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尋味老店 秦淮小吃源于六朝,明清時期便有了名氣。秦淮小吃以工藝精細、造型美觀、選料考究、風味獨特著稱,早已成為了南京的美食名片。而坐落在夫子廟貢院西街上的奇芳閣,更是這張名片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奇芳閣始于清朝末葉,至今已有102年的歷史。奇芳閣的傳統(tǒng)特色小吃品種,以鴨油酥燒餅、麻油素干絲等最為叫絕。 鴨油酥燒餅 奇芳閣的鴨油酥燒餅絕不是一塊普通的燒餅。 鴨油就是它聲名遠揚的關鍵。一般鴨油色澤偏黃,只有這種奶白色質地的鴨油才能成就這種鴨油酥燒餅。 和面 與其他面點不同的是,鴨油酥燒餅在第一步和面時,就得在面粉中倒入鴨油,用手揉搓,讓鴨油與面粉充分融合。 包油酥心 接著就是包油酥心。將鴨油制成的油酥心疊在面餅上,按壓緊實。 接著讓面餅在外,油酥心在內,將餅卷起,收口,讓面餅將鴨油的香味緊緊地鎖住。
起酥 接下來這一步也是讓燒餅起酥的關鍵。
用搟面杖將面團搟平,再搓成長條狀,將其揪成大小勻稱的面劑子。
沙建紅是這里工作時間最長的白案師傅,她做起面點來仿佛自帶快放功能。揉好的面劑子每一個再經過手部力量,揉搓上勁,再被揪成一個個面團。經她之手的面團不僅大小形狀基本一致,就連扔出的位置都相對固定。
烤制 接著,用搟面杖,將每一個面團都搟壓成型。最后蘸上芝麻,放入烤盤中。
上烤箱,約20分鐘,整盤鴨油酥燒餅就出爐了。鴨香四溢,兩面橙黃,層層酥脆,這就是流傳百年的味道!
麻油素干絲 秦淮小吃講究搭配。雖然品種內容會應季而變,但干絲卻是百年來從未改變的經典品種。
奇芳閣的麻油素干絲從來都是叫好又叫座的名小吃,也是鴨油酥燒餅的黃金搭檔。
精湛刀工 楊海峰雖然年紀輕輕,但是刀工卻非常嫻熟。
姜絲和干絲都要切到穿針引線的標準,就是干絲要像針一樣細,姜絲像線一樣細。這樣一塊白干需要先片成40片,再切108刀。方能精細如針。
而切姜絲時,擁有精準的刀法和平靜的心態(tài),才能保證每一根姜絲細如棉線。隨意挑選一根姜絲,都可以從縫衣針里穿過。
雞清湯 為了去除豆制品的黃漿味,所有的干絲都得先進行汆燙。接著放入熬制好的雞湯。雞湯需選擇雞清湯,這樣做出的干絲色澤才能金黃,口感才能清爽。入少許鹽調味,沸騰后立即撈出。這樣的干絲最嫩滑。最后滴上少許麻油,香味撲鼻而來。
一方山水,一方風情,在奇芳閣吃小吃,吃的是流傳百年的經典味道,品的是這座城市的人文情懷。 ![]() 來源:《食色生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