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朝古墓出土墓志銘,揭露李世民的真實面目,網(wǎng)友:不愧為帝皇 唐太宗李世民,被譽為千古一帝,因為他開貞觀之治,創(chuàng)大唐之盛世,最讓人敬佩的是他面對魏征的屢次直柬,雖然很生氣,卻沒有殺他,反而一直給魏征加官進爵,官至宰相,成為一段佳話。然而李世民真的如此寬容大度嗎?歷史上記載杜正倫涉及太子謀反案,李世民將他流放,借此機會毀了魏征的墓碑,因為杜正倫是魏征舉薦給李世民的,但是死者為大,這么點事情就遷怒于魏征的墓,也太不合情理了,而且杜正倫真的沒本事嗎?他后來還成為了唐高宗李治的宰相呢,所以這不得不讓人懷疑李世民的人設(shè)。最近唐朝一處古墓出土的墓志銘,更是一個鐵證,揭露李世民的真實面目,網(wǎng)友直呼:想不到你是這樣的唐太宗,不愧為帝皇! ![]() 縱觀歷史,真正讓李世民在歷史上發(fā)光發(fā)亮的是,他用計謀逼迫李淵太原起兵,這是大唐江山最光輝的一筆,而李世民在這里當(dāng)居首功。但是歷史真的是史書記載的那樣嗎?1978年,西安發(fā)掘了一座唐朝開國功臣的墓,墓主是唐儉,位列凌煙閣24功臣,他墓碑上的墓志銘顛覆了李世民在太原起兵的主導(dǎo)作用。 ![]() 史書記載說唐儉多次找李淵慫恿他起兵反隋,還制定了一套周密的計劃,但李淵沒有答應(yīng)也沒有拒絕。但是唐儉的墓志銘卻說他當(dāng)時找李淵說這個計劃時,李淵很心動,而且是立馬就答應(yīng)了要起兵反隋,所以就算沒有李世民的設(shè)計,李淵也會主動起兵反隋。而根據(jù)兩部唐書的記載說唐儉是先找到李世民說了這件事,然后李世民再跟李淵提這件事的。可是墓志銘上卻說唐儉是先找到李淵說這件事,然后再找李世民商量策劃的。所以唐書的記載其實是李世民為了把功勞都攬在自己身上,才讓史官如此記載的。 ![]() 而且李世民不止一次做這樣的事了,玄武門之變的事情,唐書的記載把李建成和李元吉都丑化了,甚至把李淵也丑化了,說他言而無信,其實根據(jù)嫡長子繼承制來看,李淵是不可能答應(yīng)立李世民為太子的,反正李淵的功勞基本上都被李世民取代了,導(dǎo)致李淵最后默默無名,讓后來大部分的人都以為開國皇帝是李世民,基本上想不起李淵這個人,所以李世民其實是一個極其自私的人。 ![]() 而且可能因為唐儉知道得太多,所以李世民對他起了殺意,他剛讓唐儉前往突厥招降,后腳就叫李靖帶兵去偷襲突厥,唐儉差點就死在亂軍之中,而且唐儉回來稟報這件事的時候,李世民不但沒有責(zé)罰李靖,反而夸他有功勞。唐儉因此明白了李世民的心思,于是后來他就低調(diào)了,沉默寡言,李世民見他這么識趣,就把他列入了凌煙閣。 ![]() 總的來說,李世民的確是一位明君,但他的人設(shè)也的確太完美了,除了玄武門那一點,可能他也深諳人無完人的道理,所以特意留下的一個污點,還無限黑化了自己兄弟和父親,顯得他的錯無足輕重,所以說沒有哪一位皇帝是省油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