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教學,手中必備三本書,課程標準,教材、參考書。 課程標準是教學的依據,課本不過是個例子,參考書顧名思義,僅是給教師備課提供了一個參考資料。 教師教學,必當首先學習課程標準,全面、準確領會課標精神,把握課標要求,然后再備課、上課。 課本只不過給教師完成課程標準要求提供了一個例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例子是可以更換的。比如語文上的識字、閱讀等,甲篇文章也可,乙篇文章也行。數學、英語等學科也是有多個版本的,每個版本內容編排也不盡相同,只要是教育部審定通過的教材,用哪一個版本當“例子”,都可以達到相同教學目的。 參考書,更是一個資料而已,其上面的“解讀”,只是一家之言,非是說這個參考書上的“說法”就是標準答案。 可是,當下,我們許多教師,教學時,卻很少看課程標準,只是捋著課本順序,照著參考書“說法”進行授課,這種做法,表面上看似完成了教學任務,但卻可能沒有達到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相應要求。 丟棄課程標準的現實中的表現就是,教師備課和課堂教學中,對教學目標的設定不準確,甚至帶有一定的隨意性。 丟棄課程標準的結果就是,教師教學沒少用力,學生學習非常刻苦,平時教師自己檢測學生成績高高,可大型(期中、期末、中考、高考)考試,一遇他人出題,學生考試成績卻就下降,這個中原因,命題者按課程標準出題,而教師教學卻沒有扣準標準,教學過程中的目標出現了偏差。 與教師們座談,談及“教學目標如何確定”問題,有的教師說是從參考書上“搬來”的,有的教師說參照網上他人的教學設計,很少有人說是依據課程標準“自我”制訂的。 談及對課程標準的學習,更是令人吃驚,僅有5%的教師通讀過本學科的課程標準,50%的教師的只讀過自己所教部分的課程標準,竟近40%的教師說知道課標準,但從沒有仔細學過,甚至還有個別的教師說,根本不知道課程標準是何物? 什么是課程標準?從本質上講,它是體現既定課程觀念的規(guī)則集合體,是對課程的編制、實施、檢查、評價和管理進行原則性的說明和規(guī)定的文件。 我國基礎教育中的國家課程標準由國家教育部制定和頒布。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課程標準……應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guī)定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建議和評價建議?!?/p> 課程標準包含著對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條件、課程評價以及課程管理等方面進行原則性的說明和規(guī)定。課程標準的制定與頒布是國家為實施教育方針、達到所定教育目的并對學校進行有效管理而采取的重要的保證措施。 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在整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有著提綱攜領的作用。課程標準能夠幫助教材編寫、教學、考試、評價和管理人員明確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及其結構,并明確有關的工作原則。 對教學一線的教師來說,課程標準是教學的指南與依據,所有的教育教學活動都應緊緊圍繞課程標準來進行。 每位教師要走出“以課本為本,從內容定目標或過度依賴參考書”誤區(qū),高度重視、認真、仔細、字斟句酌地學習研究課程標準,吃透標準精神,才能保證自己教育教學的正確方向,才會確保教育教學行為的有效達成,確保讓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等各項目標都達到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要求,也才能讓學生在各種考試中贏得理想的成績! |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