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讀洛神賦,皆嘆,論愛情,千百年無出其右 論詞藻,華麗非凡 圖畫賦予了文學(xué)新的生命 東晉畫家顧愷之,讓曹植筆下的洛神之美千年永固 人們終于能一睹女神模樣了 有圖有真相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文學(xué)史和繪畫史上這兩顆光彩奪目的明珠
曹魏黃初三年(222年),曹植,在京師告別了他的哥哥——皇帝曹丕之后,跋山涉水前往自己的封地東阿。漫漫長途的疲憊感,一行人剛至洛水,曹植的隨從和他的馬匹便準備休息,讓馬可以吃一點草。 如何表現(xiàn)下馬車休息呢? 畫家很敏銳地捕捉到了這樣的一個動作——馬匹在草地上打滾,長途跋涉之后,它沒辦法像人一樣休息洗澡,所以馬就在地上打滾,用沙土來吸附身上的汗水,它起來后就會覺得精神抖擻。 后世畫家也經(jīng)常會用打滾的馬來表達:漫漫旅途中的暫歇。
曹植一行人在洛水邊駐足休息,抬頭一看“睹一麗人,于巖之畔”,一個作家如何形容一個美麗女子的出現(xiàn),千百年都是件大事。 曹植在《洛神賦》里用來形容洛神的出場,我們的文學(xué)里才多了那么多形容女孩子的美麗詞語: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皎若太陽升朝霞。灼若芙蕖出淥波。 踏波而來,彷如芙蓉出水,非常美麗。畫面上不僅有天空飛過的大雁,還有半空中的一條游龍。遠山朝陽初升,在洛水之濱,有菊花盛開,有松樹高昂。 這些詩句烘托洛神的神秘、美麗。后來的《紅樓夢》警幻仙子、《天龍八部》神仙姐姐、《甄嬛傳》驚鴻舞的靈感來源,皆出于此。 曹植的目光被她吸引,想要上前。他的侍從立刻拽住了他。這個動作被畫家捕捉下來了。他就這樣被拽著:表面上保持著他貴族的威嚴,但心里向往著那個“小姐姐”。 這個圖像堪稱經(jīng)典,為后世提供了皇帝出行的經(jīng)典樣式。 中國文人在女性身上得到的美,長期以來都是精神與性靈的美。驚鴻、游龍、秋菊、春松……當你那么深地去愛一個對象而講不出道理的時候,你就會用一切大自然的東西去形容去思念她,我們可以用這樣的角度來看《洛神賦》:生命的愛與美是混合在一起的。戀愛能使生命豐富、擴展,擴大到可以去欣賞整個大自然的美。
洛神和她的“宇宙最強仙女團”執(zhí)扇而行,一會兒在清流里面嬉戲,一會在林間漫步。因為洛神是神,作者用這樣一種方式,為人神永隔的悵惘結(jié)尾做了鋪墊。 為了表示時間的推移,除了變化場景,顧愷之還讓洛神不斷更換衣衫,白衣紅裙、白衣綠裙、綠衣紅裙,不食人間煙火的女神,也有了 “女為悅己者容”的小兒女情態(tài)。正是這種飄忽不定,才構(gòu)成了文學(xué)里極度的纏綿。
洛神也眷戀著在水邊遇見的曹植,她回首相望,曹植深情凝視,顧盼之間,兩情繾綣。全卷只有這里洛神和曹植相距最近,象征兩人感情的親密升溫,才子配佳人,他們相戀了,這就是故事的硬核。
這種一見鐘情的傾心,畫家要怎么去烘托它呢? 情到濃時,眾神也來同慶,水神,立于川中平定波浪;半空中,河伯正在擊鼓;中間這位正在高歌的人身龍爪的形象就是傳說中的女媧。 這些重要的神仙親友團都趕來“加持”這段愛情,在他們的助威下,這場貴族和神仙的愛戀變得與眾不同。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庇捎诼迳袷巧?,曹植是人,人神殊途,彼此雖然都處在盛好年華,卻依然難償所愿。 快樂很短暫且永不再來,洛神第一次垂下眉眼,面沉似水。曹植則強忍悲痛,無言以對。
洛神要坐神的車子走了,她坐上云車向曹植告別了。她的車子是有六匹龍拉著,有翅膀的文魚、白色的蛟龍、雙頭神獸,都來做她的護衛(wèi),整個儀仗隊很漂亮,凡人不敢靠近。 在古代,車輛的建制有森嚴的等級,在人間,只有天子可乘六馬車。洛水女神乘坐六龍云車,旌旗飄飄,云水翻騰。
洛神走后,曹植并不死心,急命隨從駕舟逆流而上追趕洛神。波濤奔涌,正如曹植心中急切的心情契合。 值得注意的是,洛神一直不曾離手的羽扇,出現(xiàn)在曹植手中?!堵迳褓x》的原文里沒有這一段文字描述,這是顧愷之根據(jù)文字想象的畫面特意安排得小細節(jié)。 我猜畫家也希望他能追上,或許他們還交流了什么,可能女神說:“我還是要走,不過呢,可以把這個小扇子送給你?!边@把小扇子就變成了曹植與洛神之間愛情的信物。 畫面繼續(xù)往左看,曹植回到了岸上,他坐在岸邊,通宵不眠,夜不成寐。(畫中的蠟燭就表示“夜晚”)
畫卷到了最后,天亮了,此情難盡的曹植萬般無奈,只得乘車離去,但心存一線希望,不時回頭張望。手上還緊緊地拿著那個小扇子。我想他這一輩子都不會放手,因為這是洛神留給他的唯一信物。畫卷就到這里結(jié)束了。
?按住圖片左右滑動,觀看《洛神賦圖卷》第一卷?
《洛神賦圖》第一卷,宋代臨摹,絹本,設(shè)色,縱27.1cm,橫572.8cm 藏于故宮博物院 ?按住圖片左右滑動,觀看《洛神賦圖卷》第二卷?
《洛神賦圖》第二卷,宋代臨摹,絹本,設(shè)色,縱26cm,橫628.5cm 藏于遼寧省博物館 我們把《洛神賦圖》的畫面從頭到尾梳理了一遍,顧愷之在創(chuàng)作這幅畫的時候,充分的還原了原著故事,難能可貴的是還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力以及超前的繪畫技術(shù),才為世人留下了這幅穿越千年的名畫。 它的故事和它的繪畫都很讓我著迷,嘗嘆,論愛情,千百年無出其右;論詞藻,華麗非凡。在我們的一生中,愛情是最不可少的一部分了,“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而增慕”,我們會永遠盼望、期待,懷著很深的憂愁舍不得離開,那份愛慕只增不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