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第三區(qū)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行車不規(guī)范,親人兩行淚。 《流浪地球》中有不少精彩的臺詞,相比之下,上面這一條可以說是水平非常差的一條,但卻成了《流浪地球》中最火的臺詞。 這是為什么呢?我們來一次事后諸葛亮式的分析吧。 1、人類是口語動物,口語的產(chǎn)生比書面語早太多年了,口口相傳最多的一定是口語,而非書面語言。 李白的詩那么多,還是“床前明月光”這種口語化詞句的流傳最廣。 許舜英寫的中興百貨文案那么好(eg:服裝就是一種高明的政治,政治就是一種高明的服裝),但因為太過書面語,還是很難流傳。我們記住的是“吃完喝完嚼益達”這樣的口語化文案。 電影臺詞也是一樣的,精彩的臺詞確實很多,但口語化的臺詞更容易傳流傳。老版的《喜劇之王》,我們也就記住了“其實我是一個演員”。 2、在口語中,更容易記住的是那些符合中國人語言習(xí)慣的句子。 比如中國人喜歡三言五言,四字成語,歇后語,這都是中國人的語言偏好,所以這一類語言就更容易被記住。 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 今年過節(jié)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 以上都是這類句子,這句臺詞也不例外。 3、熟悉的句子被借用,更容易記住。 熟悉的句子因為已經(jīng)通過公眾渠道進行了傳播,等于早就替你交了廣告費,你借用它來做文案,當然更容易傳播。 而且,看到熟悉的句子,讀者的閱讀速度會提高數(shù)倍。 《我們臺灣這些年》最早的宣傳語是“講述臺灣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這句話就是借用了《東方時空-生活空間》當年的廣告語“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有當年央視大量的傳播基礎(chǔ),這句話也就自然更容易閱讀和記憶。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這句話,也是一個我們?nèi)粘T炀浣?jīng)常用的句式,所以就更容易上口,更容易被記憶和傳播。這跟“高高興興上路,平平安安回家”是同類的造句格式。 4、重復(fù)多次更容易形成記憶。 這是電影中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一句臺詞,重復(fù)帶來力量,重復(fù)帶來記憶。所以我們記住最多的廣告語,也是那些天天重復(fù)的廣告語,而不是那些每天都在重新寫的文案。 怕上火,喝王老吉。是因為它每次都說這句話,所以我們記得特別牢。 杜蕾斯每次都是精彩的新文案,所以,我們記住不杜蕾斯的文案。 5、有沖突才會形成記憶點。 這個臺詞有兩個沖突的地方。 第一個是它跟影片的緊張氣氛很違和,機器人的提示毫無感情,聽起來又讓人好笑,在巨大的災(zāi)難面前難得讓人心情放松一下。 第二個是,它本身的臺詞設(shè)計有一點小缺陷,因為“行車不規(guī)范,親人兩行淚”這個寫法,其實不順口,但恰恰是這個人人能看出來的不順口造成了沖突,形成了記憶點。 6、達到了閾值效應(yīng)。 一個東西的流行,需要在特定人群中達到15%以上的普及率,才會形成“這個好流行啊”這種感覺。 也就是說,當你朋友圈里有15%的人轉(zhuǎn)了一篇文章的時候,你就會覺得這篇文章好熱,我也要看一看,然后你也加入了它的傳播大軍中。 這句臺詞所以流行,是因為看《流浪地球》的人足夠多了,在大部分群體中都超過了這個閾值。 7、也許以上都不是,純粹是因為偶然和運氣,就權(quán)當我瞎說吧。 看完有啟發(fā),歡迎去轉(zhuǎn)發(fā) (完) | 
|  | 
來自: 沖霄3e8ixadnpn > 《微信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