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早晨,忽然想起這句詩,像人的身體,在棉絮里翻來覆去,空曠渺茫。雖然每一根腳趾所觸之地,處處皆暖意,但,卻無從足夠的踏實豐足。年年的除夕,如此……兵馬慌亂的倉促,頹敗,寒涼?;氖徣藷煹慕值?,小販們集體把自己消失掉,宛如戰(zhàn)亂而一齊藏身于防空洞。原本熱鬧齊秩的俗世生活,突然在農(nóng)歷年的最后一天失序。另外,沖天炮的巨大分貝,久久回旋在陰霾上空,折射得人心更加蕪寂……踩在松軟腥紅的爆竹屑上,不見喜氣,更多的是花凋樹亡的敗殘之象。   飛鳥興許是被人類敗殘的氣象給嚇著了,一夜之間,大面積地撤離,留下唯一一只,立在樹杈上,低低鳴叫,謙虛謹慎的樣子,微弱,渺小,不比一滴雨水的重量。眼前,廈廣樓高,讓它無比陌生而驚喜。飛鳥棲身的樹下,有路,路上飛奔著孩子們,他們比飛鳥更加不懂得弱小與懼怕。孩子們的小臉上,紅撲撲,更加映襯出人心的荒蕪。 2   記憶里,每年的除夕,仿佛都是陰天雨地。這對于一個雨天憂郁癥的人來說,是致命的。把音樂打開,是大提琴曲《短暫的歸家之旅》?!械纳加衼硖?。歸家的路途,遙遠又短暫。中國的農(nóng)歷春節(jié),對于每一個羈旅之人而言,都是一趟短暫的歸家之旅。   樂器真是無比神奇的東西,它可以能夠把綿長的憂傷,用一種蕩氣回腸的方式表達出來,瞬間噴薄而出,火山巖漿般熾熱流淌,然后,慢慢滑入低音區(qū),直至消逝不見。低音,有時是一種沉醉,宿醉不醒。音樂與文學(xué)與繪畫一樣,總是予人以暖意。若我們是一只弱小的鷗,那么,音樂,文學(xué),繪畫……便是供我們憑欄的大海……是信仰,是佛。人心,終于,有了歸途,有了寢處,有了寧和。   ——好比身心俱疲,每每踏入圖書館,于一張木椅上坐下,翻開書頁,一霎時,便有了鷗游海上的寄托。這一絲溫存的念想,也是倍感珍惜,值得收藏,存念于心,終于有了安慰。這是婚姻、家庭、兒女所不能給予的綿綿存念,也是活于世的無限感激。   心里存了感激,也便有了愛。這里的愛,并非狹小的血脈親情之愛,而是無限深闊的愛這個寄身的人世。 3   曾經(jīng),不太懂得金子美鈴——她短暫的一生,孤獨,悲苦,可是,為何卻還寫得出那么清麗可人的童謠?   這是一種超越,將自身的一己之悲忽略,把所有的心血都給了童謠。這些對于人世無限感激之后的愛,深厚,廣博,恒久。浸淫文學(xué)越久,越覺得,所有的好文學(xué)都是教人怎么去愛這個人世。   就是這個簡單的道理,也是多年以后,才可以能夠悟出來。 4         杜拉的書一版再版。昨天,在“外國文學(xué)”書架前,禁不住多看一眼。家里有她的全套文集,是這個強大的女人教會了我一個最質(zhì)樸的道理——忠于自己的內(nèi)心,從而無所畏懼。   無論俗世生活,抑或紙上書寫,都應(yīng)該如此,即便憨一些,拙一些,也好過虛夸的偽善、偽雅、偽美以及掩飾。寫作,更多的是敞開,而非掩飾。   我們身體里,許多宿睡不醒的存念,大多均是文字開啟的。一如這首詩:   知吾不作稻粱謀,避地五年一敝裘。   未信文章憎命達,只將身世寄鷗游。   應(yīng)憐士道衰微甚,莫為師門貧病憂。   愛汝囊中無濁物,買薪權(quán)當束修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