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2019年首場腫瘤學術盛會——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消化道腫瘤研討會(ASCO-GI)在美國舊金山成功舉辦。在本次大會的肝癌專場,免疫治療再度成為關注熱點。晚期肝細胞癌(HCC)的免疫治療研究仍是重中之重,納武利尤單抗用于Child-B級患者的CheckMate-040隊列5研究數據驚艷,tremelimumab +durvalumab雙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研究的療效頗有前景;納武利尤單抗+伊匹木單抗用于可手術HCC圍手術期治療的研究刷新了人們對免疫治療通常用于晚期患者的認識;靶向治療聯合免疫治療如索拉非尼聯合納武利尤單抗、卡博替尼聯合阿特珠單抗的研究也正在進行?!灸[瘤資訊】特邀解放軍總醫(yī)院戴廣海教授為我們謹擷關鍵研究,與讀者分享。 解放軍總醫(yī)院消化腫瘤專科主任 中國抗癌協(xié)會靶向藥物、胃癌、胰腺癌、納米腫瘤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晚期HCC的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用于晚期HCC的療效已在研究和臨床應用中得到公認,有數種免疫治療藥物已獲批用于晚期HCC治療。納武利尤單抗基于Ⅰ/Ⅱ期多隊列研究CheckMate-040隊列1/2的數據于2017年9月22日獲美國 FDA 批準用于索拉非尼經治HCC 患者,成為首個獲批用于晚期HCC的免疫治療藥物。該隊列(98.5%的患者為Child-Pugh A級)中,無論既往是否接受過索拉非尼治療,患者的總緩解率(ORR)、中位緩解持續(xù)時間(DOR)和中位生存期(OS)均顯著獲益且安全性良好[1]。 Child-Pugh B級晚期HCC因為預后較差,既往的臨床研究都將這類患者排除在外。然而根據由中國PLC臨床登記調查寫作組牽頭的《中國原發(fā)性肝癌臨床登記調查-CLCS》的數據顯示,36.16%的中國肝癌患者的Child-Pugh分級屬于B級。CheckMate-040隊列5針對Child-Pugh B級患者進行了研究,并在本次大會上公布了研究結果[2]。研究入組了Child-Pugh B級(B7-B8)晚期HCC患者49例,其中既往未接受過索拉非尼者25例,接受過索拉非尼者24例,給予納武利尤單抗治療直至出現不可耐受的毒性或疾病進展。主要終點為研究者評估的ORR。由于CheckMate-040隊列1/2幾乎所有的患者(98.5%)為Child-Pugh A級,因此將Child-Pugh B級隊列患者與隊列1/2進行間接比較。 Child-Pugh B級隊列的這49例患者中,多數(75.5%)Child-Pugh B級評分為B7分。分別有28.6%和40.8%的患者合并血管侵犯和肝外轉移。 中位隨訪16.3個月時,Child-Pugh B級總體隊列中,6例患者獲部分緩解(未接受和接受過索拉非尼組各3例),研究者評估的ORR和DCR分別為12.2%和55.1%。在既往未接受索拉非尼治療的患者中,DCR率達到60%。Child-Pugh B級隊列患者的療效及與Child-Pugh A級(隊列1/2)隊列的對比總結于表1。 表1. 研究者評估的療效 在Child-Pugh B級總體隊列中,至疾病緩解的中位時間為2.7個月,中位緩解持續(xù)時間(DOR)為9.9個月。而Child-Pugh A級隊列分別為2.7個月和12.4個月。 Child-Pugh B級總體隊列患者的中位OS為7.6個月,6個月和12個月的OS率分別為59.2%和34.7%,既往未接受或接受過索拉非尼治療患者的中位OS分別為9.8個月和7.4個月,6個月的OS率分別為60.0%和58.3%,12個月的OS率分別為36.0%和33.3%(圖1)。Child-Pugh評分為B7和B8的患者,中位OS相似,分別為7.6和7.4個月?;颊叩闹形籔FS為2.7個月。 圖1. 總生存結果 安全性分析顯示:Child-Pugh B級隊列中,任意級別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發(fā)生率為51%,Child-Pugh A級隊列為78.6%;2例(4.1%)患者因為TRAE導致治療終止,在Child-Pugh A級隊列中這一比例為4.2%。4例(8.2%)患者報告了肝臟相關TRAE,Child-Pugh A級隊列中這一比例為14.5%。無患者因免疫相關不良反應退出研究。 總體看來,CheckMate-040研究中,Child-Pugh B級晚期HCC患者接受納武利尤單抗治療顯示出持久的療效,研究者評估的ORR和DCR分別達12%和55%,中位OS達7.6個月,而既往研究中此類晚期HCC患者接受索拉非尼治療的OS僅4個月左右[3-5]。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和因不良事件導致治療終止的患者比例與Child-Pugh A級隊列相似。相比于歷史數據,納武利尤單抗用于Child-Pugh B級HCC患者顯示出令人期待的療效和耐受性,這一臨床研究結果支持在這類患者中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免疫治療前推至可手術肝癌患者的圍手術期[6] HCC患者的術后復發(fā)率較高,目前尚無有效的新輔助和輔助治療方案?;诳筆D-1單抗納武利尤單抗和抗CTLA-4單抗伊匹木單抗既往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者設計了這一在可切除HCC中進行圍手術期免疫治療的隨機II期研究,評估納武利尤單抗(A組)和納武利尤單抗+伊匹木單抗(B組)用于可切除HCC的新輔助治療的療效(摘要185)。