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 耀州窯 青釉轉(zhuǎn)枝牡丹紋圓盒 英國 倫敦 大英博物館 越窯與耀州窯是中國古代青瓷系統(tǒng)中非常重要的兩個窯場。越窯被稱為中國瓷器之始,影響深遠。其秘色之珍,自不待言,后又橫越長江,北啟耀州,并展汝瓷,南扶龍泉,閩地諸窯,終衰于南宋之后,幾乎縱貫中國青瓷歷史。耀州窯則初受越器影響,后脫出窠臼,獨成一門,凡剔、刻、線、鏤、印無不得心應手。色有多種,尤以天青、橄欖、月白三者為上,曾進貢官家,亦行銷全國,甚至于廣西地區(qū)亦有窯場學習其風格,以供充用。大維德基金會舊藏越、耀二窯,數(shù)量不多,不過頗有特色,是次整理所藏二窯器物,其中越窯四件,耀州窯七件,共計十一件。 其中編號PDF.262的一例越窯雙鳳紋直口盤應屬北宋早期作品,是五代風格的延續(xù)和發(fā)展,但原館方斷代為唐朝作品,故照慣例標注原館方斷代。此類器物制作精細,等級較高,曾于遼代皇室墓葬中出土過類似器物。如內(nèi)蒙古哲里木盟遼陳國公主墓中所出越窯青釉對蝶紋盤[1],應與此種屬同時期作品。 北宋 越窯 青釉對蝶紋盤 陳國公主墓出土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文物考古研究所 又一例編號PDF.273青瓷硯臺,有“元符三年”釉下刻款,館方認為器物可靠,斷代為1100年作品。然而據(jù)胎釉情況及刻款的刀法、書風來看,與11世紀產(chǎn)品頗有差距,推測此物或為20世紀民國偽造的紀年器。民國時期為求市場,多有贗品書紀年者,以博高價,越窯器屬“重災區(qū)”。如仇炎之就曾買入一件“建文四年”銘類越窯筆架[2],后釋于Sotheby's HK的1981年仇氏抗希齋專場。 另耀州窯青瓷刻花圓盒,編號PDF.244。此盒尺寸頗大,徑逾17公分。盒身刻畫精湛,刀刀入泥,鋒痕畢現(xiàn),線條爽利流暢,殊為佳作。是北宋耀州的經(jīng)典作品,十分稀見。 編號PDF,A.210之耀州青釉落花流水紋碗以及PDF,A.214耀州月白釉碗兩例則應屬金代產(chǎn)品。而原館方將前者斷代北宋,后者則被認為是五代時期,或為誤判。 ①:唐 越窯 青釉蓮瓣雙鳳紋盤 “永”字銘 館藏編號:PDF.262 尺寸:高 5.9cm;直徑 17.5cm 二.北宋時代①:北宋 越窯 青釉波濤摩羯爭珠紋碗 館藏編號:PDF.246 尺寸:高 6.4cm;直徑 14.8cm ②:北宋 越窯 青釉葵花式溫碗 館藏編號:PDF.214 尺寸:高 7.1cm;直徑 13.5cm
③:北宋 越窯 青釉硯 “元符三年”銘 館藏編號:PDF.273 尺寸:高 3.5cm;長 15.1cm
耀州窯: 一.五代①:五代 耀州窯 月白釉碗 館藏編號:PDF,A.214 尺寸:高 4.9cm;直徑 13.4cm
二.北宋時代①:北宋 耀州窯 青釉轉(zhuǎn)枝牡丹紋圓盒 館藏編號:PDF.244 尺寸:高 9cm;直徑 17.1cm
②:北宋 耀州窯 青釉落花流水紋碗 館藏編號:PDF,A.210 尺寸:高 5.1cm:直徑 13.3cm
③:北宋 耀州窯 青釉波濤游魚紋碗 一對 館藏編號:PDF.296/PDF.297 尺寸:PDF.296 高 4.3cm;口徑 9.7cm PDF.297 高 4.1cm;口徑 9.7cm
④:北宋到金 耀州窯 青釉把蓮紋盤 “三把蓮”銘 館藏編號:PDF.245 尺寸:高 4.8cm;口徑 19.5cm
⑤:北宋 耀州窯 天青釉葵花式盞托 館藏編號:PDF,A.31 尺寸:高 3.3cm;直徑 16.4cm;足基徑 9.3c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