癥的癥狀依舊存在。 由此可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碰到很多好的老師,這是孩子們的福氣。但不好的老師也會誤人子弟,害人不淺! 另一個故事,是一個六年級的小女孩由于生性靦腆,老師和同學們很少注意她。成績平平的小女孩好想有個機會能一鳴驚人。 期末考試到了,一天下午,小女孩無意間發(fā)現(xiàn)班主任把印刷好的語文試卷帶進了辦公室。她想,如果能事先得到一張試卷,取得優(yōu)異成績,讓老師和同學們都對她刮目相看,那該多好!于是,她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黃昏時,校園里靜悄悄的。小女孩心里在喊“回去吧,回去吧”,可腳步卻不由自主地移到了班主任的辦公室前。她推開窗戶爬進去,過了一會兒,發(fā)現(xiàn)并無異狀才開始找試卷,可連翻了幾個抽屜都找不著。就在這時,突然敲門聲響了,這無異于平地里響起一陣炸雷!驚慌失措的小女孩嚇得雙手抱住腦袋,鉆到桌子下面縮成了一團兒。敲門聲持續(xù)了很久,終于停了下來,小女孩的恐懼也達到了極點——因為那個敲門的人從窗戶外跳了進來,拉亮了電燈。小女孩哆哆嗦嗦地站了出來,但依然用雙手緊緊地把臉捂住,那是她最后一點點可憐的自尊…… 那個人一直保持沉默,并沒有像來掰開她的雙手一頓訓斥。待小女孩漸漸地平靜下來,那個人才開始說:“小姑娘,你在這學校念書嗎?”小女孩點點頭。小女孩聽出了他的聲音,他是教美術的易老師。他就住在樓下,他一定是聽到那重重的一跳才上來瞧瞧的。易老師說:“不要露出你的臉,也不要說話,你回答我的問題,點點頭或搖搖頭就行。你來這里是找一件你想要的東西嗎?”小女孩點點頭。易老師問:“這東西是屬于你的嗎?”小女孩搖搖頭。易老師又說:“不屬于我們的東西,不管自己如何喜歡,我們都不應該拿,對不對?”小女孩又點了點頭。易老師說:“你走吧,小姑娘,請記住我的話,你依然是個天真可愛的好孩子。”小女孩緩緩地走出門去,感覺到背后溫暖的目光,眼淚禁不住奪眶而出。 時過境遷,星移斗轉。多年前那個為一鳴驚人而想去偷看試卷的小女孩,就是因為易老師的幾句話徹底改變了人生,立志要像易老師那樣,當一名培養(yǎng)品德高尚學生的好老師?,F(xiàn)在她已經師范畢業(yè),初為人師的這位當年的小女孩,每當獨坐窗前想起那位美術老師時,總是一如既往地被感動著、激勵著。 上面兩個故事講完了,由此我們知道,小女孩碰到了一位真正塑造靈魂的好老師,小女孩是幸福的。 所以,老師思想的容量大小,對于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很深遠的! 《學記》中說:“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教育的目的,是讓人揚長避短。善于歌唱者,能令聽者情不自禁跟著哼唱;好的老師,能引導學生自覺跟著他學。一位擁有大思想的老師,除了教知識外,更要教會一個孩子怎么立身于社會,健康快樂地做一個有益于社會、具有大思想、好習慣、好性格的人。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位老師,正在不斷用自己的言行為這個世界作出示范。所以,學用《道德經》,我們要時刻覺知:自己所說、所做的每一句話、每一件事,能否為別人帶來增益?如果不能,就是欠下了一筆債!最終,都需要我們自己來買單…… |
|
|
來自: 道德經學用 > 《大思想產生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