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自古都是大國,憑借燦爛的文化,先進的科技和強大的國力,讓周邊各國心悅誠服,尤其是在漢唐時期,周邊各國都以能被中國賜名而欣喜。 像日本就曾被漢朝賜名為倭奴國,還有“漢倭奴國王”金印為憑證,鑒證了這段真實的歷史,此后周邊各國被中國賜名的國家很多,成為了中國的藩屬國,多達十幾個。 然而,有一個小小的藩屬國,竟然趁著中國有難,妄想通過改換國名來侵占中國地盤,可謂是狼子野心,幸而其奸計被中國的皇帝識破。 這個居心叵測的藩屬國就是安南,也就是如今大家熟知的越南,在歷史上越南長期是中國的一部分,其地原本是漢武帝時期的交趾郡,到了唐朝時期便設(shè)立了安南都護府。 可惜到了唐朝后期,中原大地動亂,到了五代十國時期,安南都護府便獨立出去建立了安南國,后來到了北宋時期,中原王朝再次強大,于是安南國再次成為了中國的藩屬國。 在公元1009年,安南出現(xiàn)了強盛的李朝,迫使占城、柬埔寨、老撾納貢稱臣,還多次侵入宋朝境內(nèi),后來宋孝宗正式賜名為安南。 在明朝初期,剛平息戰(zhàn)亂不久,安南國趁機不斷挑釁中原王朝的權(quán)威,于是明成祖朱棣發(fā)兵興師問罪,在安南國建立郡縣,直接將其納入了明朝的版圖和管轄之內(nèi)。 明朝和清朝強盛時期,安南國一直是老實巴交,然而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去世后,安南國又開始躁動了,不過安南卻輕視了嘉慶皇帝的聰明和能力。 在清朝嘉慶皇帝繼位后,清朝的國力已經(jīng)大不如前了,安南國國內(nèi)也是局勢動蕩,兩大勢力爭奪王位,最后廣南王后裔后裔阮福映奪得大權(quán)。 1802年,奪得安南國王位的阮福映向清朝派出了使臣,想要請求清朝冊封,允許其改名為“南越”,在一般人看來這個改名無關(guān)緊要,只是叫法不同。 其實不然,聰明的嘉慶皇帝看出了其中端倪,而新國王阮福映可謂是居心叵測,因為“南越”是古名,當(dāng)時的南越地域廣大,有史記載其地包括如今的廣東、廣西地界。 如果同意了安南國改名為“南越”國,那么以后安南就有借口侵擾中國邊境,甚至是占領(lǐng)中國地盤,如此奸計豈能讓其得逞,嘉慶立即下旨“以南越二字冊封,斷不可行?!?/p> 不過為了維護和平局面,由不好不對其冊封,于是嘉慶聰明的將“南越”調(diào)換順序,改為“越南”,從此之后安南國改名為越南,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此后為了明確越南的身份,嘉慶皇帝特意下旨對其進行說明,并記入《時憲書》之中,以‘越’字冠其上,仍其先世疆域;以‘南’字列于下,表其新賜藩封。 內(nèi)容來自騰訊新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