A組患者接受納武利尤單抗240 mg,q2w,共6周;B組患者同時接受伊匹木單抗1 mg/kg,q6w。在完成最后1個周期治療4周內接受手術,術后繼續(xù)接受輔助免疫治療2年,方案同新輔助治療。每12周評估療效直至疾病進展。研究設計見圖2。主要研究目標為評估納武利尤單抗+/-伊匹木單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次要研究目標包括客觀緩解率,完全切除率和至進展時間。探索性目標為治療前后腫瘤組織和外周血的免疫狀態(tài)變化。 圖2. 研究設計 第一次中期分析時共入組了9例患者,其中8例患者可評估療效(A組和B組患者分別為5例和3例)。大多數患者(78%)為60~69歲,男性患者占78%。5例患者為HCV陽性,2例為慢性HBV感染,1例為未感染病毒。7例患者如期進行手術,1例患者因為既往手術導致冰凍腹腔而放棄手術。8例可評估療效的患者中,3例取得病理完全緩解(pCR),A組2例,B組1例, pCR率為37.5%。A組和B組患者分別有1例和2例患者出現3級不良事件,未觀察到4級或以上不良反應。 對B組第1例取得pCR的患者進行免疫分析,發(fā)現臨床緩解與CD8+T細胞浸潤增加相關。治療后CD8+ T細胞與效應性T細胞/調節(jié)性T細胞比率顯著增高(圖3、圖4)。 圖3. 治療前后腫瘤微環(huán)境中腫瘤浸潤細胞的變化 圖4.治療有響應者和無響應者治療前的效應T細胞群比較 這一II期研究的樣本量雖小,但其37.5%的新輔助免疫治療pCR率對于可手術HCC是一個鼓舞人心的發(fā)現,且治療安全,不延遲外科手術。這一研究目前仍在進行中,或可引發(fā)HCC圍手術期治療模式的改變。 免疫治療聯合靶向治療,研究正在進行中 作為免疫治療熱點之一的免疫聯合靶向治療,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如評估索拉非尼聯合納武利尤單抗治療晚期HCC的Ⅱ期研究 (摘要TPS 464),評估卡博替尼聯合阿特珠單抗治療晚期HCC、胃癌或胃食管結合部癌,或結直腸癌的Ib期研究(摘要TPS 478)。期待這類研究的結果能夠給晚期肝癌患者帶來更大的獲益。 參考文獻 1. Todd S. Crocenzi, Anthony B. El-Khoueiry, Thomas Cheung Yau, et al. Nivolumab (nivo) in sorafenib (sor)-naive and -experienced pts with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CheckMate 040 study. J Clin Oncol, 2017 (15_suppl; abstr 4013). 2. KUDO M, MATILLA A, SANTORO A, et al. Checkmate-040: Nivolumab (NIVO) in patients (pts) with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HCC) and Child-Pugh B (CPB) status. J Clin Oncol 37, 2019 (suppl 4; abstr 327) 3. ABOU-ALFA G K, AMADORI D, SANTORO A,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Sorafenib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nd Child-Pugh A versus B Cirrhosis[J]. Gastrointest Cancer Res, 2011,4(2):40-44. 4. DA FONSECA L G, BARROSO-SOUSA R, BENTO A D,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sorafenib in patients with Child-Pugh B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Mol Clin Oncol, 2015,3(4):793-796. Epub 2015 Apr 2. 5. PRESSIANI T, BONI C, RIMASSA L, Labianca R,Sorafenib in patients with Child-Pugh class A and B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prospective feasibility analysis[J]. Ann Oncol, 2013,24(2):406-411. 6. KASEB A O, PESTANA R C, VENCE L M, et al. Randomized, open-label, perioperative phase II study evaluating nivolumab alone versus nivolumab plus ipilimumab in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HCC. J Clin Oncol, 2019 (suppl 4; abstr 185). NP/IO/3768/02/18/19-02/18/20 |
|
|
來自: 生物_醫(yī)藥_科研 > 《待分類》